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菌包放进去的,6月14日菌袋割口,现在正是它青春期长得最好的时候。”日前,在桐庐瑶琳镇何宋村,记者跟随市农科院技术专家、村“第一书记”王伟科参观村里“食药用菌种植园区”种植的珍稀药用菌——桑黄,一排排大棚坐落于山间地里,一排排菌袋上冒出嫩黄色的桑黄,有的还咧开嘴笑……
以前,何宋村集体经济薄弱,年收入不到5万元。在“联百乡结千村访万户”蹲点调研活动中,市农科院结合村里资源禀赋与产业现状,与村两委班子深入交流探讨,提出了科技引领发展产业、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的对策。
市农科院党委副书记江山介绍,去年10月,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选派院年轻干部担任村委第一书记,近一年来,依托院里的技术优势,已帮助何宋村建立“食药用菌种植园区”,引进了名贵药用真菌桑黄、灵芝等品种开展科技示范栽培;并流转土地100亩引种小香薯,丰收在望。
在食药用菌种植园区,负责人李波一看到王伟科,就拉着他往大棚里钻,请“王书记”指点。李波说,3月份园区成立之初,王伟科立即引进珍稀食用菌大球盖菇进行试种并取得成功,产品直接销往杭州勾庄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目前,园区已被列为桐庐县食用菌技术创新产业园,并成功申报桐庐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据悉,桑黄是古老用药,目前市场价3000-10000元/斤。“但随着这些年种植桑黄的人越来越少,野生桑黄几乎绝迹。”王伟科说。但庆幸的是,近几年来市农科院野生桑黄资源保护与驯化栽培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该研究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并在何宋村落地开花结果。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产业兴则百姓富。市农科院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把化解村级债务,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作为主要工作来抓,随着香薯基地、食用菌技术创新产业园等项目的落地开花,何宋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开始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