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村村,大源镇最南端小山村,毗邻上官乡。早年间,19省道还没有修通时,穿骆村而过的徐樟线,就是通过上官、龙门的最重要干道。渐渐地,这条徐樟线“退化”为村道。再加上年久失修,道路损坏严重,变得坑坑洼洼。目前,这条道路正在修建当中,路基已全面开挖,至汪村的徐彰线二期工程,7月初动工,10月底即可修通。
近日的一个晚上,沿着这条颠簸路段,大源镇新关村的蒋观群来到了骆村村,此时村文化活动中心已经挤满村民,以妇女居多,还有不少学生,足有100多人。
本就是大源人的蒋观群,平时也没少来骆村,但作为老师出现在村里,还是第一次,她讲课的内容就是垃圾分类。
用大源土话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晚上6点半,开课。
“我们每户家庭每天要产生几包垃圾?”蒋观群问。
“一包。”有村民回答。
“那我们大源有一万来户人家,一天就是上万包垃圾;我们中国一天产生的垃圾,肯定是个天文数字。”
蒋观群这样的开场方式,给了村民直观的印象。
“你每天产生多少垃圾?”“为什么我们这么急着垃圾分类?”“垃圾的来源”“富阳垃圾危机”……非科班出身的蒋观群,课前也做足功课,准备好PPT,还特意去拍了富阳统一发放的垃圾桶图片。
遇到生僻的词,蒋观群会慢下来,用大源土话与村民交流。
“他们大多生活在农村,有些词不太理解,用土话就能很好地表达。”蒋观群说,“如果你说易腐垃圾,他们就不懂。我会用土话说,就是家里的剩菜剩饭,容易烂掉的食物,这样他们就全明白了。”
垃圾如何分类,是蒋观群讲得最多的地方,教会村民如何区别使用可回收物蓝色桶、有害垃圾红色桶、易腐垃圾绿色桶、其他垃圾灰色桶,什么东西放进什么桶里很关键。
据了解,大源镇将在各村人员密集的地方,放置这四种颜色的桶,向每户家庭发放的是绿色桶和灰色桶。
讲课中,蒋观群还提前设置了很多问题,要求村民认真听,会随时提问,答对的可以领取奖品。比如,绿色垃圾桶上为什么不用套垃圾袋?喝完茶的一次性纸杯如何处理?家里的垃圾桶平时放在什么地方?
很多村民都抢着举手回答,一个小时的课程,垃圾分类的知识逐渐被更多人了解。
骆村村网格员于敏说:“我们村近800户人家,人口2800多人,被分成3个网格。垃圾分类课程分三天进行,每晚一个网格,通过短信、传单、上门通知等方式,要求每户人家都有人参加,村民非常踊跃,场场爆满。”
全面开展生活垃圾“三化四分”
新关村是大源镇垃圾分类试点村,村里建有一个易腐垃圾资源处理站,今年4月底正式使用,大同村、新关村的易腐垃圾都在那里处理。
“今年年初,大源镇请老师来新关村上过垃圾分类课。我想老是请老师晚上来上课,也不方便,索性自己试着在村里讲讲看,没想到效果还不错,还比较接地气。”蒋观群说。
大源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蒋观群的课讲得不错,很接地气,老百姓容易接受,对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很有好处,就让她到其他村去上课,尤其是一些在建易腐垃圾资源处理站的周边,像勤功村、青山村、觃口村、骆村村,她都去过,欢迎程度很高。
据了解,觃口村的易腐垃圾资源处理站已经建成,安装了两台设备,8月份就将投入使用,覆盖觃口村和勤功村、青山村、骆村村,村民熟练掌握垃圾分类,非常重要。
“村民对你的垃圾分类课程反响很好,你当过老师吗?”记者问。
“老师?我读书少,怎么可能当过老师,纯粹靠的是自学成才。”蒋观群笑着说,没什么经验,一晚上都是扯着嗓子喊,嗓子都喊哑了。不过上课真很锻炼人,脸皮都厚了很多。
据了解,原本只有初中文凭的她,靠着半工半读,硬是读完了高中、中专课程,如今大学本科也毕业了,还拿到了 会计证。
身为新关村的文化员,蒋观群整天乐呵呵的,天生的乐观派。她不停地来回奔波,一手操办着村里大大小小的活动。她说:“没钱搞活动怎么办?我会找亲戚朋友募捐,大家凑凑,一个活动就搞好了。”
上了10多次垃圾分类课,蒋观群说,垃圾分类在农村推广的难度还是很大,主要是意识问题,村民从用一只桶到用两只桶,观念转变过来的难度不小,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不停地向他们灌输推广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今年,大源镇将全面开展生活垃圾“三化四分”工作,原则上自然村覆盖率达到100%,农户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率达到85%以上,采用设备化处理的比例达到80%以上,垃圾减量比例达到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