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一江清水再入城 滨江治水又添“智慧中枢”

2018-04-19 08:59  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 记者 王紫微 通讯员 富威玲 高新区(滨江)报道组 余小平 宋桔丽

  白马湖水系

  智慧水利管控平台  记者 李忠 摄

  华家排灌站鸟瞰  记者 李忠 摄

  4月15日起,杭州正式进入汛期,滨江水系也完成“升级”。

  近日,华家排灌站配套工程完工并投入试运行——此前,由华家排灌站开启的“一江清水入城”创新治水模式,让高新区(滨江)治水成绩斐然,甚至创下了两条河道测出I类水质的“奇迹”。

  这一成功模式,也被复制到滨江其他地方。目前,滨江已建设(改造)5个排灌站,15个河道节制闸,将水系分为两个部分:北塘河以南一个水系,二进二出,华家排灌站和浦沿排灌站进,江三排灌站和铁岭排灌站出;北塘河以北一个水系,二进一出,十甲河闸和风情河闸进,建设河排灌站出。

  而为滨江治水立下大功的华家排灌站,此次历时半年的“升级”,不仅能够让入城清水更清,更为滨江版图上的“水循环系统”装上了“智慧中枢”。

  让入城清水源头更清

  “为有源头活水来”,以此为理念,拥有41条河道、水网密布的滨江,逐渐找到了一条治理内河的科学之路——滔滔钱塘江水通过华家、浦沿等排灌站,变为一池清水,送入内陆水系。不过从去年11月起,华家排灌站的引水工作暂歇,开建配套工程。

  为什么要进行这次升级?一个重要目的是,让引入滨江的水源更清。

  从航拍图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华家排灌站之外,即是浩荡的钱塘江。钱塘江江水多泥沙,如果将未经处理的江水直接引入河道,一来水质浑浊,再者日久天长容易造成河道堰塞。

  新建的配套工程就是要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在排灌站下游400米的河道中,新建了橡胶坝、翻板闸,可以减缓配入内河的江水流速。同时,通过控制翻板闸,还可以调节对不同河道的配水量。“水流减速之后,江水与凝絮剂的反应更充分,沉淀出的水质也更为透明。” 滨江区排灌总站站长杨可栋说。另外,还新建了一个“沉淀池”。以后,沉淀下来的泥沙,可以清淤到沉淀池晒干再运出,不让江水中的泥沙过多流入内河。经过双重“净化”,就可以为城市河道注入更为清澈的活水了。

  杨可栋说,配套工程完工之后,还“打通”了华家河和山北河,并且让河道拓宽至30米。这样一来,就大大提升了排灌站向白马湖配水的能力,对优化白马湖水质有很大作用。

  为滨江水系装上“智慧中枢”

  此次“升级”,滨江区还投资1428万元,建成了全区首个综合性的智慧水利管控平台,近期也已投入试运行。

  这个“智慧中枢”,可以在“清水入城”的水质监测、水利标准化运行管理、配调水会商等多方面发挥作用,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按照杨可栋的说法,以前往往要“凭经验”管理的事情,今后可以让“数据说话”了。

  打个比方,排灌站的日常配水量,以前只能“毛估估”,有可能出现过配或是配水不足的情况。而这个“智慧中枢”就像是一个会自我学习的“大脑”,可以通过天气、河道水质、江水浊度等各项数据的采集和综合分析,在每天清晨给出当日的配调水方案。方案经过确认后,相应指令会下达到各个排灌站分站,全部实行标准化操作。

  再比如,当遇到汛期突发降雨时,到底预排多少水量才能既保证防汛安全,又不造成资源浪费?“智慧中枢”的大数据分析,也可以为决策提供更多科学参考。

  “这个智慧平台还连接了滨江水系中的19个实时监测站,可以查看河道水质、溶解氧、浊度、氨氮含量等多项数据,水质数据每4小时更新上传一次,会针对水质问题进行预警。”杨可栋说。

  另外,依托标准化运行管理模块,这个智慧水利管控平台还可以针对泵站、水闸提供运行管理服务,实现包括基础信息、工程检查、安全观测、维修养护、调度运行、应急管理及工程巡查等监管服务。这个“智慧中枢”还与浙江省水利标准化运行管理平台实现了对接,可实现工程管理数据的互联互通。“我们的工作人员拿着手机就可以对排灌站进行实时巡查,及时上报隐患。”

  大数据绘出“看不见的城市”

  在科技创新企业扎堆的高新区(滨江),将信息化和物联网等“智慧”手段应用于治水已有先例,带来的改变也显而易见。

  比如,通过城市智慧管理平台,可以实现智慧河道管理。目前,滨江在全区河道和雨水管网的关键节点安装了水质实时检测仪、河道水位水文监测仪、河道视频监控仪、管网水位自动监测仪,依靠GIS平台展示监测数据。

  “打开电脑上的平台,水系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监测点附近的水质情况,一旦出现问题会发出预警,工作人员就可以及时做出处置。”据滨江区城管局城市监管中心科长徐冬慧介绍,同样是应用智慧手段,近年来的汛期,他们会对滨江主干道、下穿隧道、涵洞、桥梁、上下匝道等重点部位实时监控,第一时间发现、排除积水,让“雨天看海”成为历史。

  而实现“污水零直排”,这些“智慧”手段也将帮上大忙——眼下,滨江正在对全区地下管网进行统一普查,试图为“看不见的城市”建立可视化、数字化的档案。到4月15日,已完成11条道路、30公里雨水管网的全面排查。5月之前,要完成白马湖和浦沿两个区块的市政道路管网和河道排出口排查。

  “之前,我们曾经为地下管网制作过电子地图,但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由于地铁开挖,道路新建、改造等情况,很多信息可能已经不太准确了。我们希望通过普查摸清管网家底,细化到每一个排水单元,找出地下管线中的混接点,找出不明污水来源。”徐冬慧说,数据信息比较完备之后,就可以考虑运用技术手段,建立雨污管网智能监管平台——让这些“大数据”汇集于“智慧中枢”,真正为城市管理和未来的提升改造提供决策依据。

编辑:徐光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