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杭州走出“富民强村”增收路

2018-11-02 11:29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王逸群 白华伟

  浙江在线11月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逸群 白华伟)近日,在富阳区万市镇何家村,村口山坡上的太阳能电板已经成片,这里即将建成一座装机容量为30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并网发电后,一年将为当地带来10万多元的集体收入。

  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是全面小康路上的拦路虎。如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近年来,杭州把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头等大事来抓,全面展开“消薄”攻坚工作。今年年底前全市309个总收入市定薄弱村和258个经营性集体经济薄弱村将实现“摘帽”。

  今年,在全面完成省定“消薄”标准的基础上,杭州市出台《关于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实施方案》。根据杭州市“消薄”总体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市所有的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30万元;到2022年,全市所有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20万元。目前,杭州已实现80%的村经营性收入超过市定目标,力争年底前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

  精准施策——

  “消薄十法”助力造血

  近日,位于临安太阳镇太源村的九龙翠谷高端民宿项目,第一阶段施工已经建成。项目全面完成后,每年村集体经济创收将达到30万元以上。而作为市级集体经济薄弱村,过去,太源村每年只有5000元左右的经营性收入。

  “‘消薄’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关键是因为我们整合资源引进了项目。”太源村党总支书记卢文杰欣喜地说。太源村将22幢泥木旧房屋收归集体所有,并流转周边山地经营权,以资源入股、利益分红的方式,与临安民宿行业协会合作,共同建设九龙翠谷高端民宿。

  消薄增收工作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因村施策,精准发力,是主要原因。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还需要了解当地自身优势和劣势,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全力激活“造血”功能。

  为了变“输血”为“造血”,今年5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现场推进会,对消薄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在新一轮“百千万”蹲点调研活动中,100多家市直单位和企业根据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实际情况,围绕乡村振兴和集体经济发展,为薄弱村量身定制了“一村一策”的具体方案。杭州市还总结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十法”——发展物业经济法、盘活资产资源法、土地综合整治法、乡村旅游带动法、产业带动发展法、村企合作发展法、政府主导发展法、提供劳务服务法、扶持光伏发电法、基金收益扶持法。

  这本“使用手册”,从村级经济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出发,探索出了一条条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路子。

  与此同时,各村纷纷发挥长处,制定出本村的发展路径。淳安县出台了《淳安县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实施方案(2018-2022年)》,探索建立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桐庐县大力推进“化债增收”,鼓励村集体开展造田造地和建设用地复垦工作;萧山区针对南片地区薄弱村比较集中的现状,在浦阳镇、河上镇、进化镇开工了三个集中消薄项目……

  “要通过探索实践总结,形成一批可看、可学、可推广的集体经济发展典型,帮助薄弱村理清发展思路,谋划好发展路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市农办相关负责人说。

  联动统筹——“抱团”融入整片发展

  这个秋天,建德市下涯镇又热闹了起来。毗邻新安江的下涯村,迎来了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园这个大项目。“正在建设的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园,不仅让我们移民村成为股东,还为村里600多个移民群众的就业提供了平台。”下涯村党委书记黄少华充满期盼。

  建德是浙江省第二大移民县(市),71个库区村和167个安置村曾长期存在集体经济薄弱、移民增收困难等情况。当地有关部门虽做了大量工作,但因村庄内劳动力不足、“输血”资金分散、移民项目偏少等原因,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今年7月,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园项目破土动工,标志着移民村“消薄”工作迈出了实质性一步。该项目建成投运后,预计年收益超过700万元,每个入股的移民村年经营性收入可达7万元到10万元。

  “从单兵作战到如今抱团突围,从撒胡椒粉式的‘输血’脱困到集中移民资金‘造血’致富,我们为移民村‘消薄’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建德市农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不仅建德,如今的杭州,抱团发展的足迹随处可见。如淳安县创新成立公司股份制运作,规范贷款流程,在机制上破解了补偿收益权质押融资在权属证明、质押登记、资金监管等方面的难点,实现资金变股金。目前,淳安县419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用公益林补偿收益权集体留存部分质押贷款和信用贷款等方式,已成功获得淳安县农商银行贷款25151万元,所有资金整合统一投入到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条凤林港溪蜿蜒流过,将枫树岭镇和大墅镇串联,农业园区、民宿、文化创意、休闲度假等产业依次排列。今年,杭州市发布《下姜村及周边地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完善顶层设计枫树岭镇28个行政村和大墅镇4个行政村在交通、旅游、农业发展、乡村建设等方面结成“共同体”。“多村成为一个共同体,能尽量避免盲目跟风、千村一面的问题,不仅实现借力发展,而且更强调错位发展、做强产业,整体竞争力更强。”大墅镇党委书记胡红宝说。

  薄弱村单打独斗往往困难重重。在杭州,对于区位优势不明显、规划受限、空间较小的薄弱村,联合开发、抱团发展的方式,成为他们“消薄”的有效途径。

  从顶层设计到项目引领,从资金扶持到人才引进,杭州通过一系列举措,全面推动乡村联动抱团发展,一系列抱团发展形成的品牌正不断涌现。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谋划联村抱团发展。今年以来,杭州还在风情小镇建设、区县协作等项目上再加压,将“大农业”和“大旅游”相结合,着力引导各地整合区域内资源,做大规模,形成整体优势与品牌。“这不仅有利于乡村资源的整合开发,而且有利于强村带弱村,破解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杭州市农办负责人说。

  深化“联姻”——

  村企合作多赢共赢

  萧山凤凰村,来往取经的客人络绎不绝。这里的“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为全国各地争相考察的经验。村子自建13万平方米厂房租给企业,还投资市场、加油站。截至2017年,该村集体可用资金4485万元。

  推进“消薄”过程中,企业的优势和力量不容忽视。“‘村企结对’让我们搭上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快车,带着我们彻底甩掉薄弱村‘帽子’!”建德市莲花镇齐平村负责人说。

  沿06省道来到齐平村,连片的钢架大棚鳞次栉比,棚内铁皮石斛绿意盎然。这是由齐平村“天怡”“九仙”“小香”三家企业带动发展的铁皮石斛产业。

  齐平村没有林木资源,也没有物业经济来源,集体资源匮乏。村集体经济如何创收增收,是摆在村干部面前的一大难题。

  2016年初,齐平村“两委”反复商议,对村里300余亩集中连片的农田进行统一流转,建成了一个包含鱼塘、游步道、钢架大棚等基础设施的农业休闲观光采摘园,去年,采摘园吸引了杭州九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村集体不仅每年收入15万元租金,推出的铁皮石斛文化养生健康游项目,更是成为集休闲观光、养生餐饮、展示展销、亲子采摘于一体的铁皮石斛精品园,鼓了村民的“钱袋子”,也打开了村集体经济的致富门。去年,齐平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47.79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47.7万元,成功摘掉了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这种合作方式,正是杭州市依托企业资源、发展效益好的企业、与薄弱村结对的一个缩影。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当地特色产业、山水资源、人文景观等资源禀赋,依托企业的资本、人才、经营等优势,共同开发休闲观光、乡村旅游、民宿经济、产业经济等。

  在村企合作中,项目为王是双方互利共赢的关键。为了避免薄弱村盲目的“等资金、等项目”,杭州还要求各结对村提早谋划发展前景好、可操作性强、综合效益高的村企结对项目,让乡镇、村和企业统一步调、明确方向,保证“村企结对”结一个成一个。如今,一批又一批村企结对项目,在杭州大地上开花结果。

  人才引领——

  “三支队伍”破解

  “消薄”难题

  农村强不强,全靠领头羊。从软弱落后村到富村、强村,农村的带头人有没有实干精神,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村的发展。

  2017年,桐庐被列入全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就是以党建引领,提供坚强保障。桐庐成立县乡两级增收化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系列考核奖励办法;组建14支工作队分别派驻至各镇街,指导服务村级发展;优选127名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规划设计等10支服务队,分别结对帮扶1~2个村。

  增强“造血”功能,杭州一以贯之打造人才队伍。当前,杭州各地突出发展智力支持,脱颖而出了一批“农创客”“土专家”“田秀才”“新乡贤”。如今,在强化人才队伍的路径规划中,杭州联合组建了乡村振兴工作队、科技人才服务队、农村工作指导员三支队伍,3780人直接驻村指导,在助力乡村“脱薄”的同时,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内涵。

  桐庐合村乡后溪村竹溪乐园旅游综合体的搁置,一直是乡里村里的心病:缺资金缺专业人士。乡村振兴工作队联合市商旅集团,紧锣密鼓推进滑翔伞项目、暑期夏令营项目招引等工作。工作队的助力,让竹溪乐园项目实现重启。而这个万众期待的项目,终于在今夏隆重启幕。

  深入乡村,帮助百姓解决困难、增收致富的,还有入驻全市42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和软弱涣散村的42名农村工作指导员和村第一书记。一年时间过去,他们借助“联乡结村”“区县协作”等平台优势,依托42个市级帮扶集团成员单位政策、资金、项目,协调落实各类资金2173万元,帮助化解村级债务661万元,所驻42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

  村强,则民长富;民富,则国久安。杭州市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打赢“消薄”攻坚战,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要进一步强化担当、夯实基础、创新机制、精准帮扶,全面打赢消薄攻坚战。

  (本版图片由杭州市农办、临安区农办提供)

编辑:庞舒青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