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慈城古镇新设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王岚 徐烽 摄)
前天上午,李先生带着一家人到慈城古镇游玩。他选择将车停在古镇入口的停车场,然后骑着公共自行车开始“慢游”。“古镇变化很大,值得慢慢品鉴。”李先生说,以前自己开车进镇,经常碰到堵车、没处停车等状况。现在古镇环境整洁有序,加上有了公共自行车可租,于是果断选择绿色出行。
有山有水又有文化积淀的慈城镇,距离市中心不到半小时的车程,是我市重点打造的小城镇之一。由于古建筑保护完好,慈城古镇越来越受到旅游休闲人群的喜爱。“但由于古镇道路保持旧时棋盘格局,普遍狭窄,且人车混行,导致‘停车难’‘车乱开’问题日趋严重。”慈城镇综合执法局负责人说,为有效缓解以上问题,慈城镇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契机,于去年年底强势开展“车乱开”等多项治理。
治理行动首先划明区域,明确治理范围为慈城古镇区域。随后编制《慈城古镇交通组织规划》,避免出现交通治理无规划、无秩序状况。在治理过程中,既强化管理又注重疏堵结合。慈城城管中队加大执法力度,截至目前,已查处各类交通违法案件5737起,其中机动车违停2368起、非机动车违法982起,街上原有的55辆“僵尸车”全部得到有效处理。同时,还规范非机动车停放11000多车次,拆除三轮车违规安装的电动马达68个。
在疏堵过程中,在加强地面有序停车引导的基础上,积极新建停车场,推进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点建设,规划开辟单行线路,启动慢行系统建设。
自去年年底以来,慈城古镇通过“腾笼换鸟”方式,充分利用拆迁闲置地块,新建了镇政府东侧停车场、城隍庙停车场等7处停车场,使停车位增至原来的1.5倍。古镇内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点已达15个,今年计划再新增8个,提供车辆超1000辆。同时,优化交通组织,积极推行慢行系统建设。在保黎北路路口结合轨道交通站点设置城市公交站、古县城小型公交车站、三轮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形成综合换乘枢纽,通过小型公交车和人力三轮车提供公共交通服务。
为巩固古镇交通治理成果,慈城镇还编制了《古城单行片区交通组织方案》,合理划定单行线、禁行区。
“区域秩序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车乱开’治理成效显现,‘道乱占’‘摊乱摆’等多项治理也得以顺利推进。”慈城镇综合执法局负责人说,古镇管理方向是全域景区化管理,下一步不但要继续严查交通违法行为,提高停车管理智能化水平,还拟投入3000万元用于停车场建设。预计到今年8月,可新增停车位15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