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余晓勇 胡丹丹 方利翔)“峡岭环峰垂叠绣,峦浮雨棹飞帆川。”这是明代名儒叶秉敬对衢州峡川山水人居、街巷船埠的自然和谐之景的描述。峡川镇夹衢北名山笔架山与石梁山之间,因芝溪流灌其间,故称之峡川。境内有隐柿东坪国家3A级景区、唐官古道、姚氏宗祠等,是衢州著名的古镇之一。
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以来,峡川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两个高水平”建设和“大花园”建设的总体部署要求,以“美丽城镇,美丽田园”为目标,坚持“特色导向”,蹄疾步稳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功获评衢州市无赤膊墙乡镇、衢州市无违建乡镇、浙江省卫生乡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镇等。
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峡川镇通过拆改并举,提升集镇风貌。全镇共拆除乱搭乱建、有碍观瞻建筑32000余平方米,拆除“蓝皮棚”81户、面积4000余平方米,拆违补建绿化7000余平方米;新建停车场2处,新增车位125个;安装交通违法抓拍监控系统,整治老式卷闸门、出墙防盗窗,粉刷赤膊墙等,抓实风貌管控,并对集镇主街沿线的店铺店招进行统一规范。同时完善机制,做好长效保洁。按照“日常保洁+集中整治”分类处置的方式,委托第三方负责道路清扫保洁、垃圾运输处理。发动党员干部1000余人次,群众6000余次,开展了环境集中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对集镇内部、背街小巷的陈年垃圾、门前屋后乱堆放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并建立网格化的责任包干制度,做到集镇片区包干到村,责任到人,确保集镇整洁干净长期保持。
峡川镇党委、政府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定位出发,以“古韵峡川”为切入点,将青山、秀水、古道、古街、古村及浙派文化等“古韵”元素融入外立面改造及集镇老街、滨溪路沿线景观节点的打造当中,着力打造有记忆的街区,有故事的小镇。同时充分利用芝溪宝贵的景观“水”资源,打造亲水慢步道、集镇公园等特色景点,更好地彰显了集镇个性,提升了集镇文化品位,打响了集镇品牌。从历经沧桑的下金大桥到风雨百年的姚氏宗祠,从幽深曲折的百年老街到静默不语的千年古道,在项目的前期规划和建设实施过程中,始终把古韵峡川的历史文化要素融入其中,小镇建设实现了山水脉络等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的交相辉映,使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今,峡川镇马路浇筑柏油路,古街路面铺设了数百米的石板路,安装统一色调的店面招牌,保留了原有的城镇肌理。沿街民居粉刷一新,在夕阳的映照下,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散发出浓浓古韵,俨然一幅生动的江南水墨画,晚上主干道的路灯亮起,点点星河又为古韵峡川增色不少。
姚氏宗祠位于峡川镇新姚村与新槐村交界处菜市场边,始建于清代同治七年。祠堂内雕刻精细,恢弘古朴,是浙西规模最大的宗祠。因年久失修,多年来这里成了村民堆放杂物的仓库。这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峡川镇委托衢江区峡川镇乡贤会秘书长江向东重新修缮装点姚氏祠堂,在六天时间内,把原本是垃圾成堆的宗祠,布置成一个文化的场所。峡川镇通过借力乡贤,重续传统文脉,并建成乡贤馆两座,使之成为小城镇整治成果中的特色亮点。
如今,走进古镇峡川,从碧波荡漾的芝溪水到古韵悠悠的下金桥,从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到古朴美观的市井老街,从浙派风格的民居房到白墙黛瓦小桥流水。一条条宽阔整齐的马路,一座座古色古香的老祠堂,一张张满怀幸福的笑脸,处处显现着峡川自小城镇整治以来的巨大改变。名儒叶秉敬先生笔下畅想的峡川正在展现出无比夺目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