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原创 正文

“六个一”夯实康美淳安美丽基石

淳安县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经验做法

2019-01-22 15:02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余秋华

7659720_313196.jpg

  浙江在线1月22日讯(通讯员 余秋华)杭州市淳安县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以来,全县上下万众一心、群策群力、克难攻坚,全面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打赢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成为杭州市第一个完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的区、县(市)。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百姓获得感全面增强,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截至目前,全县22个乡镇24个整治点全部完成整治任务。威坪镇、汾口镇、姜家镇、临岐镇、瑶山乡、安阳乡、浪川乡、王阜乡等被评为“省级样板”和“市级优秀示范”乡镇,里商乡等被评为“市级优秀示范”乡,淳安县荣获2017年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优秀县和杭州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优秀集体;“省卫”乡镇实现全覆盖,1个乡镇成功创建“国卫”,12个乡镇通过“国卫”省级考核验收;汾口镇、宋村乡、界首乡、临岐镇、威坪镇、姜家镇等获得省级优秀规划,临岐镇、界首乡姚家村、威坪镇、安阳乡、王阜乡、姜家镇、枫树岭镇、大墅镇等获得市级优秀规划。

  主要做法

  高高举起“一根指挥棒”。一是搭建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小组。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乡镇党委书记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17名业务骨干、后备干部集中办公、实体化运作。22个整治乡镇相应成立整治领导小组,形成“分管领导深入抓,牵头单位落实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实施单位具体抓,部门乡镇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考核机制。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对乡镇、部门的年度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年度考核分值占总分的3%。对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进行考核,对获得省市奖项按照“国家级0.5分、省级0.3分、市级0.2分”进行加分,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热情。制定具体的《考核细则》,定期通报工作进度和排名情况,督促各乡镇和相关单位切实履行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责任。定期开展督查暗访与考核验收,及时约谈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环境整治成效不明显的主体和个人。同时,县纪委对环境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执纪,保障项目质量。三是创新了一配套新的督察办法。制定并出台了“月初暗访、月中督办、月底通报”机制,对已达标乡镇的长效管理和开展整治行动乡镇的整治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并将督查情况列入乡镇、部门综合考核;组建由县领导和退二线县级老同志带队,整治办、“两代表一委员”组成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专项督查组,对各乡镇、部门进行督查,全面提升了各单位工作积极性和问题整改力度,有力地推进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全面提质提速。

3.JPG

  严格把握“一把标准尺”。一是建立一配套严格的《项目管理办法》。制定并出台《项目管理办法》《责任追究办法》《工程质量管理办法》《防止转包分包实施意见》等12项管理制度,对小城镇综合整治施工质量、管理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县纪委、审计等部门全程监管,保障项目质量。同时,针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规模较小、资金分散的实际,明确各乡镇采取分土建、市政、绿化三类打捆招标模式,其中威坪、梓桐、宋村、大墅、左口等5个乡镇由国有企业代建,全面提升了项目建设管理水平。由县级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本土专家、规划设计师等66人组成的22个技术专家团队,29名驻镇规划师按照“多规融合,全域指导”要求深入各乡镇服务,确保规划与建设项目的有机融合和整治集镇风貌的历史传承。二是开展一系列的专题培训。采取到先进县市学习、邀请专家来淳授课等形式,加强对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具体业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着力提升专业业务水平和实施操作能力。2017年6月7日,在浙江大学举办为期一周的专项行动牵头部门和各乡(镇)长参加的专题研修班,邀请浙江大学、省建设厅、浙江日报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授课。《浙江日报》以“背着书包上学堂”为题详细报道了淳安县培训的经验做法。三是创新了一套《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考核办法》。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质量和进度纳入对中标单位的考核管理,对未按时间节点完成工程任务和工程质量不高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两年内不得参与县内政府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

  紧紧扭住“一个时间点”。一是倒排时间节点。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工作目标,全面梳理确定22个乡镇、24个整治点实施整治项目284个,总投资6亿元,并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统筹24个整治点分两批分步实施,明确目标任务,落实主体责任,倒排时间节点,实施挂图作战,全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二是倒逼工程进度。每月对整治质量不达标、整治进度慢的乡镇部门和施工单位以督查通报形式进行通报,针对限时未整改到位造成不良后果的,抄送到县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实行执纪问政。三是倒查工程质量。聘请6位经验丰富具有工程管理、设计、监理等特长的特邀质量监督员,配合督查组深入乡镇施工一线进行督导,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一对一”反馈、“一对一”整改,保证施工质量;县整治办联合住建、国土、环保等职能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工程质量检查行动,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下发整改通知单,要求限时整改到位。

  全力攻克“一个疑难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最大的难点是“线乱拉”的整治,为破解这一难题,淳安县出台了三项具体举措:一是制定并出台《“线乱拉”整治项目资金分摊办法》。集镇建成区强弱电“上改下”管道建设由政府出资建设,事后维护费由运营商承担;涉及弱电“上改下”的人工费、材料费等按通信定额价价审计后的75%由政府承担,25%由运营商承担。集镇建成区飞线、背街小巷线路空中序化和入户线整治费用,以及乡镇与乡镇、乡镇政府所在地与行政村道路两侧“线乱拉”整治费用均由各运营商承担。二是出台“线乱拉”整治具体标准。根据“去除废线、归并散线、檐下走线、合理入地、管线成景”的原则,做到“强弱分设、入管入盒、标识清晰、牢固安全、整洁有序、美观协调”,鼓励各运营商实施弱电杆路“多杆合一”、弱电入户线缆“多箱合一”,避免重复建设,避免“蜘蛛网”现象再现。三是借势借力推进“线乱拉”综合整治。根据上级强弱电公司对省委省政府做出的承诺,积极协调本县“五大运营商”做好各整治区域的“线乱拉”治理工作。同时,组织督查组每月对“线乱拉”治理工作进度情况进行督查,实行月排名通报和抄送机制。

  精心培育“一串闪光点”。一是围绕特色抓整治。坚持“一乡(镇)一定位、一乡(镇)一方案、一乡(镇)一特色”,打好生态牌、产业牌、文化牌,着力打造一批自然风情、地域人文、产城高度融合、相得益彰的美丽城镇。二是围绕文化抓整治。文化特色,是小城镇的灵魂。只有“有文化”的城镇,才能避免“千镇一面”。各乡镇在编制规划时,注重挖掘地域文化,把小城镇建设与文化、非遗传承融为一体,保留小城镇的乡土记忆、民俗风情,延续小城镇的文脉。如屏门围绕“睦剧”,中洲围绕“红色资源“,鸠坑围绕“茶文化”等。三是全域抓整治。在全县开展“共建洁净家园.共享美好生活”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行动,推进背街小巷与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秩序整治,完成县域内两条主要道路(千汾线、淳杨线)沿线8个乡镇40个村943户农房风貌整治提升,小城镇环境整治向纵深推进。开展“美丽庭院”评选和示范村建设活动,鼓励广大居民参与支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县级示范村24个,打造示范户2000户,调动了广大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整治过程中形成共治共享的良性局面。

  全力抓好“一套长效机制”。一是制定了《小城镇长效管理机制》。制定并出台《淳安县小城镇环境综合管理实施意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线乱拉”长效管理办法》,各乡镇建立了“小城镇综合管理中心、联合执法中心和小城镇网格化管理”的“两中心一网格”管理机制,推行了“三包五定一整合”机制,全县共建立了22个小城镇管理中心、22个联合执法中心、147个小城镇网格,组建了24支481名志愿者服务队伍,全面加强了小城镇长效管理,真正实现了“管理区域责任化、保洁维护具体化和集镇管理网格化、行政执法一体化”的目标。二是保障了《小城镇长效管理资金》。县财政专门安排专项资金2500万/年,对小城镇后续的基础设施运维、园林绿化养护、环境卫生保洁及联合执法队伍建设进行保障。三是出台了《长效考核办法》。将小城镇环镇综合整治日常管理情况纳入县对乡镇、部门考核体系,机制落实与运行情况、成效巩固与保障资金挂钩,进一步巩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将小城镇打造成“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家园。

22.JPG

  主要收获

  乡镇党委政府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公信力得到了全面加强。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各乡镇不仅把小城镇解决了小城镇多件历史遗留问题,拆除了一大批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为小城镇腾出了发展的空间和整洁的空间,而且拆出了公平、拆出了正义,拆出了美丽度和公信度。近两年来,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整出了集镇的面貌,优化了产业的结构,完善了基础设施,提升了集镇品质,改变了居民环境,赢得了百姓的口碑。许多游客和返乡务工人员对淳安县22个乡镇24个整治点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特别是在微信朋友圈进行了转载转发,许多新闻媒体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给予了专题报道。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使淳安县22个乡镇24个整治点实现了华丽转身,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在老百姓心中树立了威信,让广大干部群众实现了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今年以来,国家级媒体50篇、省级媒体150篇、市级媒体200篇、县级媒体300余篇对淳安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行了专题报道。

  镇村两级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加强。在整治过程中,各乡镇充分发动乡镇两代表一委员和镇村两级干部全程参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镇村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同思考同吃饭同劳动,加深了干部群众的感情,拉近了干群关系,展现了干部的好思想好作风,和良好的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通过手把手地教和联系实际地学,有效地破解了镇村两级干部队伍中建设管理干部类紧缺的难题,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乡镇产业发展主题定位得到了全面夯实。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淳安县要求各乡镇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要结合各自产业、人文、特色等要素,确定各自的发展主题,进一步理清了各乡镇的发展思路。特别是淳安县借助高铁开通的这一有利机遇,开通了“红色旅游、休闲运动、水果采摘、乡村振兴”等9条精品旅游线路,实现小城镇的华丽转身。

IMG_5455a.jpg

  “乡村振兴”的主平台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通过小城镇主导产业的打造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带动了一大批小城镇周边农村的振兴。如临岐镇通过中药名镇的打造,2018年使该镇老百姓人均增收6000元。金峰乡通过“摄影小镇”的打造,确定了两条黄金旅游线路,通过“农家乐和农村土特产销售”实现百姓增收2000元。

  乡村历史文化和小城故事得到了全面传承。各乡镇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围绕各自的历史传承和本地的乡愁,着力打造一大批具有“淳安韵味、乡土记忆、民俗风情、全域旅游”的美丽小城镇。比如:姜家镇围绕水下古城狮城着力打造以“文渊狮城”为主题特色的美丽小城镇;威坪镇围绕水下贺城着力打造“贺城”为主题特色的美丽小城镇。与此同时,各乡镇都结合各地的文化传承,着力打造一批非遗文化特色展示馆。

  广大老百姓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通过近两年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集镇变美了,产业做优了,百姓的文明素质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出现了“六多六少”的现象:一是赞誉乡镇党委政府的多了,怨气吞声的少了;二是主动参与小城镇建设的多了,被动扯皮的少了;三是遵守秩序的多了,违章违规的少了;四是遵守环境卫生的多了,乱丢乱扔的少了;五是自觉维护小城镇优美环境的多了,随地乱大小便的等一些陋习少了;六是有集体荣誉感强的多了,推诿扯皮的少了。

编辑:徐光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