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吉递铺街道鲁家村的70多名村民聚在一起召开村里的首次股民代表大会,村书记朱仁斌经过一番数字换算进行汇报,鲁家村村民的股权3年增值了53倍,这让村民们喜不自胜。
在“乡村振兴”发展中,曾经贫穷落后的安吉鲁家村如何演绎股权快速增值的农民致富故事?
村民持股乡村公司享受红利
第一次参加村里的股民代表大会,村民们隐约知道村里的股权肯定是增值了,但增值多少大家心里没有底。
下午2点整,朱仁斌走上台给大家算了一笔账:“2014年:村级资产评估98.5万元,除去20%风险金,剩余80%的资产量化后折算成78.8万元,根据全村在册人口数2099人计算,每股价值375元。2017年7月1日:村级资产评估达1.45亿元,根据同样的方法计算,除去投资,每股价值为1.9811万元。”朱仁斌说,这意味着目前每位村民手上的股权增值了近53倍。
听到这个数字,村民们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立马相互交流了起来。干山坞村民小组63岁的庄小荣立即从口袋里掏出2014年村里发给他的股权证。“当年因为儿子户口没有落实,股权证上只有我、妻子和女儿的名字,如今揣在兜里的股权增值了,真是太好了。”庄小荣说。
“村里发展了,咱老百姓更是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村民孙水花一个劲地叫好。她说,当时村里没让大家出一分钱,就发了股权证,那个时候就觉得国家政策越来越好,去年自己还到村里的旅游公司上班,月薪3000元,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现在股权又增值,今后的生活就更有盼头了。”她说。
“接下来,我们还会走访各个村民小组,讨论以后新娶媳妇、新生儿等群体能否分配股权等问题。”朱仁斌表示,等到村庄经营真正盈利的时候,将根据实际收益为每位股民分红,让每一个村民享受鲁家村践行“两山”理念的发展红利。
花园式家庭农场建设引来人气
7年前,安吉鲁家村还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如今蜕变为“开门就是花园、全村都是景区”的中国美丽乡村新样板,将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有农有牧,有景有致,有山有水,各具特色”的独特魅力呈现给世人。从鲁家村的崛起,我们看到了一个“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以往,鲁家村不仅环境差,而且一没资源,二没产业,村里大部分人在外打工。眼见村庄日渐衰败,土生土长的鲁家村人朱仁斌虽长年在外经商,可心里依然念着家乡。2011年换届,他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准备用行动来改变落后面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怎么办?朱仁斌采取多种方法筹资:盘活土地资源,筹得500多万元;紧接着,整合美丽乡村建设补助金和各项涉农项目资金。最后还是不够,朱仁斌甚至以个人作担保去借款。就这样,一边筹钱一边干,两年后,鲁家村成功获得“美丽乡村精品村”称号。
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正巧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家庭农场”概念,朱仁斌眼前一亮:村里有1万多亩低丘缓坡,发展农场再合适不过。朱仁斌认为,传统的点状、局部发展,或者单一优势产业已不再受用,必须立足全局,转为整村发展,把田园式建设推向更高层次的花园式建设。
就这样,朱仁斌通过家庭农场建设,把村庄打造成了景区,引入了社会资本,成立了公司来建设和运营。
6笔收入实现经济良性循环
“鲁家村的未来,村民将会有6笔收入!”朱仁斌说,首先是租金收入,全村7000亩流转土地,平均每户的租金约为8000元;第二是就业收入,目前已解决700人就业,2016年发放工资2000多万元,预计正常运行后还将更多;第三是创业收入,如今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有30余户人家将房屋改造成精品民宿,预计每户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第四是分红收入,根据测算,旅游区每年可迎来30万游客,按照人均消费200元计算,将产生6000万元营业额,除去成本和农场主的分成,鲁家村在公司所占的股份能分得600万元。而随着景区不断完善,游客不断增多,村集体经济也将逐年倍增。
最后两笔收入更有意义,也最难估量。2016年底,鲁家村成立了美丽乡村“两山”培训学院,并成为浙江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党校千名好支书的现场培训基地。“未来的培训收入将十分可观,随之衍生出来的模式化输出,还将为外地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从建设、设计、技术到资本的全方位服务。因此,最后一笔收入就是模式收入。”
“利益共享,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内涵之一。这条准则坚守住了,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朱仁斌说,鲁家村的创新模式就是农村、农业、农民的高度融合,从而实现共赢共享。
鲁家村的“逆袭”生动诠释了乡村振兴的内涵,也由此得到央视等媒体的青睐。2月27日晚,第二季《乡村振兴战略大家谈》第二集鲁家村篇在央视新闻频道、浙江卫视开播。“鲁家村通过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共同富裕的梦想,这次登上央视更是对鲁家村乡村振兴实践的肯定。”朱仁斌表示,今后将继续努力,在乡村振兴路上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