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家“僵尸企业”被腾退,一块块低效用地被“解绑”,一只只“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进来了。近年来,海盐通过“腾笼换鸟”实现工业经济的“凤凰涅槃”。据初步统计,2012年以来,关停低效企业257家,提升1254家,入园165家,实际腾出发展新空间6191亩。
如今,外地客商如果从海盐“北大门”进入城区,都能看到一家外观科技感很强的企业,它就是意欧斯仓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生产搬运车和堆高车等仓储设备,近几年发展迅猛,厂区干净整洁又现代化,是市“美丽厂区”之一。不过2012年以前,这块地一直闲置。
原来,海盐某公司2003年7月根据县城企业“退二进三”政策来到元通街道选址征地,并于2004年11月取得248亩项目用地。该异地搬迁项目计划总投资1.9亿元,建筑面积13万余平方米。该公司取得土地后,因各种原因一直闲置未开工,直至2007年3月才开工建设厂房,在完成不足10%的建筑工程量后,一直闲置,成为“僵尸地块”。
2012年,元通街道办事处与该公司多次协商后,决定收回该宗土地,并于2013年9月完成全部土地收储工作。2013年12月,该宗地其中的65亩重新挂牌出让,意欧斯仓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摘牌该土地。2015年4月,意欧斯的新厂区正式投入使用。当年1月还正式挂牌新三板。2016年,意欧斯以5250万元收购上海松盛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切入机器人应用领域,为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一腾一换”,让这块土地迸发出澎湃动能,也为海盐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实际上,为了积极“转方式、调结构”,海盐这几年正在下一盘大棋。按照区域网格化布局,一年实施一次“低小散”块状行业排摸,建立数据库。结合海盐工业经济实际,制定出台《推进“低小散”企业“退散进集”三年行动方案》及《治理“低小散”块状行业专项行动方案》,对全县“低小散”企业进行全面整治。对重点行业尤其是电镀、印染、装饰材料(扣板)、紧固件等行业进行整治。同时,加快低效用地再开发,通过拆旧建新等方式,大力开展旧厂房改造,加快推进工业用地二次开发,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
在调结构的时候,海盐不仅引进“好鸟”,还淘汰“老鸟”,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改善和优化结构,立足现有核电关联、智能家居、节能环保等优势新兴产业,完善产业图谱和招商图谱,加大新进项目引进力度。同时,海盐为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化解行业整治带来的关停后零散土地问题,加快“两创中心”建设,产业定位体现“专、精、新、特”,涉及信息智能、精密机械、装备制造等领域。
今年1至4月,全县完成市级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5项,完成任务的71.4%;淘汰落后设备388台套,涉及淘汰企业46家;已开工建设“两创中心”10个,完成标准厂房建设17.67万平方米,在建42.3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