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立特航空队老兵参加杜立特空袭75周年纪念活动。
西畈小学学生用版画还原营救事件。 汪优斌 摄
浙江在线11月10日讯(通讯员 曾翠 陈炜芬)11月10日,由丹麦电影导演比利·奥古斯特执导的首部中国影片《烽火芳菲》上映。影片讲述了美国飞行员在执行任务中因燃油耗尽迫降在中国浙江沿海,并被中国人救助的故事。
故事题材取自1942年真实的营救事件,其中许多情节就发生在丽水市遂昌县。
“这段发生在二战时期的故事非常感人,遂昌百姓们在极为危险的情况下仍然舍身营救、护送美军飞行员。这种义举值得赞扬,这段珍贵的中美友谊值得铭记。”制作人孙鹏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孙鹏介绍,影片的主创团队由7个国家的电影人组成,他们在遂昌等地考察踩点时深受触动,人们的真诚突破了语言的障碍。影片在国外公映时影迷们深深被村民的大爱精神所感动,为反法西斯战争结下的情谊鼓掌点赞。
历史难忘
美国举行杜立特空袭75周年纪念活动
2017年4月18日,由美国退伍军人中心、空军协会、1945协会等机构主办的“杜立特空袭”75周年纪念活动在美国空军纪念碑举行。
每隔五年,都会举行盛大的仪式,纪念那次伟大的军事行动。
11架B-25“米切尔”中型轰炸机参加了今年的活动,当年,“杜立特和战友就是乘这型战机轰炸东京”。
目前唯一在世的杜立特航空队老兵——理查德“迪克”E·科尔中校,亲自到场参加纪念活动。科尔中校今年已是101岁高寿,他是1号轰炸机副驾驶员,当年就是他和杜立特乘同一架战机飞向东京执行任务。
中国驻美大使馆公共新闻处参赞王月红应邀出席并致辞。王月红在致辞中表示,“杜立特空袭”是二战期间中美合作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一个历史缩影,美国飞行员的英勇事迹可歌可泣,中国人民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应铭记这段历史,共同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美方机构代表对中国人民为救助美国飞行员表现出的无私、无畏精神表示感谢,并表示美中两国人民在战争年代建立起来的友谊弥足珍贵,应该世代传承下去。
早在前一天晚上,美国俄亥俄州代顿空军博物馆就举行了隆重的仪式。美国空军博物馆人员、企业代表以及各地B-25飞机协会成员专程赶来参加。
美国《新闻周刊》北京分社的社长刘美远,在会上放映了专门拍摄的纪录片。纪录片呈现了当年杜立特空袭后一些机组在浙江一带降落地点的真实场景:山川,村庄,朴实的山民,同样烟雨朦朦的天气,当年隐藏过美国飞行员的防空洞,事件目击者讲述着当年发生的情形……这些画面,深深吸引着与会者的视线。
刘美远还有另一个身份——美国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成员,她的父亲正是被杜立特称为“恩人”的刘同声。当年,刘同声在宁海偶遇杜立特2号机组成员,并作为翻译护送他们经衢州到衡阳。后来,刘同声赴美留学,在美定居后加入了该协会。
美国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由杜立特行动机组成员的子女以及他们的亲戚朋友组成。
两年前,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主席杰夫·撒切尔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到京观礼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由此踏上了一段追寻父辈足迹的旅程。
时年60岁的杰夫·撒切尔来自美国阿肯色州,他的父亲大卫·撒切尔是杜立特行动7号机组的尾炮手兼机械师。
在中国期间,他每天都向父亲报告行程。“中美并肩作战值得珍惜。”杰夫·撒切尔深情流露,“中国百姓重情义,当年父亲落在海里几乎绝望了,是那些闻讯赶来的中国人给了他生命。”
今年10月24日,本报记者在北京专访了12号机飞行员威廉·鲍尔之子吉姆·鲍尔。吉姆和夫人穿着杜立特空袭75周年的纪念文化衫,他们自豪地向记者展示:正面是杜立特空袭的一个标志画面——一辆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舰桥起飞,上面印有空袭东京的英文。衣服背面则印上了16架轰炸机机组成员的名单。吉姆告诉记者:“这是我参加今年杜立特空袭75周年纪念活动时买的,得知这次采访,特地带出来。”
吉姆为采访准备了许多资料,他介绍,当年自己是在书本中看到杜立特行动的,而且意外看到了父亲的名字,父亲是一名英雄飞行员。之后,他的父亲便将在中国发生的一切都告诉了他,父亲特别感谢中国人民的大义之举。“我也很感谢,没有中国人的帮助,就没有我,也没有我们今天的对话。”吉姆认真地说。
这是吉姆夫妇第一次来到中国,由于父亲的经历,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父亲当年获救地浙江他非常向往。“明年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去当地看一看,看看那片土地,向恩人们的后代致敬。”吉姆说。
告别时,我们约定,希望明年能在遂昌见。
中美友谊,正在新一代人身上延续……
史迹犹存
英雄后代传承祖辈大爱遗风
山川未改,情谊未变。
75年过去,那场国际大营救中的多数当事人已经离去,但这份生死之交的友情,在下一代,甚至在更多的中美人民心中生根、发芽。团结互助的村风、家风一直在遂昌北洋村和湖岱口村延续。
柘岱口乡北洋村(现五星村)村监会主任黄帮明的家中,依旧保留着一些飞机部件。这些飞机部件与工具,和75年前的模样已大不一样,刻有“USA”等字母的管子钳已有了锈迹,铁制的标尺刻度也模糊了,黑色的接收器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放在另一个房间里的飞机轴承也已锈迹斑斑。
北洋村的老村委楼上,一张长椅下摆着一块极重的铁板。“这块铁板应该是飞机上的门,因为怕丢失,我们特意用椅子遮挡。1990年美国人来回访感谢时本想带回国,可惜太重拿不走,我们就帮着存放。也许他们的后代还会再回来,到时候能看看。”黄帮明说,这些飞机部件与工具对于北洋村来说,是记忆的见证。
柘岱口乡北洋村的黄富海今年已有92岁高龄。当年为了保护3号机殉职飞行员的遗体不被野兽侵袭,他整整守了两天两夜。
对于当年父亲的义举,黄章生并不感到奇怪。“我们村是远近出了名的团结互助村。以前穷苦时,谁家办个红白喜事大家都把自家的粮食、蔬菜拿出来给东家。老人生病要送医院,大家有车的接送,有钱的凑钱。”
走进村民黄志春家里,厅堂墙上挂着父亲黄雄忠与美军飞行员的合影。父亲是中共地下党员,当年营救美军飞行员的事深深影响着他。黄志春1985年入党,当了九届村干部,为村里服务了近30年,在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他带领村民开田造地,兴修水利、整地开路,为村里办了不少实事。
在西畈乡湖岱口村刘祖飞家里,至今还保存着一本美国杂志。这是当年太爷爷刘芳桥应邀去美国时,获救飞行员后人送给他的。里面记录了美国从官方到民间,对1942年营救事件的高度认可和评价。刘祖飞说:“也正是那时候我才知道爷爷的英勇事迹,说实话,挺自豪的。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会把助人为乐的好风尚继续传承下去。”
情意绵长
续写国际友谊新篇章
走进湖岱口村,一幅描绘遂昌军民营救美军飞行员的墙绘分外显眼。碧绿的崇山峻岭,坠落的飞机,彩色的降落伞,飞行员与朴素的村民……农民画家杨昌仪用明艳的色彩还原历史画面,描绘友谊的延续。
“我们村的大人、小孩,从小都听着这个故事长大。1990年美国人还回来做过客。我把这些故事画在白墙上,既能为村里添彩,也能让更多人了解这段跨国友谊。”
在遂昌县档案馆,有一份手稿,详细记录了1990年“杜立特飞虎队”90—中国考察团一行6人来遂昌感谢的全过程。
记录者是朱建英。她当时在遂昌外事办工作,全程陪同考察团成员走访遂昌。据她回忆,1990年2月中旬,遂昌县外事办接到考察团要来的通知后便立即开始调查,从档案馆查阅档案并实地调查核实,找到了营救人员及较为了解情况的后人17个。8月17日至19日,省外事办相关负责人还与遂昌外事办等部门走访踩点,确定了会见人数。
“9月15日,我们到北洋村的时候,村民们一个个都穿着整洁的衣服,兴高采烈地欢迎外宾到来。外宾们也很高兴,用相机、摄像机记录下村民的欢声笑语。在北洋村小学休息室里,考察团成员波特先生把有44位幸存飞行员签名并写有中文‘多谢’两字的纪念匾送给北洋村民,感激他们的营救,还合了影。”时至今日,朱建英仍对那天的会见印象深刻。
“考察团去了飞机坠毁的地方大坞山,荒郊野岭没有路,我们全村在头一天义务修了一天路,开辟出一条方便行走的山路。”今年76岁的村民项华云向记者介绍。
当天的午饭也是在项华云家吃的。1990年的农村,绝大多数村民生活并不富裕。为了让外宾吃上丰盛的午餐,项华云和左邻右舍纷纷拿出自家的菜,你家一碗我家一盘地凑出了五桌饭菜。“老外最喜欢土豆炖牛肉,也爱吃我们猎来的竹鼠等山货。”
考察团在湖岱口村同样受到了热烈欢迎。“他们来的时候,先在以前飞行员被救的桥上站了会儿,我记得桥两头都挤满了人,大概有200来个村民。”村民刘光东(今年51岁)回忆道。
村委会主任邓万根(今年52岁)的母亲刘仙凤(今年89岁)亲眼目睹了1942年村民救助美军飞行员的过程,时常会和他讲起这个故事。因此当1990年考察团来村里回访时他印象深刻。“外国人去了刘芳桥(1942年护送美军飞行员的村民)家里,到了刘家祠堂(1942年时的乡公所),还不时用相机拍摄。”
多年过去,当年的营救行动以及此后的种种来往都成了柘岱口乡和西畈乡家喻户晓的友好故事。柘岱口乡正打算在飞机坠落点立碑,在碑上简要叙述历史情况,并开辟出坠机点上山小路供后人前去实地探访。西畈乡已将救援美军飞行员的故事纳入当地小学教育,邀请营救后人讲述历史,同时利用版画记录故事,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