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振兴路上又见新风景 岁末重访浙江美丽乡村

2017-12-26 08:09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集体采写

临安月亮桥村。

  这一年,《美丽乡村》周刊始终聚焦乡野,我们用双脚丈量乡村,用心灵倾听民声,记录发生在乡村的故事,也试图捕捉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寻找乡村振兴路上的新风景。

  春去冬来,2017年年终,我们再次回到那些熟悉的村庄,那里都有了让人惊喜的新图景:临安的村落景区更具魅力,浦江檀溪镇大阳村换了新颜,庆元的“8090青年联盟”依旧活跃在大山之间……每个人、每个村、每一点鲜活的变化连接起来,正是我们寻找的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

  临安月亮桥村

  因势造景,别具魅力

  乡村旅游发展至今,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这是很多村庄遭遇的“成长的烦恼”。

  时隔5个月,我们再次来到天目山脚下的临安月亮桥村,细节处的变化,显示出人们的思考,也描绘着未来的轮廓,一个更加独特的月亮桥村正在成长。

  今年夏天,我们首次踏足月亮桥村。当时,临安率先探索村落景区建设标准,计划用3年时间打造50个村落景区。村落景区有何特别之处?临安人认为,就是用景区化思路打造村落。今后的村落,不仅要有可欣赏的景观,推进农村新型业态发展,还要有可流传的故事和历久弥新的人文历史,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月亮桥村与白鹤村、徐村村、天目村组团,揭开联合打造村落景区的序幕,以解决四村发展定位趋同的问题,实现差异化发展,让乡村更具魅力。

  月亮桥,在过去桥比村更有名。为此,村党支部书记陆法明决定重现乡村古桥的韵味,在绵延3公里的正清溪建造两座仿古桥,分别是影月桥、马岸桥。村里还开通了5个共享单车租赁点,让游客能骑行观光,或在溪边聆听水声,或于桥上驻足眺望。

  12月的月亮桥村,村落景区打造带来的改变,已延伸到每一个角落:拆改腾挪出的土地上,建起了花园、公厕、小超市、露天茶吧、露天影院;房前屋后堆放杂物的地方,家家户户清理干净后,用鹅卵石垒砌出了小花坛;村居外立面绘上了3D墙画,庭院内种植了四季蔬果,农家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打造村落景区,不仅要用好村内景区资源,更要就地取材、因势造景。”临安区农办主任陈嫩华说,古树、小桥、流水、人家,这些平常的乡间景致,只要有心,都能成为引人遐思的美景。(记者 许雅文 区委报道组 张伟星)

武义安凤村冬日景色。 宋文豪 摄

  武义安凤村

  共赴浪漫之约

  时隔近10个月后,我们又一次沿着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来到海拔逾千米的武义新宅镇安凤村。

  同样是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上午,同样是大雨滂沱,但此时的安凤,已经出现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变化:在村委会办公室边上的一个小水塘,如今被改造成了一片水域宽阔的人工湖,四周用大块的景观石砌成驳岸,再配以一株株四季常绿的小灌木和景观石,成了村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村子中央,一片由黄泥房围起的空旷区域处,廊桥状的木制凉亭基本完工,其他的基础设施也在火热建设之中,明年将要变身成村里的湿地公园。

  今年2月,《美丽乡村》周刊以及“老家”微信公众号发起“乡建实验”,想把那些具有一定基础和强烈发展愿望的村庄推送到公众面前,并邀请各界人士为它们进行规划设计、筹集资金、引进人才,让更多人真正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来。对于隐秘高山村安凤村的开发与重建,成为我们发出的“乡村建设1号英雄帖”的主要内容之一。3月下旬,来自省内规划、建筑方面的多位专家、学者走进安凤村,探寻它的特质,把脉它的未来。

  村党支部书记宋国栋介绍,早在2015年,村里就请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为村庄景区开发进行规划设计,深挖安凤独有的凤文化、原生态自然风光等资源。

  今年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以及相关部门扶持下,村里的景点提升工程得以顺利开展,目前还计划挑选几幢基础较好的黄泥房,引进资本开发特色民宿。

  最近,数十位村民先后返乡,参与村庄特色农业项目及农家乐开发建设。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奖项的武义籍知名作家汤汤,经武义县委宣传部牵线,带着新一轮童话书屋发展计划来到安凤,想在此建立儿童文学创作基地,把村庄打造成“童话村”。武义还计划整合周边的多个村庄资源,创建以安凤为核心的文旅融合景区,带动当地全域旅游的发展和大花园建设。

  不久的将来,我们期待有更多人走进这个武义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共赴一场神秘而浪漫的童话之约。(记者 王庆丽 县委报道组 李增炜)

庆元“8090青年联盟”成员们前往农户家。

  庆元张村乡

  青年联盟,青春激荡

  若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变化,找到当地的老人细细打听准没错。

  “家里养了几十只蛋鸡,蛋一个2元钱,鸡一只150元钱,年轻人每周都会上山收,来了还给我们做饭,借手机让我和女儿视频说说话。”庆元县张村乡澄湖村的留守老人苏发珠说,今年有不少村民在山上种了香榧,乡里的“香榧专家”、80后吴明经常到村里手把手指导,香榧树长势喜人,“肯定一年比一年好啊!”

  看得出,老人脸上的笑容真切而充满信心。

  第一次到张村乡,是今年正月十二。凛冬时节,这个拥有19个行政村,常住人口却只有1000余人的偏远山乡,随着大部分村民下山、返城工作草草过完了春节,但一群年轻人的到来,又让寂静的村庄重新热闹起来。从2015年开始,张村乡成立了一个由年轻干部、返乡创业青年组成的“8090青年联盟”。他们走村入户、夜访民意、陪伴留守老人,也利用互联网让这里的农产品走向城市,为山村带去致富的活力。

  时隔许久,大山之间,依旧活跃着年轻人的身影。

  这一年,除了他们,还有30多名乡贤加入“8090青年联盟”,远在四川的周建斌为完成张村小学最后一届5名学生的心愿,不仅捐钱捐物,还经常通过视频发来鼓励;这一年,年轻人们推出了“联心视频下农村”行动,每周到村里与老人谈心,并让他们和子女视频聊天;这一年,年轻人们多次开展精准扶贫和服务三农主题的讨论会,提出众筹推进南阳溪漂流项目;这一年,乡里组织了“8090三农服务队”,到田间地头指导村民开展特色种养殖、发展农家乐;这一年,“青年联盟”开展了三次“留守鸡鸭”投放行动,发放1500余只鸡苗,为留守老人带来30余万元收入……

  “没有什么能比老人、孩子的笑容更让人感动。”青年联盟成员陈支全期待着,2018年除了参与活动,还能有更多年轻人回到乡村、扎根田野,“对于乡村振兴,实践总比理想更有力量。”(记者 沈晶晶 通讯员 陈传敏 刘毅)

浦江檀溪镇的月牙湖,镶嵌在群山深谷之中。方晓东 摄

  浦江檀溪镇

  抱团创业,脱困有方

  大雪时节,再次来到檀溪镇中心寺前村时,这里已经从一片建筑工地,变成溪水潺潺、徽式民居鳞次栉比的美丽景象。镇党委书记柳钢明说:“去看看檀溪这几个月的新变化!”

  今年8月底,29个“穷”村抱团发展的“檀溪实验”引起了我们的好奇。镇政府联合29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于今年3月组建檀溪农村集体经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整合沉睡、分散的资源,精心包装后推向市场,以此实现价值最大化,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力。酷暑天里,这一实验正在火热开展——月牙湖景区A级景区基础设施建成,开始招商;罗家村修整了老旧的黄泥房,准备引进投资;竹水湾漂流项目所需的水库也在计划中……

  如今,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檀溪镇成功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各项工程也有了新进展。更值得欣喜的是,农村集体经济投资公司不仅给沉寂已久的乡村注入了活力,更激发起各村干部群众对于乡村振兴的信心。

  走进檀溪镇大阳村,铲土声、砌墙声、推车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正对一幢两层小楼进行扫尾工作。村支书周献锋说:“这是我们新造的村办公楼,一楼是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有食堂、活动室和阅读室,年底就能正式启用。”

  据他回忆,大阳村集体已有30年没有建过新房,村庄环境面貌也是长期脏乱差。今年以来,在集体公司带动下,这个只有300来人的小村实现美丽转身,脚下是新硬化的水泥村道,路两边是用鹅卵石垒起的小花圃,村外青山相峙,壶源江清澈流淌。周献锋说,未来,村里还要依托优美的村庄环境和周边的奇山秀水,开办民宿,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外地游客前来。

  “有信心,就有未来!”柳钢明说,“下一步,我们将打造檀溪农产品加工园,盘活更多的旅游项目,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见习记者 高驰弘 县委报道组 张晓锋)

游客驻足诸暨枫桥镇。

  诸暨枫桥镇

  延续千年文脉

  从绍诸高速枫桥南出口进入枫桥镇,两侧黛瓦骑楼的孝义路指引着古镇的方向。

  在路口处,“香如是”土特产店经营者赵桂平沏好自家产的茶,把我们迎进透亮的店面,细数街上这大半年的变化:不少关门的店铺重新开业,还新开了一些土特产店和新潮的咖啡店,旁边的茶馆要升级成书吧,最近还有一家影视公司看中古镇……与年初刚改造完后稍显冷清的样子不同,如今的孝义路重新舒展开脉络,涌动着活力。

  改变是从2015年底启动的古镇整治规划开始的。作为通向古镇的主要道路,彼时的孝义路狭小、破旧,沿街店面凌乱,亟待改变。随后,枫桥镇与孝义路上的70多户店面、400多户街坊逐一进行说明和商讨,使得整条街在延续原先民国建筑风格的同时,又吸引了新业态入驻。如今,规划中的文创一条街已经初显雏形。

  “这条路将来是景区主入口,从高速公路下来就可以感受建筑从现代到民国的风格变化,到古镇景区里还有原汁原味的明清味道。”孝义路另一头,村镇办古镇工程管理处负责人蔡炬桦说,身后就是潺潺流动的枫溪江。

  跨过彩仙桥,随即进入古镇景区——江对岸一片总面积为0.8平方公里的明清古建筑群。只见老石板铺平的街道、木结构的房屋门窗一路延伸,全长370米的青年街已基本修复完成。

  作为今年古镇改造二期工程的重头戏,青年街的改造涉及72户店面。87岁的梁杏芬坐在沿街的房屋一楼,向我们讲述记忆中的老街:“我家是做饴糖的,隔壁是米店,对面是酱油铺。”

  蔡炬桦说,不同于孝义路的新旧融合,这片核心区域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复原。青年街尽头,东西走向的管道铺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江对岸的古镇期待着在来年实现蜕变。平安特色小镇、诗歌小镇、文创小镇的创建丰富着古镇的内涵。

  从一条孝义路到一座古镇,从外观的改变到内涵的彰显,枫桥通过整治寻找新的发展动能,也让居民生活回到了景致中。(见习记者 施佳琦 通讯员 翁均飞)

永嘉屿北村

  永嘉屿北村

  整村置换“活化”

  “你们先在老村里转转,我把工地上的事儿处理完就过来。”走进永嘉岩坦镇屿北村,古村整体开发项目牵头人、岩坦镇人大副主席邵建军走路带风,与我们打了个照面就忙工作去了。

  搬运建材的工人、协调现场的干部,让这个本该悠闲寂静的千年古村,顿时显得忙碌起来,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步履匆匆。在充满节律的“叮叮咣咣”的施工声中,眼前的一切有序生长,这个沉寂许久的小村苏醒过来。

  2014年6月,永嘉县与上海世贸控股集团签订屿北古村整体开发协议,提出以“整村置换”模式,将村里的原住民整体搬迁到邻近新建的安置小区,随后再对这片古村落进行保护与利用,将其打造成文化旅游综合体。

  如今,项目已开工半年。老村整治、安置小区建造、村口旧民居提升,三项工程同时推进,屿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上“活化”之路。

  “我们的新房就建在这儿。”68岁的村民汪庆福指着安置房建设工地面露喜色。近几个月来,他每隔两天就忍不住要跑来看看。在这片100亩的土地上,5栋样板房已打好地基,正在建造地下室。“这是村里专门为我们存放农具和杂物而设计的,让我们能保持原来的生活方式。”汪庆福说,眼前的楼房正以7天一层的速度拔地而起。村里承诺:到农历新年,在建的5栋样板房就能结顶。明年底93栋具有唐宋风格的3层小别墅将全部建成。

  一堆堆木柴砍成同样长度,整齐地摞在家门前,裸露的窗棂被重新贴上美观的加固木板……65岁的村民汪益麒欣喜于环境之变。今年11月起,屿北古村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对老宅房前屋后的垃圾统一清理,对部分坍塌的明清石院墙修复重建,拆除旱厕和鸡鸭棚200余处,代之以一片片绿地。“为了让村民有更好的人居环境,每天都有30个工人加班赶工。”邵建军说。

  根据“整村置换”方案,汪益麒一家将分得一套约200平方米的新房,他在村口旧民居开办的“晴耕雨读”民宿,目前正进行外立面改造。“新村建好了,说不定还能开家分店呢。”美好生活已在他的规划之中。(见习记者 肖淙文 县委报道组 黄伯希)

编辑:徐光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