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古老就是财富 乡愁就是资本

松阳打开“两山”通道加速推动乡村变迁

2020-08-07 19:49:05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孙丽雅 黄春爱

  浙江在线8月7日讯(通讯员 孙丽雅 黄春爱)“山林、云海、梯台、乡舍、夯土、青瓦,宛若世外桃源,这里让我找到了童年……”近段时间,上海游客韩丽华带着朋友走了松阳的陈家铺村、西坑村,接下来准备再走几个古村。对松阳古村落情有独钟的她每年都会来松阳游玩一周的时间。

  韩丽华走过的陈家铺村,一幢幢由明清时期保留下来的古民居改建而成的民宿和书店幽静古朴,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游客眼中村民种田、耕地、采茶、挑水、放牛,是一道道动态的风景。松阳地处浙西南,是全国乡村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拥有7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被中国地理杂志称为“最后的江南秘境”。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在古村落里的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纷纷下山去了城里,随着百姓下山,一些古民居、古建筑闲置了,甚至破败了。

  2016年松阳在全国率先整县推进“拯救老屋行动”,传统村落中断壁残垣的老屋,在拯救中苏醒了过来,展现出新的生机。首期申报修缮的142幢老屋全部完工,二期项目,完工32幢,开工实施35幢。修缮好的老屋,植入民宿、书吧、艺术家工作室等业态,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中的老屋成为生态价值转换的对象。松阳也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社会组织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群众自发参与的私人产权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新路子,并成为全国示范。同时还培育传统工匠1000余人,工匠队伍30余支,成为松阳新的劳务输出品牌。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乡愁也是“金山银山”。传统村落本身就是生态系统中的文化资源,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是古村复兴的重要内容,松阳系统梳理乡村各类闲置资源,通过创新性利用、创造性转化,实现闲置资源从低价值向高价值跃升,从单一价值向综合价值蝶变。依托闲置民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民宿经济,全县累计发展民宿516家,床位4801张,年营业总收入达1.6亿元;依托闲置古道资源,建成全国级登山健康步道;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成了一批“画家村”“摄影村”“养生村”,四都乡利用一年200余天有云雾的“云”优势,同时赋予老村、老屋以新的生命和活力,使得天光云影、枯藤老树、一草一木都成为乡愁的入口,着重发展摄影旅游、生态农业及中高端民宿。

  “创新引领”是打开“两山”通道的一把“金钥匙”。目前,松阳县以创新“政府+村集体+村民”“工商资本+村集体+村民”“政府+工商资本+村集体+村民”模式,探索混合所有制下的生态强村公司运营新机制,促进“美丽生态”向“美丽经济”转化,有效畅通生态产品溢价产业链条,实现政府、工商资本、村集体和村民共赢。

  三都乡上田村村民将传统乡村的文化空间、建筑空间、生产资料、生产力均折价入股,以“原乡民宿+休闲农业+古道健身”形式联动发展,为游客提供乡村农耕体验、民宿、生态的菜肴,通过经营山村,初步形成资源评估—形成价值—经营增值的核算体系。“资源经营权流转+优先雇用”“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两种利益联结机制,又保证了能让村民和村集体在不同的环节合理享受到上田乡村振兴事业带来的收益。比如半岭11号建筑修缮前经评估价值为7.46万元,修缮改造后形成了89.5万元的价值,通过公司经营后估算价值超过150万元,使得生态资源有效转化为生态资产。

  “两山转化”加速推动乡村变迁。生态资源的不断激活、增值,也逐步带动了乡村人口的不断回流。据不完全统计,近四年,松阳全县常住人口增加6400余人,乡村发生了深刻蝶变,既留得住乡愁,又富得了百姓的乡村振兴新路径逐步清晰起来。举办国际城乡联系论坛、登上联合国人居大会作交流……松阳正不断向世界讲诉着中国的乡村振兴故事。

编辑:潘洁

城镇原创

浙大城市学院“行走的中国传统文化”暑期实践团赴嘉兴海宁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实践 亚厦股份董事长丁泽成:发挥“头雁”效应 推动企业向新制造领域转型升级 浙大城市学院“行走的中国传统文化”暑期实践团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 夏日里来一场和水的“约会”!丽水竹垟畲乡打造狂欢泼水节 钱塘新区义蓬街道:以人为本落实专项行动 守护美丽城镇环境美 真抓实干 余杭创新理论学习方式助力“重要窗口”建设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