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牵动着老百姓的心,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海盐向食品安全问题“宣战”,为老百姓的舌尖安全排雷。通过全面排查摸底、梳理分析各辖区各环节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研判建立了重点隐患“排雷清单”。通过开展“双随机”交叉检查,“线上线下三同步”启动网络订餐再整治,开展添加剂使用企业风险评价管理,打响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坚”战。
线上线下三同步
向网络订餐乱象动刀
夏季,随着气温的上升,许多“宅一族”不愿头顶烈日外出寻找美食,便捷而实惠的手机及互联网点餐模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这些藏身于手机背后的饭店,真的能吃得放心吗?
为了深入推进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坚”行动,进一步规范网络订餐经营行为,保障公众网络订餐消费安全,海盐县在去年“净网行动”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网络订餐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决定于今年4月至9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网络订餐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海盐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前期针对“美团团购”、“百度糯米”、“大众点评”、“饿了么”等在本地开展网络订餐业务的第三方平台进行网上摸底调查,建立信息档案。对入网订餐单位逐一开展实地核查,检查环境卫生、食品加工操作等食品安全状况,核对网上公示信息与实体店信息是否一致。约谈督促第三方平台做好入网主体经营资格审查,严格落实入网主体实名登记。
根据排摸,海盐共有近200家网络供餐主体,线上排摸涉及的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和入网餐饮单位名单已经发给各市场监管所(分局)和餐饮科,由各市场监管所(分局)对照名单进行实地核查。同时各分局已在抓紧核对入网餐饮单位的证照地址、经营范围、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等是否真实有效,并对入网餐饮单位的卫生环境、加工操作过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原料采购、餐饮具消毒、食品用包装材料等进行全面检查。
而从本月中旬起,海盐县市场监管局将强化线上线下联动整治。对检查情况和市场评价差,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商户,严管严查,绝不手软。对无证已入网的经营户坚决予以取缔。对线上公示图片与实际不符、存在安全隐患的经营主体,落实相应整改措施。以隐患治理为重点,对网络订餐食品开展监督抽检,抽检一批重点品种,加大对煎炸过程用油、自制糕点、自制饮料等的抽检力度。
“双随机”交叉检查
让监管在阳光下操作
随机抽调检查人员组成检查组,随机抽取检查对象进行交叉检查,“双随机”交叉检查被称为比飞检更可怕的检查模式。这也意味着,每个市场主体的头上都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企业必须增强守法自觉性。而对于执法人员来说,一切监管都在阳光下操作,用制度限制监管部门的自由裁量权。
今年5月,海盐县举行食品安全“双随机”交叉检查启动仪式,抽调各镇(街道)食安办、县农经局、县市场监管局人员组成9个检查组,由各镇(街道)分管领导带班,实行镇域间交叉大检查。采取电脑摇号随机选取检查人员、异地检查区域和被检查单位,统一下达任务、统一检查清单、统一检查时间、统一问题处置来开展交叉大检查。
海盐县市场监管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双随机”检查机制是落实食品安全事中事后监管,提升监管执法效能,深入推进海盐县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的有效举措。此次交叉检查内容包括持证小餐饮、农贸市场、食品流通、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四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各检查组通过电脑抽签,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共计36家(户)。根据事先制定的检查内容(标准),各组对被检查单位总计检查30项,9个检查组共发现(提出)问题、建议27个,其中,种植养殖环节6个、农贸市场3个、食品经营环节5个、餐饮服务环节13个。
由于检查对象是通过电脑随机选取的,不存在人为选择因素,检查结果更符合海盐县实际的食品安全管理状况。从检查情况来看,总体良好,没有发现较严重的违法行为,但也存在不少日常管理问题。而从发现问题的性质来看,可能直接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主要有食品过期、健康证明过期、厨房卫生差、餐饮具消毒不到位、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不规范等。
堵截添加剂隐患
使用企业开展风险评价管理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有误解的部分原因是层出不穷的违法违规事件的曝光,违法添加物令食品添加剂背了不少黑锅。个别食品生产经营者肆意增大添加剂用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将会给食品带来安全隐患。
为防范企业因添加剂认识、管理、使用不当引发风险,海盐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了添加剂使用企业品种的报备工作。根据添加剂使用品种、数量和限量要求进行风险分等,确定A、B、C、D四类风险等级。同时分类实施现场核查,及时排查添加剂使用企业现场管理的风险状况,进行风险评价,列出问题清单,实施风险预警。并且开展集中整治,对问题清单的隐患逐一进行治理,以控制和减少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提高监管工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