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五水共治”的推进,污水纳管正由城市向乡村推进。唯独在一些养猪场,由于猪的排泄物产生的污水浓度过高,无法直接纳管处理,须经预处理降低污水浓度,方能排入污水管网处理。由于预处理成本较高,设备投资较大,成为制约畜禽养殖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据临安区“五水共治”办提供的数据,自2014年临安开展“五水共治”以来,临安全区已关停拆除了近2000个养殖场,其中多数为养猪场。面对“治水”新常态,畜禽养殖业该何去何从?
基于此,临安区科技局多方调研,积极谋划,引进浙江工业大学的科研力量,与临安现存的养殖规模较大的浙江文华农牧有限公司(简称文华牧场)进行产学研合作,对猪排泄物实施恶臭气味消除技术,不光使猪场的作业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也更适合猪的生物学特性要求,实现了动物福利化养殖,为养殖场污水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该技术从猪体内、体外两个渠道入手,从而降低排泄物的污水浓度,消除恶臭气味。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促进猪的肠道健康,降低排泄物中氨、氮、硫化氢等含量,减少粪尿恶臭味。同时,对猪的粪便固渣和猪圈喷洒微生物菌剂,促进臭味快速分解,使养殖场粪污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生态化处置。
经测定,实施恶臭气味消除技术后,养殖场氨气浓度由原来50-100mg/m3降至20mg/m3以下,硫化氢浓度由原来15-25ug/m3降至5ug/m3以下,源头污水浓度的降低,大大减轻了污水净化压力。
养殖排泄物统一收集后,实施固液分离,在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供给养殖场生产生活用电。沼液一分为二,部分泵入净化池,实施预处理,预处理后的尾水纳管排放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另一部分沼液被资源化利用,用来浇灌周边的果园、茶园。沼渣经深度处理,生产固体有机肥。
文华牧场还建有8座太阳能光伏屋顶,每天可发电850度,加上沼气发电(每天发电500度),可基本满足养殖场日常用电所需。
每天1300多度电,养殖场用得了吗?文华牧场负责人鲍骏杰打开监控后台为记者做了介绍:
养殖场的用电“大户”是猪宝宝,冬天,它们的住所里装有保温灯和地暖。夏天,则有水空调降温换气。猪宝宝出生后要在“豪宅”里住上2个多月。在文华牧场,这样的“豪宅”共有20多幢。
眼下,牧场还准备再上一个动物福利项目——猪舍要进行负压通风改造,冬天既能换气,又不会降低猪圈内的温度;夏天除了通风,还要装水帘实施物理降温。猪爸爸们住的公猪房里也准备进行豪华改造,全部装上空调,冬暖夏凉。猪宝宝们住的保育室里,还要装智能风机,让猪舍保持最佳的通风和最舒适的温度。
“让小猪们在有生之年过得舒服有尊严,从而提高动物的肉质和抗病能力,出品绿色无公害优质商品猪,是我们开展动物福利化养殖的目标。”鲍骏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