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22日讯(浙江在线首席记者 王湛)“今天请大家来,是探讨、推动贫困乡村并校计划,鼓励大家共同参与,为家乡服务,建宿舍、捐校车……”昨日中午,马云邀请80余位国内知名企业家齐聚海南三亚,在2017年“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之前,召开了这场引人瞩目的沟通会,认真探讨“教育脱贫”这件事——在中国贫困乡村进一步推动并校计划,同时让那里的孩子读上条件完善的寄宿制学校。
“零下9摄氏度的天气,4.5公里的山路,步行一个多小时。因为严寒,走在上学路上的云南昭通男孩王福满,脑袋结出了‘冰花’。这种画面在当今中国乡村不少地方经常发生。爸爸妈妈外出谋生,孩子们分散在山区和各个村落……”马云在发言中说,“请和我们一起,帮这些山里娃改变命运。”
企业家也要积极投身
这场脱贫的战役
“脱贫要从教育做起。”马云多年来关注农村教育问题,他发现农村教育的一个大问题是“一些特别贫困的地区,小学空在那儿,只有十几个学生,一两个老师,教五六个年级”。有统计显示,在14个国家特困连片地区的708个贫困县中,1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近5万所,这些学校中有很多分布分散、条件较为简陋。
马云表示,政府在过去30年做了很多努力,让几亿人实现脱贫,非常了不起,而企业家应该投入这场脱贫战役,在这个对企业家来说最好、最能发挥的时代,尽到社会责任。
在2017年12月1日,阿里巴巴脱贫基金启动,在5年内投入100亿元从事脱贫事业。
“如果说希望小学是解决乡村孩子的校舍问题,我们今天要解决的是他们的上学、住宿、陪伴问题。”马云说。
建立乡村寄宿制学校
可以减少很多“冰花男孩”
马云指着一张乡村儿童坐木船上学的照片说:“很多学生上课需要坐船去,跋山涉水,我觉得,这些孩子根本就不应该走读,应该寄宿,必须大力推动寄宿制。”
在媒体的报道中,经常能够看到农村留守儿童长途跋涉去上学的情景,“冰花男孩”王福满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并不是特例,根据《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发展报告》(2016)显示,农村小学生平均单程上学距离为5.4公里,而农村初中生平均单程上学距离为17.5公里,很多农村学生每天上学往返要用去4-5个小时。
“周五用校车将孩子们送回家,周一早上再从村口把孩子送到学校;农村里的留守妇女通过培训成为生活管理员,照顾孩子们生活;学校规模大了,有几百个学生,教师也有积极性。”马云描述着乡村并校和完善寄宿制学校的设想,“在欧美,寄宿制很成熟,我们完全可以把经验带进来。贫困乡村里1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应该并掉。”
“我们今天做这个事情是希望配合政府,真正影响几百万农村孩子的教育。只有农村教育强了,教育才会强。”马云说。
两所寄宿制小学
已在贵州开始试点建设
马云在现场向企业家们倡议道:“鼓励大家为家乡服务,推动并校计划,参与校舍建设、校车捐助,马云基金会负责做标准、监督、落实,每年向公众汇报。”
马云基金会已经先行一步,在2017年启动了乡村寄宿制学校项目试点,为贵州两所学校对接刘晓松等企业家持续三年的支持,共同参与乡村寄宿制学校的升级工程。
这两所学校分别是位于黔西南州的大田小学和位于黔东南州的寨头民族小学,项目计划通过三年的支持,建设具有示范和标杆作用的乡村寄宿制学校,将来在更多乡村地区复制和推广。
2017“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
百名教师获千万元资助
浙江两位老师获奖
海南三亚,夜风温润,马云拿着奖状、锦旗、英雄带和乡村老师们写给他的信,因感动红了眼睛,可偏偏笑得像个孩子。
这是第三届“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又有100名乡村教师获此殊荣——他们除了可以得到每人10万元的现金资助,还有3年的专业技能培训。
教育脱贫,马云和他的小伙伴们说了三年,也坚持做了三年。
32岁的乡村教师王秀丽,在陕甘边界、宝鸡市最贫困山区拓石的第一九年制学校坚守6年,颁奖典礼现场,她给马云带来一张手工的创意奖状:“最美乡村教师代言人”。王老师动情地说:“马老师给乡村教师发了三年奖,今天我们想给马老师发个奖。”
湖北南漳县薛坪镇远景小学的姜怀英,和学生一起喝屋檐水、点蜡烛,坚守山区小学27年,她给马云送来一张水彩画,说想代表所有乡村教师一起说声“谢谢”。
2015年,马云公益基金会发起“马云乡村教师计划”,每年为100名乡村教师提供总金额为1000万元的奖金资助和持续三年的专业发展支持。此后,马云公益基金会又先后发布“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和“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分别计划在10年内投入约2亿元人民币寻找和支持中国优秀的乡村校长,以及在10年内投入至少3亿元,选拔应届优秀师范毕业生成为乡村教师,培养未来的乡村教育家。
浙江有两位教师获奖。江灵凤是台州临海汇溪镇圣雄希望小学老师,她自愿留在农村教书,一呆就是18年。她是孩子们口中的“江妈妈”。朱利峰是温州市永嘉县沙头镇花坦小学老师,这所学校位于深山之中,交通十分不便。他通过自创的山水田园课,给学们传授科学知识,“只有掌握了更多的科学知识,他们才可以改变农村,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