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12日讯(通讯员 宋笑丽)自省、市部署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暨未来社区建设工作以来,湖州吴兴区坚持全域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并以太湖溇港县域风貌区为试点,率先打造“整体大美,吴兴气质”的共同富裕城乡新风貌。目前,相关项目已经全部开工,投资完成率90%以上,风貌区已初具成效。
加快品质提升 改善居住环境
太湖溇港水系系统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年历史,在详细了解整体情况后,吴兴对项目做了详细的规划和总体设计,以保证在建设过程中既能改善村容村貌、有效利用资源,又能挖掘溇港文化,保护历史资源。
在太湖溇港风貌区建设中,坚持通过“组团打造+专班推进”机制,抓好村庄绿化美化,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治水建路、改造提升村庄环境。建设6.8公里太湖蔬菜园游步道,打通水上环线1.5公里;鼓励在村域内边角空地栽花种草、植树绿化,形成“村庄周围园林化、村内道路林荫化、河渠公路风景化、基本农田林网化”的景观效果。
通过滨湖农市、滨湖数字乡村中心、新增停车位500余个等配套服务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升风貌区内村庄的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完善度,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并且统筹建成5分钟社区生活圈和30分钟辖区生活圈,保障民生服务全域覆盖,实现共同富裕中的品质生活共享。
提升传统产业 打造共富单元
“扎实推进风貌区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落实共同富裕实践,以促进产业升级和协同发展。我们聚焦‘三大差距’,启动实施《吴兴区推动缩小城乡差距三年行动计划》,积极统筹、多方发力,助推农业提质增效、农村富裕宜居。”吴兴区相关负责人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托丰富的太湖水系,吴兴着力通过建设吴兴溇港人家河蟹产业园,引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一下子带动周边太湖蟹养殖户200多户,辐射养殖面积11000亩,形成了扣蟹培育、成蟹养殖、饲料供应、产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有效带动1.6万名农民增收。举行“湖羊文化节” 、“滨湖大闸蟹丰收节”、“太湖溇港民俗旅游丰收节”等农事节庆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样板区功能业态,带动样板区经济增长,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成立湖州太湖溇港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策划了2条太湖溇港旅游线路,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转化。
聚焦区域特色 传承文化内涵
太湖溇港于2016年成功入选《第三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2019年入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成为南太湖一张金灿灿的文化名片。
自古以来,吴兴在太湖的滋养下,人文荟萃。为做好人文特色传承,项目开展前邀请江南水乡民居修缮专家到现场指导,对历史建筑进行系统的梳理,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通过保护性修缮,使古村整体展现出青堂瓦舍、粉墙黛瓦的江南水乡传统建筑风韵,吸引游客驻足流连。
盘活文化资源,注重历史传承,对太湖溇港的古桥、古村、古建筑和刺绣、水乡传统糕点制作等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组织专家挖掘历史古迹、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编制出版了《吴兴溇港文化史》。《湖州市太湖溇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条例》于2022年6月20日起正式施行,为保护、传承、利用好太湖溇港这一宝贵遗产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下一步,吴兴将继续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做好太湖溇港保护、规划、建设、利用文章,延续文脉,彰显特色。同时,发展民宿、农家乐、旅游、研学等乡村产业,让百姓在传承文化、参与体验中提升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