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萧山区
萧山众联村垃圾分类数据化管理
清晨5时,天蒙蒙亮,俞关洪骑上三轮车从家里出发。这里是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众联村,俞关洪是村里的易腐垃圾收集员。和许多推行垃圾分类的村庄相似,这里家家户户门口放着一对垃圾桶,分别装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不同的是,众联村的易腐垃圾桶背面印有二维码,“这个用处可大了。”俞关洪自豪地说。垃圾桶上的二维码,有何妙用?带着疑问,记者跟随俞关洪来到一户村民家。只见俞关洪拎起门外带有二维码的小绿桶,往车上的电子秤上一放,车上的屏幕显示:“俞乃灿,4.06千克。”同时,三轮车上的摄像头给小绿桶的易腐垃圾拍了一张照片。
这些信息去了哪里?在村委大楼内的一间房屋有一块显示屏——易腐垃圾智慧收集系统。记者看到,上面显示所有村民参与垃圾分类和积分的情况,旁边墙上还挂着垃圾分类积分办法和积分兑换奖品清单。原来,这里还是村里的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超市。
村里启动垃圾分类智慧收集,除了每个农户家门口放置灰色、绿色二分桶之外,村里还为每一户参与垃圾分类的家庭建立档案,根据农户每日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统计积分,并记入“五和众联”积分榜,用于月考核和季度奖励。
丽水·景宁县
景宁“扶贫一元购”盘活乡村经济
近日,在中国建设银行景宁支行营业厅,办理完业务的景宁市民张勇偶然发现营业厅内有个“扶贫一元购”柜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通过扫码支付,他仅用一元钱就买到了一份售价19元的山珍。今年,该行与同兴村达成“建行助农扶贫龙支付一元购山珍”合作,第一期合作便签下了4.8万元收购协议。过去,同心村村民种植加工的农副产品除了自己吃和转送亲朋好友,极少用于零售,因此,农户在传统农业种植加工过程中并没有可观收益。而“扶贫一元购”的推出,则打开了山货到城市餐桌的通道,也促成了农户、村集体、客户的三方互利,更盘活了一个乡村的经济。
“我们以市场价12元—25元每斤的价格向农户收购手上的农副产品。通过统一称重、包装,再以每份19元的价格卖给建行。建行客户只需要支付1元,就能将精选的农产品带回家。中间的18元差价全部由建行买单,除去成本费用,村集体还能有30%的收益。”同兴村党支部书记余桂娟笑着说。
以前种木耳都是自己零售,价格波动大。现在有了‘扶贫一元购’,价格稳定还不愁卖,明年我要多种点。”种植户蓝杨青看着地里的木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