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原创 正文

转塘:七十年,从“镇”到“城”的美丽蝶变

2019-09-04 13:26:07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李林峰 华丽

  浙江在线9月4日讯(通讯员 李林峰 华丽)路绕定山转,塘连范浦横。这是唐代诗人崔国辅留下的诗句,“转塘”之名因此而来。

  千百年来,沧海桑田,地域风貌几经变迁,山水人文互相交融。2007年,西湖区转塘镇与龙坞镇合并为转塘街道,下辖43个村社,共78平方公里。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与生俱来的生态优势和淳朴民风奠定了发展基础。北部龙坞茶镇留住了乡愁和传统;中部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音乐学院共同构建文化艺术殿堂;南部云栖小镇更执科技创新之牛耳。转塘,集文化与科技于一身,汇传统和现代为一体,已日渐成为杭州西部的旅游休闲圣地、居住创业天堂。

  提振经济,以转型升级促发展

  在2007年龙坞与转塘两镇合并后,转塘街道抢抓杭州市“旅游西进、城市东扩、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战略机遇,结合自身区域发展特色,关停当地矿山等“低小散”企业以及高污染的养殖业,并依托转塘科技经济园区、云栖小镇、艺创小镇等平台,引进大批优质企业,其中不乏有农夫山泉、国益路桥、宋城等税收亿元楼。

1.jpg

  近几年,随着转塘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在经历了撤村建居、城中村改造后,10%村级留用地开发项目应运而生,江口大厦、田城大厦、象山国际等一批商业新业态迅猛发展。伴随着农居房建设和楼宇项目的开发,房地产企业进驻异军突起,目前有近40家房地产企业注册转塘,税收收入突飞猛进。

  转塘街道财政总收入从两镇合并时的6.64亿元,到2018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2.69亿元,村集体可分配收入也从5239万元上涨到了现在的29601万元,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根据浙江省统计信息调查服务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浙江省乡镇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转塘街道入评全省1283个乡、镇、街道前百强,位列第20名,也是西湖区唯一一个上榜单位。

  破旧立新,城中村改造拓空间

  近几年,转塘街道紧紧围绕市、区两级关于城中村改造的决策部署,集中全街道力量大干苦干。近三年,该街道先后经历了5批次大规模的城中村搬迁工作,包括龙心龙王沙区块、龙坞茶镇核心区块、2017年两期城中村改造以及2018年一期城中村改造,共涉及整村连片搬迁26个社区,共搬迁农户4584余户。为了让拆迁百姓早日住上新家,该街道加快回迁安置进度,探索实践了“跨区域安置”模式,有效解决了拆迁户过渡难题,近五年共安置房源8925套。值得一提的是,有着杭城“最美安置房”之称的葛衙庄安置房,也将在今年下半年进行抽签安置,这些回迁居民届时将“拎包入住”。另外,今年街道还开展9个老旧小区的提升改造工程,包括小区绿化、基础设施改善、立面改造等,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生活品质。

  通过城中村改造,预计可释放可综合利用土地近万亩,为之江新城的发展获得了宝贵的发展空间,奠定了长远的发展基础。

  化茧成蝶,龙坞茶镇整治展新颜

  “我们现在要打造龙坞茶镇,要进行11个村社的农村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把龙坞地区打造成世外桃源,打造成西湖的金字招牌,更要成为杭州的金字招牌。”2015年3月14日,龙坞茶镇整治正式启动。

  违建拆除、道路拓宽、天燃气进村、电力上改下……龙坞茶镇整治建设浩浩荡荡、全线铺开。历经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施工,整个龙坞新铺设沥青27万平方米、污水管网102公里、高低压电缆30公里、天然气管道106公里,安装路灯2000余盏,新增绿化34万平方米,光种植樱花树就有1.3万株,另外点缀玉兰、石榴、香泡、桂花等其他树种近1.2万株。

5.jpg

  路变宽了、水变清了、空间变开阔了、村庄变整洁了、环境变美了……漫步在如今的龙坞茶镇,沁人心脾的鸟语花香、错落有致的民居建筑、赏心悦目的景观小品无不让人流连忘返。据统计,对比整治建设前(2014年)相关数据,龙坞茶叶年产值增长54%;旅游人次增长264%,旅游收入增长138%,带动农产品销售额增长141%;龙坞人均收入增长42.6%。

  2018年,该街道倾力开展龙坞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并顺利通过省级年终验收,以优异成绩成功创建省级小城镇样板。龙坞茶镇也在同一年创建成为国家4A级景区。

  为全面巩固龙坞茶镇国家4A级景区的成果,今年,转塘街道大力实施龙坞茶镇景区管理专项行动,积极打造管理模式2.0版本,全面提升龙坞茶镇的景区管理水平。

  多点开花,文化阵地建设添活力

  “歌舞、朗诵少不了,今年看看能不能加入戏曲、相声等新节目。”一大早,桐坞村党委委员傅海生就召集村民艺术团的成员们,商讨“村晚”的筹备事宜。2017年年底,桐坞村文化礼堂刚刚落成,村委就在文化礼堂里举办了一台热热闹闹的“村晚”,深受老百姓喜爱。如今不光在桐坞村,“我们的村晚”还在外桐坞村、西湖茶场村和上城埭村等多个农村文化礼堂内举办,逐渐形成了一个转塘文化品牌。

  这些年,转塘街道扎实推进文化阵地建设,一个个党群服务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陆续建成,通过在礼堂(家园)内举办各类活动,不断丰富老百姓的文化娱乐生活。“在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我们因村制宜,探索创设‘一村一品牌’。”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外桐坞村文化礼堂以艺术为魂,创画外桐坞;西湖茶场村文化礼堂打造的品牌主题是牵手“知青”,合作共建。

4.jpg

  据了解,今年转塘街道共新建1个文化礼堂和2处文化家园,到年底该街道将有文化阵地16处,农村文化礼堂实现全覆盖。

  为民所盼,民生服务保障勤作为

  “我们公司员工进出频繁,以往单位办理人员增减业务只能跑区里去办,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办理,给我们提供了极大地便利,真是圆了我们这些企业多年的期盼。”杭州丰麦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人事负责人朱女士如是说。日前,西湖区行政服务中心之江分中心新开通了单位社保办理业务,企业人员的参保登记、生育津贴申领等实现了“就近办”,受到了周边企业的一致好评。

  2018年以来,转塘街道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之江行政服务中心为轴,积极构建了4个“就近办”服务点,可受理人社、卫健、民政、残联、城管、公安6个部门56项“就近办”服务事项。今年,该街道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对就近办点进行规范化管理,更是将服务延伸到村社一级,设置43个村社综合窗口,目前已可受理人社、民政、卫健3个部门42项“一窗受理、四端协同”服务事项。初步形成了街道“1+X”服务格局和“15分钟办事圈”,切实为群众提供优质、快捷、高效、满意的行政服务。

  省立同德医院之江院区开院、西湖区青少年宫之江宫开课、首个街道级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开业……不光是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近年来,该街道在医疗、教育、养老等各方面民生实事上不断“加码”,切实增强辖区百姓的幸福感。

  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规范

  对标党的建设新标准、新要求,近年来,转塘街道结合实际,探索开展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纪律面前一律平等,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将法律法规、党规党纪等用简短生动的图文表现供党员群众阅读,这是“转塘先锋每日微党课”上的内容。该街道利用转塘发布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一条微党课内容,灵活新颖的形式受到了大家的普遍喜爱。另外,该街道从细节上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比如规范基层党建公开栏,做到统一设计、统一布局、统一安装;规范党员学习笔记,整改中心组理论学习记录等。

2.jpg

  同时,该街道运用“党建+”思维,持续推进党建和中心工作互融互促。在龙坞各个村社推行党员“1+N”联户包事制,共有2543名党员与12877户结对,党员群众共同参与村庄环境保洁中来。在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方面,探索推进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党建工作,目前已在4个社区成立10个物业临时党支部,进一步强化党在业委会、物业服务工作中的领导。另外,积极推进党建示范点建设,以外桐坞村党支部等5个先进基层党组织为龙头,以点带动面,以榜样的力量带动街道党建工作,实现基层党建“全域提升、全面提质”目标。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转塘街道正以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紧紧把握“拥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勤劳的双手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绚丽多彩,以优异的成绩迎接祖国70年华诞!


编辑:徐光

城镇原创

24名“跑小二”服务四大社区 新市镇创新社区工作模式 临江:凝心聚力 谱写以创国卫促发展的美好乐章 西湖区转塘街道组织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 西湖区三墩镇探索垃圾分类三方协同模式 请你来协商 西湖区要做优做实居家养老服务 安替婺城新城区:十六载蝶变,蓝图变现实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