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15日讯(通讯员 吴红芳 邱竞)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围绕美丽城镇“五美”建设要求,常山县球川镇全力打造矛盾纠纷调处一体化体系,整合部门派驻机构和乡镇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平台资源,打造基层“融治理中心”,着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深化美丽城镇“善治为民治理美”建设。
创新组织构架,让矛盾调处更扎实更有力
依托“三联工程”总架构,整合辖区公检法司资源,打通调解、仲裁、信访、法律援助、司法裁判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成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中心,形成1+1+N的组织框架,即:“1”大治理模块统一指挥;“1”矛盾中心具体受理、交办和反馈;“N”多部门、机构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
创新多元合一,让矛盾化解更专业更高效
设立“常青藤”、信访法律调解室、“老娘舅”工作室、心理咨询室等若干功能室,打通法院、模块、社会三级信息渠道,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整合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矛盾调解中心,以及司法所、派出所、法庭、信访代办点等场所资源,对各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实行统一调度、统筹协调,将分散在各处的资源力量捏成一个“拳头”,群众反映的任一情况、任一诉求、任一问题,在中心都能落实相应的承接力量,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创新“456”工作机制,让矛盾化解在一线在萌芽
456”即“事我了”,意为困难到我为止的责任担当。“4”即为县、镇、村、网格等4个管理层面;“5”即为“一窗受理”、上级交办、网络舆情、110报警、网格排摸等5个信息来源;“6”即为受理、交办、反馈、回访、评估、考核等6个实施环节。
据统计,近半年,球川镇服务中心调解纠纷389件,村网格调解纠纷853件,其中网格内成功调解763件,调解成功率达89.4%,中心调处成功率高达90%。同比,赴上级信访和上级交办件下降28%;调解成功率上升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