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干了多年纺织的洲泉镇居民老张正忙着搬厂,他的“生产主战场”要从农民房搬进标准厂房了,“以前小打小闹干点加工,安全和环保的意识也不强,现在镇里启动整治,如果不规范生产将面临被关停,我思来想去还是要进园区、规范生产,有机会还想着要把企业做做大呢!”老张说完,爽朗地笑了。
在洲泉镇,一场针对“低小散”块状行业的整治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昨天,记者从洲泉镇经发中心了解到,洲泉镇的“低小散”行业主要集中在机制丝绵、制塑、制鞋等方面,其中机制丝绵已经在2014年就实施了整治,实现了行业的转型提升。今年,洲泉启动“升级版”的整治行动,排摸出了现存115家“低小散”和“四无”企业,基本建立“一企一档”,计划用3年时间全面整治完成。
据介绍,“低小散”行业虽然在过去为洲泉镇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其发展的局限性日益突显,效益产出与资源消耗比越来越不平衡。洲泉镇经发中心主任徐季良介绍,“低小散”行业的企业大多散落在农村、郊区的“三合一”场所,普遍是无证无照、无安全保障、无合法场所、无环保措施的“四无”生产经营单位,“工业装备落后、环境污染较重、管理水平低下、安全隐患多,更重要的是任其存在、发展就造成了不公平的市场环境,容易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因此,洲泉镇“低小散”行业整治以“四无”企业(作坊)为重点,全面实施以从严对标整治、加快入园集聚、加快改造升级为主要内容的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今年的目标是整治57家企业(其中,关闭“四无”企业36家,整治提升6家,整治入园15家),腾退180亩土地。
位于镇郊居民区的小化工厂,虽然办理了营业执照,但按规应该与周围居民区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工作人员反复上门沟通后,企业负责人意识到了其中的安全问题,主动关停了工厂;身处农村“三合一”场所的皮鞋作坊,没有消防通道、安全隐患多,被要求限期关停……今年一季度,洲泉镇就已经雷厉风行地关停了“低小散”企业17家。同时,对于排摸中发现的符合产业导向、成长性好、具有做大做强基础和意愿的小微企业,洲泉镇将其列入整治提升和整治入园计划表,鼓励通过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等手段提升产业增值潜力,并引导其入园发展。今年初以来,洲泉镇已完成整治入园3家,老张的纺织厂就是其中之一。
有堵有疏,洲泉镇“低小散”行业整治打出了高效组合拳,用整治为特色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为先进制造业发展“腾出”空间,提供平台和支撑。采访中,徐季良说:“力在整治,意在转型。我们希望通过堵疏结合的整治推动全镇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环境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