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布的最新的国家卫生县城(乡镇)名单于近日出炉,我市的乌镇镇榜上有名,被命名为国家卫生镇。这一荣誉取得的背后,包含乌镇人对于这一工作的重视、努力以及拉高标杆迎难而上的魄力。
众所周知,近些年,乌镇大大小小的荣誉很多,先后获评全国文明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等等,但对这个扬名中外的旅游大镇而言,没有“创卫”一直是心中的隐痛。于是,从2014年开始,乌镇下定决心启动了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并将此工作作为加强城镇治理、提高城镇品位、推进“镇区景区化、景区全域化”建设、优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平台和载体来抓,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等中心工作统筹统抓,成为一项全镇上下齐动员的重点工作、常态工作。
“从2014年启动国家卫生镇创建以来,我们从健康教育、城乡环境整治提升、病媒生物防制、传染病防控、公共场所卫生与食品安全监管等多方面入手,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统筹协调,实现了部门、镇村、干群联动联创。”乌镇创卫办工作人员说,乌镇自我加压,将“创卫”标准定得更高,为的是从根本上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环境品位。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创卫”这项工作,更加爱护环境,乌镇组织并创新了很多宣传活动载体。2014年,乌镇推出了“人人来找碴”活动,由志愿者上街巡查和纠正不文明不卫生行为和现象,让老百姓教育老百姓。2015年,乌镇的社区组建了创卫环境整治宣讲员队伍,向群众宣传和解释创卫工作。此外,必不可少的是大型的群众性创卫广场文艺演出、“进村、进社区、进企业”健康科普讲座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乌镇百姓对这项工作有了深入的认识。
通过一系列“创卫”工作,乌镇的“颜值”大大提升,在一条路、一条河和一个老小区这“三个一”的改变中便可见一斑。
环河路,在乌镇镇北,曾是一条普普通通的道路,道路两旁的房子都是铝合金窗户,空调外机也是露在墙外面的,不太雅观。后来,这些房子都被古色古香的木框打扮了起来,这里的人行道拓宽了、小广场建了起来、木头桩子上挂满了花朵,天空的“蜘蛛网”也被埋到了地下……用“美丽”二字已不足以形容这条路改变后所给人带来的惊艳。
东邱港,乌镇的一条村级河道,曾经,东邱港两岸养鸭规模达到8.5万多只,这么多鸭子岸边走、水里游,鸭粪等养殖污染物和生活污水,基本都排在河里。污水直排,最终导致河道水质恶化、河床抬高、污泥淤积,成了一条遭人嫌弃的臭水河。经过整治后的东邱港,岸边杨柳随风招展,水中浮岛郁郁葱葱,道路两边花团锦簇,一座休闲农庄笑迎八方客。昔日的臭水河如今成了香饽饽。
十三房头,乌镇的一个老居民区,基础设施比较差,出租房多。曾经,那里的树上挂满了布条、塑料袋、香蕉皮,高空抛物屡见,阴沟老是堵塞,鸡鸭在马路上行走。“创卫”后,这里焕然一新,不仅种种卫生“恶习”消失了,居民也不好意思再让家禽把地面给“污染”了,主动放弃了养鸡鸭。
这条路、这条河还有这个老小区,仅仅是乌镇“创卫”中的小断面,更多的路、河还有小区,在过去的三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外界感受到“耳目一新、刮目相看”的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