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寿林在编藤椅。记者 钱海飞摄
“一把藤椅若保养得好能用几十年,但编藤椅这门手艺不挣钱,年轻人都不愿意做啦。”7月15日下午,68岁的王寿林一边编着藤条,一边笑着对记者说道。
谈及藤椅,也许很多人会浮现夜晚躺在藤椅上乘凉数星星的场景吧,也算是记忆中的老物件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件颇有夏日特色的物件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做藤椅这门手艺,是斜桥镇三联村王家场的村民王寿林家中的“祖传技艺”。父亲就是一位有名的编藤手艺人,他从十几岁开始便跟随父亲学习竹藤编制,几十年如一日,其他艺人纷纷转行,让他的坚持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做一把藤椅花一两天时间
每天清晨五点半,王寿林便早早地起床,坐在自家堂屋里开工了。邻近村民路过,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坐在小凳子上低着头,专心致志地编织着藤椅。
堂屋的东边摆放着八仙桌,西边就是王寿林的“工作室”,只见他一手拿着挑刀,一手攥着长长的藤条,两只手不停地穿来穿去,忙活着编织藤椅的靠背,他已说不清有多少个日夜都是这样度过。
看似简单的藤椅,其实制作起来并不简单。先用竹子搭起骨架,再用细藤慢慢编织,制作一把藤椅,平均要耗费他一两天的时间。若加上点缀做得更精致一些,则还要更久。
“做藤椅最辉煌的时候应该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需求,我们还上门去做。”王寿林说。随着工业化加速,渐渐地,金属管材搭架子、塑料材质编织的“藤椅”遍布市场。人们开始有些闲钱,愿意装点家居,各种新形式的沙发、座椅兴起,也给藤椅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
其实,在沙发普及前,藤椅算得上是海宁人心目中最舒服的座椅了,以至于它成了经典的产品。曾几何时,海宁人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这么一把藤椅。尤其在农村,夏日夜晚吃过晚饭,一把藤椅一把蒲扇,邻居们聚在一起乘凉聊天,孩子们在身边跑来跑去,这样的日子总让人怀念。
坚守这门老手艺 直到做不动为止
早年,因为家中有农活要干,王寿林就在晚上和农闲时节编织藤椅。最近几年,承包的土地全都流转出去后,他才全身心投入到藤椅制作中。
在大众心目中,藤条是南方、雨林随处可见的植物,其实不然,王寿林使用的藤条,多来自东南亚。这多亏他有熟人,能够从广州帮他买来上乘的藤条材料,至于做骨架的竹子,则是他托人去山里购买的。
一直以来,王寿林坚持手工编织藤椅出了名,他也有了一批忠实追随者,近一点的就是村里的邻居,远一点的还有不少人专程上门求购,更多的人前来批发,带到市场上去销售。他并没有意识到,这门快要失传的手艺,如今其实是很“前卫”的文化——手作总是慢的,而这个时代,慢,是奢侈的。
回想起那个做藤椅火热的年代,先后有二三十人来跟他学习过编织藤椅的技巧。王寿林骄傲地说:“我那一儿一女的学费,都是他们暑假帮忙做藤椅,自己挣出来的。”
虽然自己的手艺可能赶不上工业品的速度,但是他相信,历经岁月变迁后,每根藤条中蕴含的心意,会随着时间沉淀下来。
如今,他的两个孩子都在城里安家,孙女也已初中毕业,老屋也就只剩下了王寿林和老伴。他一边编藤椅,一边照顾着老伴,两人相濡以沫,日子过得也算舒心。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村民们大都进城买了房子,由于房子空间有限而藤椅占地面积较大,人们对藤椅的需求也慢慢地减少了。同时,由于缺少对竹藤编制这门技艺的保护与传承,除了村中的一些老艺人还会这门技艺,没有年轻人对其进行传承与创新,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王寿林自己也说不清,究竟能把这门手艺活支撑到哪一天,但他心中有一份比藤条还韧的坚守。
“我的父亲从16岁开始编藤椅,一直做到了79岁。我也会坚持做下去,直到做不动为止。”说到这儿,王寿林的脸上绽放出了会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