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端午节。传统节日,往往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一种文化的共同底色。
裹粽、挂菖蒲艾草……桐乡的端午节有着自己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印记。而为了让这些特色习俗在桐乡更好地得以传承和演绎,从2015年开始,桐乡每年都会举办“我们的节日”端午民俗展示展演活动,并已经成为一个特色文化符号。
端午民俗文化根植于民间。长期以来,桐乡始终坚持让老百姓成为主角,打造全民狂欢的民俗文化盛会。今年,桐乡更是首次将民俗展演活动办到了民间,并且增添了许多百姓喜闻乐见的体验活动,让其更接地气,更有人气。
5月28日上午,2017桐乡市“我们的节日”端午民俗展示展演活动在崇福镇东安村森利园拉开帷幕。拿叶、折斗、放米、定型、缠线……“文化礼堂”端午裹粽大赛在这里燃起“硝烟”。只见各镇(街道)派出的裹粽能手一字排开,所有动作一气呵成,一只只“高颜值”粽子瞬间成型。而在场地的另一边,一场由青年人参与的指尖上的“速度与激情”也吸引了不少人围观。“两片粽叶面朝上,装好米……”虽然速度比不上年长的选手,但青年裹粽选手一边裹粽子,一边交流心得,乐在其中。
“今年首次加入了青年裹粽擂台赛这一环节,主要是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体验民俗活动,并在体验中传承,留住文化之根、非遗之魂。”市文化馆馆长、非遗中心主任褚红斌说。
此外,为了营造更浓厚的端午节日气氛,当天的活动还包括了民俗游园活动、赏端午传统戏剧、民间饰物展示展演等。记者看到,端午民间饰物展示区内高高挂着的虎头帽、香包等端午饰品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现在家里还留着吴婆婆做的历本袋呢,图案很漂亮,做工也非常精美。”来自崇福镇的王辰说。而他口中的吴婆婆,就是来自崇福镇芝村村的非遗传承人吴彩英。她是桐乡著名的民间手工艺术家,做的历本袋远近闻名,经常有人上门托她帮忙绣制。“想到我做的香包能给别人带去吉祥,心里就美滋滋的,特自豪。”如今,吴彩英年事已高,自己已经很少做,不过,她教会了一些年轻的妇女制作历本袋,使这门手艺得以传承。
森利园中人气“爆棚”,而昨日的市文化馆内,同样人潮涌动,自成一景。原来“我们的节日”端午民俗亲子体验活动正在这里进行。通过香包DIY、点雄黄、沐兰汤等民俗活动,唤起了大家对传统的美好回忆。
6岁的晓惠在学校里刚刚做过折纸龙舟,这次又体验了旱地划龙舟项目,特别开心。晓惠的妈妈陈丽还在一旁为女儿解释着端午和龙舟的由来。“很开心能有机会让孩子体验这么多传统文化项目,给了她更加直观的感受。”陈丽说,以后有这样的活动,自己还会带孩子一起来。
一个节日,一种传承。褚红斌说,希望通过各类民俗活动的举办,塑造更具桐乡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品牌,打造更持久、更深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