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红色浙西南 绿色新丽水

浙江省丽水市“浙西南革命精神论坛”综述

2020-07-01 15:15:41  来源:学习时报 记者 李步前 王保国

  论坛现场

  6月19日,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中共丽水市委共同主办的“浙西南革命精神论坛”在浙江省丽水市举办。本次论坛旨在深化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研究阐释、宣传普及和价值转化,推动浙西南革命精神为“丽水之干”注魂、赋能、立根,让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不断走深走实走远。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社长许宝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任王均伟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出席论坛并致辞。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盛世豪主持论坛,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王祖强出席论坛。丽水市领导虞红鸣、陈瑞商,粟裕大将长孙粟志军,浙西南红色文化研究会成员等在主会场参加论坛。
  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在致辞中表示,在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阶段的特殊情形下,丽水如期举办此次论坛,凸显了论坛的格外重要和来之不易,进一步表明了丽水市委决定持之以恒、持久深入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坚定决心。
  “绿色”和“红色”已成为丽水最具魅力、最富价值、最引以为豪的动人色彩和显著标识。“绿色”是丽水的自然本底。丽水素有“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誉。这里山是长江浙之巅,水是六江之源,森林覆盖率达到81.7%,空气质量常年居全国前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6年居全省第一。丽水是“两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是“丽水之赞”的光荣赋予地。当前,全市上下正以“两山”理念为指引,驰而不息厉行“丽水之干”,努力推动丽水成为全面展示浙江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绿色发展两方面成果与经验的重要窗口。“红色”是丽水的精神本底。丽水是浙江省唯一所有县(市、区)都是革命老根据地县的地级市。1927年1月,浙西南第一个党支部在遂昌建立,在丽水大地播下了第一颗革命火种。从此,革命星火迅速燃遍整个浙西南,创造了“23年红旗不倒”的光辉业绩。周恩来、刘英、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革命英烈都曾在丽水留下战斗足迹,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曾在这里浴血奋战,缔造了伟大的浙西南革命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一代一代处州儿女坚定信念、阔步前行。
  近年来,丽水市委动员部署开展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践行活动、为“丽水之干”注魂、赋能、立根。全市共挖掘整理重要革命文物302件、革命故事538个、革命人物1365位,新增革命遗址122处,形成重要课题成果86个,成功打造了浙西南革命精神研究中心等一批红色文化阵地。经过向全社会征集、前后历经五轮评审筛选,最终确定“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12个字为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内涵表述语,并在浙江省政府新闻发布厅发布了这一核心标志性成果,让红色精神重新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市共组织各类活动1.9万场次,覆盖党员干部17.5万名,参与群众232.2万人次,营造了“热火朝天、如火如荼”的浓厚活动氛围,让红色精神逐步融入新的时代潮流。着力做好“红绿”融合文章,出台了《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和红色资源价值转化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了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红色文创等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已谋划推动7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73亿元,成为推动丽水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强大引擎和独特亮点,让红色精神不断释放出新的时代力量。
  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永远在路上。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积极交流研究成果,踊跃建言献策,提出真知灼见,以思想的升华、智慧的结晶,帮助丽水进一步深化对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理解把握、阐释解读,让浙西南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夺目的时代光芒。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任王均伟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同志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究其原因,就是红色基因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如何传承好红色基因,丽水市在这方面做的工作,既有自己的特点,也有自己的优势,可以打造一个“传承红色基因的丽水样本”。
  丽水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这个优势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红色资源角度看,丽水是浙江省唯一的所有县(市、区)都是革命老根据地县的地级市,缔造了伟大的浙西南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丽水人奋勇前行。这个资源优势不仅在浙江独占鳌头,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二是从革命精神提炼看,浙西南革命精神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肯定。2002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到丽水调研时,就高度肯定了浙西南革命人民的历史贡献,这在地方革命精神概括、总结、认定方面,也是很大的优势。
  丽水市委对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概括提炼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公认,影响越来越大。近两年来,丽水市委高度重视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研究和传承,组织众多专家学者提炼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基本内涵,并概括为“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三句话,这个概括相互贯通、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浑然一体。忠诚使命源于植根人民的深切情怀,坚定着求是挺进的誓死决心;求是挺进引领完成忠诚使命的责任追求,实现植根人民的宗旨要求;植根人民方能执着于忠诚使命的不变信仰,催生着求是挺进的不竭动力。浙西南革命精神内涵表述既符合历史事实,又富于时代特点,得到广大党员群众的认可,成为丽水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成为激励丽水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丽水市委在推动浙西南革命精神为“丽水之干”注魂、赋能、立根,让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不断走深走实走远方面做了大量扎实工作。伟大事业缔造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丽水人民通过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不仅是厚植红色优势,延续红色血脉,引领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尤其更注重强化红色资源的价值转化,把红色基因和绿色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丽水加快发展、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奋力开辟丽水更加美好的明天,这就牢牢抓住了传承红色基因的真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社长许宝健在致辞中指出,我们即将迎来党的99岁生日。“9”在我们中华文化当中具有特殊含义。明年,我们党将迎来百年华诞,回首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特别是28年的革命战争历程,我们更加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加怀念为建立新中国而牺牲的无数革命烈士,更加难忘那一片片留下战斗足迹的红色土地。浙江丽水就是这样一片让人难忘的红色土地。1935年3月至1937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这里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不仅掀起了浙西南革命斗争高潮,而且有效掩护了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可歌可泣的篇章,也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几年,丽水市委高度重视、深入挖掘革命历史孕育的红色遗产,在讨论、提炼的基础上形成了“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并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宣传,使浙西南革命精神进入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视野;同时,丽水还开展了丰富的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活动,为“丽水之干”注魂、赋能、立根,取得了很大很好的效果。
  “挺进师”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独特的品牌,也是一个十分珍贵的品牌。我们总结提炼的12个字的浙西南革命精神,核心就是“挺进”两个字。当年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不仅坚持住了,而且发展壮大了,没有挺进精神,没有挺进信念,是不可能的。“挺进”不仅体现了浙西南革命斗争的特征,也是贯穿我们党28年革命史、近百年奋斗史的特征,甚至也可以说我们党的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史、改革开放发展史,就是一部目标明确、步伐坚定、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挺进史!
  今天,面对严峻复杂国际形势,面对改革发展艰巨任务,我们必须发扬挺进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要发挥好窗口作用,也必须发扬挺进精神。
  透过窗口看丽水发展,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绿色发展。丽水作为“两山”理念这一人类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这对丽水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荣誉,更重要的是责任,是重大的政治任务,丽水必须发扬挺进精神,在践行“两山”理念上走在全国前列,在践行“两山”理念上拿出更有说服力的成效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的关键的关键,是“就是”两个字,为什么“就是”?要在理论上说清楚;怎么才能“就是”?要在实践上找到有效路径;“就是”了之后会怎么样?要让人看到发展的新天地、新境界。丽水发扬挺进精神,迎难而上,在“就是”上下功夫、求突破、探路子,以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核心,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创新举措,走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丽水道路,开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丽水境界,创造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丽水样本,取得显著成效,引起了全国关注。
  原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李蓉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忠诚使命”这一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灵魂,提出在新时代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对党绝对忠诚,就要做到“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
  忠诚使命,就是听党指挥,勇于担当,矢志不渝。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日的旗帜。为了实现北上抗日的目标,红七军团担负了抗日先遣队的重要使命。1934年7月5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给红七军团发出关于在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旗帜下建立新苏区的政治训令,成为寻淮洲、乐少华、粟裕等领导的红七军团肩负的光荣使命。他们不顾任务的艰苦、兵力的悬殊,在和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会合后,向着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带行动。在同10倍于己的敌人奋战失利后,率领余部成立红军挺进师,继续担当起挺进浙江、创建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使命,谱写了一曲曲忠诚使命、听党指挥、勇于担当的革命赞歌。
  忠诚使命,就是履行职责,竭尽全力,百折不挠。浙西南留下的500多处革命遗址,是浙西南党和革命群众、广大红军指战员忠诚使命的历史见证。无数的革命先烈在极其困难险恶的条件下,英勇顽强,前仆后继,克服困难,不怕牺牲,支撑他们的是忠诚使命。第一任中共浙西南特委书记、红军挺进师政治委员会随军代表兼行动委员会书记宗孟平,发出过“革命者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气节不可丢”的豪迈誓言,最后献出了28岁的年轻生命。继任的中共浙西南特委书记、红军挺进师政治部主任黄富武,年仅27岁就在丽水县英勇就义。抗日战争时期,刘英领导的中共浙江省委机关设在浙西南两年多,按照党中央要求加强对各地特委的领导,重视发动组织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斗争,使全省抗日救亡运动出现了高潮。
  忠诚使命,就要依靠组织,敬畏人民,团结奋战。忠诚使命,还必须紧紧依靠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依靠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依靠广大人民的支持。浙江是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蒋介石的老家,反革命势力极其强大。挺进师进入浙西南后,建立了中共浙西南特委,领导丽水、青田、缙云、云和、景宁、松阳、遂昌、宣平、龙泉、庆元、江山、浦城12个县党的工作。在地方党组织和地方武装紧密配合支持下,粟裕等率领挺进师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创建苏维埃根据地,以积极的作战行动,打击、吸引和牵制敌人,保卫闽浙赣基本地区和邻近的根据地,并从战略上配合了主力红军的行动。他们每到一地,开仓放粮,救济穷苦百姓,受到人民热烈欢迎。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小安从红色、绿色、蓝色三个方面描绘了一个多彩的新丽水。
  红色先遣。1934年7月,一支6000余人的红军组成先遣队,从瑞金出发,北上抗日。1935年初,北上行动失败后,余部500多人组建成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挺进浙西南开展游击战争,在缺少信息沟通、上级领导、外来支援的条件下坚持艰苦卓绝的斗争,到1938年3月编入新四军奔赴皖南前线,从此汇入一道抗日的铁流。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个中国革命的地方版,失去联系,远离中心,独立斗争,可歌可泣。这是长征序曲、长征先遣,是大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庆元斋郎第一战,不但打赢,而且打响,让百姓知道红军,并打下基础。1935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遂昌王村口古镇,掀起革命斗争热潮。他们忠诚使命,独立作战,可歌可泣;求是挺进,实事求是,坚持斗争;植根人民,花开四方,延续时代。
  绿色先锋。在新时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丽水又一次走在前列,成为绿色先锋。比如,开展生态价值评估(GEP),进行生态信用认定,依托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组建“两山银行”,健全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把绿水青山和人民利益紧密结合,走出一条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丽水之路。这里千年古樟成群,千年古道通达,千年松荫溪流淌,千年生活悠悠。文化休闲,山水度假,大有可为。一瓷一剑,两大宝物,青瓷传天下,宝剑走天下,千年传承在龙泉,千锤百炼出宝剑。依靠绿色发展,丽水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生态资源和生态产业,这是对应未来发展的新格局。
  蓝色先导。华侨之乡青田,已经形成独特吸引力。中华传统向来认同叶落归根,他们回乡发展,又不局限于家乡,体现世界胸怀。龙泉的国际竹建筑中心,8个国家的11位大师,形成16个作品,挖掘乡土,创意飞扬,坐落在山下水边,与青瓷元素结合,山野之间出新彩。竹厅,高大宽敞,竹文化突出。竹桥,双螺旋结构,被称为时光隧道。传统材料,当代意境,相互交融,天人合一。莲都区的古堰画乡,从传统到现代,画乡氛围扑面而来。这里已经从几年前的行画转换到原创,提升了一个大台阶,也聚集了一批画家工作坊。街上围绕新需求,形成新服务。
  江西省赣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浙西南革命精神联合研究专家组成员胡日旺围绕“植根人民续写丽水发展的新篇章”做了深入阐述。他认为,丽水市把“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凝练为浙西南革命精神,既符合浙西南革命斗争历史实际,又结合了当前丽水的现实需要,是对浙西南革命斗争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植根人民反映了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本质和核心。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红军游击队,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游击队才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取得最后的胜利。当年刘英、粟裕率领的红军挺进师挺进到浙西南的革命实践,就很好诠释了这一历史结论。“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没有人民这个靠山,红军就会受挫折,遭遇失败。在创建中央苏区初期,毛泽东总结了红军建设的经验,反复告诫红军官兵,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必须时刻维护群众利益。在毛泽东等人的倡导下,在苏区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光荣传统。这一传统,被红军挺进师带到了浙西南地区,在坚持三年艰苦卓绝的红军游击战争中发扬光大。
  植根人民,是对浙西南革命斗争历史的科学总结。红军挺进师到浙西南时,正值南方各苏区反“围剿”失利,红军主力被迫进行长征的低潮时期。部队一无援兵,二无给养,人地生疏,语言不通,党和群众基础薄弱。当地群众长期受国民党的欺骗宣传,对红军不了解。刘英、粟裕要求挺进师官兵千方百计接近群众,一句一句学习当地方言,努力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发扬苏区的优良传统,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他们规定全体指战员每人每天写5条标语,找10个群众谈话。部队到达驻扎地,尽可能召集群众大会。打土豪、分田地、分财物,给群众以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改善贫苦群众的生活。广大群众眼看平时作威作福的反动分子被处决,情绪大为振奋,纷纷要求加入红军。从而使挺进师也获得了快速发展,由500多人壮大到近千人,地方武装也发展到千余人。植根人民,真实地反映了浙西南根据地斗争的历史经验。
  植根人民体现了时代发展要求,反映了丽水人民的共同愿望。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丽水在老区高质量发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落实好“两山”理念等方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想问题、作决策都要以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为根本标准,努力让丽水人民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中续写丽水辉煌灿烂的新篇章。

编辑:潘洁

城镇原创

迎七一 德清禹越镇举办“初心依然 再启新程”演出 统筹校地资源 绍兴杨汛桥街道探索区域化党建新路径 新市镇人大:聚焦“低散乱”整治助力破解要素制约 陈奕君在全省美丽城镇建设工作现场会上强调:锚定全年目标任务不动摇 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 浙江明确美丽城镇阶段性目标:9月底前全省投资完成率超75% 吴兴区织里镇:以“产业美+治理美”答好美丽城镇建设的“无问之答”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