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熟安置房项目
迎宾公园
塘栖镇广济公寓
九曲营口袋公园
老旧住宅改造
2019年,余杭区“三改一拆”目标任务为:拆违240万平方米,改造旧厂区37万平方米、旧住宅区22万平方米,城中村拆迁农户1604户,开工城中村配套设施5个。
截至12月15日,余杭已累计拆除各类违建332.9万平方米,完成率138.7%;实现旧厂区改造39.3万平方米,完成率106%;旧住宅区改造有序推进,已完成28.1万平方米,完成率127.7%;城中村改造完成农户征迁1604户,完成率100%;开工城中村配套设施18个,完成率360%。
通过目标与实际任务数据的对比,今年,余杭“三改一拆”工作交出了一份漂亮成绩单。在超额完成率背后,展现的是“城市形象上台阶、城市品质再提升、城市环境更靓丽”的余杭新面貌;体现的是余杭区委区政府明确发展方向,以“三改一拆”工作为突破口,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全域创新策源地、全域美丽大花园、全域治理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全力打造杭州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桥头堡”战略部署,实践完成“东部崛起、中部兴盛、城西腾飞、西部富美”的靓丽余杭的目标。
拆违先行 靓丽城市提档升级
今年9月底,余杭召开“东部崛起——靓城行动”动员大会。会上提出“靓城行动”是实现“东部崛起”的关键之举,而抓好“靓城行动”,必须拆违先行。
一声令下,乔司、南苑、临平、星桥、东湖、运河、塘栖、崇贤8个镇街和临平新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环境大整治、品质大提升、全域大美丽”革命。伴随“轰隆隆”的拆除声,违章建筑整治工作全速推进,拆后利用详细计划逐步形成,一张“城市提能级、发展拓空间、环境更靓丽、民生得改善”的蓝图初具雏形。
作为“靓城行动”的主战场,临平街道将老城区有机更新与“无违建”创建工作紧密结合,把一批面积达4760平方米的“脏乱差”区域变成了全民共享的休闲娱乐区。茶余饭后,市民在瓶山文化口袋公园散步,看着眼前整洁有序的环境,都忍不住感叹“不久前还是一片危旧房呢”。
南苑街道开展拆违“四个先行”助力“靓城行动”,通过前期排摸,共需拆除点位62处、涉及建筑面积3838平方米,其中藕花洲大街项目提升4处、美丽乡村2处、八口八线2处、四好公路17处、拆违先行37处。
在寸土寸金的乔司,杭州城市“东扩”为其带来无限发展潜力,但背街小巷违章搭建、线路乱拉等“顽症毒瘤”,却给“全域美丽”建设画上了污点。今年4月,乔司街道全面启动“美丽集镇、靓丽城市”推进行动,利用三个月时间,集中攻坚、重拳出击,对集镇2.8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不雅建筑和违法建筑进行“地毯式”拆除,临街修建两层楼高的白墙黛瓦新商铺,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东湖街道320国道沿线有不少违法建筑、不雅建筑,成为区域创建无违建镇街的一块“硬骨头”。为改变这一现状,东湖街道狠下决心,成立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以“一对一”处置形式,向沿路沿线违法建筑、不雅建筑“亮剑”,强势推进拆违行动,共计拆除320国道南侧企业违建18235.69平方米。
针对靓城行动——推动东部崛起计划,区住建局要求分两批对926个点位实施拆违先行,面积达到16.6万平方米,年底前将全部整治到位。
或发展新空间,或休闲新去处……拆违先行给余杭发展腾出了新空间,开辟了新环境,为余杭打造靓丽城市、实现全域美丽夯实了基础。
新旧博弈 “城中村”摇身蝶变
登顶临平山,俯瞰临平城,放眼高楼林立,路路通达。从城中村拆除到眼下车水马龙,一座城市就在这“一拆一建”中日新月异。
城中村改造不仅是一场新旧板块的博弈,更是余杭造就城市发展新动能、建设高品质新区的重要抓手。2019年,余杭继续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城镇”等专项工作,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整治成果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欣喜变化。
提起乔司街道永西村,曾经留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家庭小作坊聚集地,这里私搭乱建,租客混杂,环境恶劣。通过推进城中村改造与治理“低小散差”、促进产业升级相结合,永西村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加工小作坊摇身一变为“网红”电商园,成为集服装、休闲、餐饮、文创为一体的“时尚云村”。现在,走进永西村,再也看不到布满脚印和污痕的墙壁,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彩绘墙”。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不仅有征迁安置模式,还有整合整治模式,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通过拆违整治、环境打造、产业引入,往日里脏乱差的“城中村”摇身蝶变成了“网红村”。
接下来,余杭将继续以城中村改造作为加快城市建设、打造“美丽余杭”的重要抓手,全面加快推进杭州西站枢纽、之江实验室、机场快线、湖杭高铁等一大批重大设施项目的开工建设。并同步完善公共服务,抓实抓细抓好城中村改造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抓紧开工建设幼儿园、小学、道路、河道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
改造升级 旧厂区焕发生机
“三改一拆”工作不是为了拆而拆,而是对现有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和格局的一次重大调整。这其中,旧厂区改造是重点之一。
盘活旧厂区,发挥新功效。近年来,余杭开出的“以工业集聚区为抓手,整合资源、提升转型”的旧厂区改造“药方”,通过时间检验,证明是一剂“良药”。
良渚大学科技园是一个存量资源转型升级的好典型。
建成于2013年的良渚大学科技园东区,通过“镇街返租”模式整体交由良渚街道招商运营。2014年开始,政府先后引进“杭州亿脑梦工场”和“浙江大学良渚育成中心”两大孵化器运营平台,基本搭建了良渚大学科技园的运营框架。
在良好的“双创”氛围下,五年来,先后有百家大学生创业企业注册落户在园区,并有“喝彩网”“不亦乐乎科技”等一批潜力企业脱颖而出。
今年4月,良渚大学科技园开始市场化运营,并将“海虹新材料园区”纳入园区范畴,形成了东、西两区布局。东区主要以孵化器为主,西区以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为主,两区在册企业达到100多家,入驻企业46家,集中在检测、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物联网、环保等多个领域。2018年,园区总销售额达到12亿元。今年8月,良渚大学科技园被列入全省“第一批省级小微企业园”名单。
良渚大学科技园以旧厂区改造返租模式成为了余杭实施厂区改翻建的一个典型。2019年余杭实施厂区改翻建、环境整治、“退二进三”、“改二优二”等旧厂区改造项目26个,完工19个。通过旧厂区改造,全区产业业态、建筑形态不断优化,并盘活存量资源,提高土地效率,促进产城融合。
2020年,余杭将继续优化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深入实施“空间换地”、“腾笼换鸟”、“机器换人”举措,加快推进21.5万平方米的旧厂区改造计划。
民生为重 安置房快马加鞭
从“脏乱差”到面貌一新,整治改造提升的不仅是余杭的“颜值”,更带来了城市发展的新动能。而对余杭百姓来说,通过拆迁安置,住进功能更齐全、配套更完善的新房子,实现安居乐业的愿望,才是最实在的幸福感。
今年年初,“回迁提速”工程被列入杭州市政府十项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余杭也借势按下了回迁安置“快进键”。
五常街道西溪家园、西溪水乡项目, 良渚新城运河村农民高层公寓四期1号地块项目,良渚新城南庄兜、行宫塘农民高层公寓1号、4号地块项目,东塘河、西塘河农民高层公寓A地块项目,杜甫村农民高层公寓五期地块三项目,仓前街道梦想小镇一期项目,余杭街道上湖村清水入湖农居点项目以及东湖街道星火社区多户多联等多个安置房项目相继启动开工,余杭安置房建设驶入了“快车道”。
与此同时,为提升全区安置房小区品质,余杭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跟进周边配套。
比如闲林街道的何母桥安置房二期二标段,该项目建筑面积约16.7万平方米,建设套数为900套,区域位置十分优越。周边不仅有翡翠城、西溪华东园、华丰社区等小区,还有闲林小学和睦校区、绿城育华翡翠城幼儿园、西溪华东园幼儿园等学校。项目西侧毗邻地铁3号线良睦路站,市民日常出行极为方便。
今年截至目前,余杭累计已建多高层公寓小区81个,面积1681万平方米,住宅104887套;在建多高层公寓项目54个,面积1245万平方米,住宅76905套;累计完成回迁安置3.38万户,其中2019年已完成回迁安置3204户。这些成绩取得既彰显了建设回迁的“余杭速度”,也让百姓在期待中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因地制宜 老旧住宅更新换代
房屋老化、外墙剥落、屋顶渗漏、配套设施功能不全……随着余杭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品质生活的要求也逐年提升。特别是余杭推进“全域美丽”、“靓城行动”专项以来,改变老旧小区居民生活环境面貌迫在眉睫。
余杭以临平街道梅堰小区等项目为试点,因地制宜实施“一小区一方案”改造,通过整治更新老旧小区外立面,修整室内楼道、电灯、楼梯扶手,更换雨污水管道、阳台铝合金窗、车库木头门,修整道路,提升绿化……一幢幢老旧小区的诸多老破旧问题逐一被解决,不仅提升了小区“档次”与“颜值”,深处老旧小区的新修建的一个个“口袋公园”,更是让附近的居民们有了休闲的新去处。这番老旧小区改造,细致入微,深入民心,频频赢得市民们点赞。
为加快推进全区老旧住宅区改造工作,力求老旧小区环境得到有力改善,居民生活空间更为舒适,在试点基础上,余杭建立起“部门、镇(街道)、社区、居民”四级联动工作体系,实行工作例会、信息报送、定期通报、巡查督查等工作机制,及时研究和统筹协调解决有关重大事项和问题,将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同时,余杭积极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排摸及制定实施方案、2019-2022四年实施计划、操作指南、考核办法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计划通过四年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使得改造的小区基本达到“六个有”目标,即有完善设施、有整洁环境、有配套服务、有长效管理、有特色文化、有和谐关系,让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