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5日讯(通讯员 傅薇萍)73岁的陈阿姨手挽着手带着91岁的王奶奶气定神闲来到了“幸福荟”古荡街道民生综合体便民服务室,这对母女俩是一同前来理发的。
“这里的磨刀、理发、缝补、修伞、修鞋等服务每周一次,无偿提供。我是周二通过微信预约的理发,这里理发师很负责,会推荐适合的发型,我妈妈2个月来一次,点名要找小蒋。”陈阿姨说。
陈阿姨口中的小蒋就是理发师蒋朝飞,目前在古荡街道辖区一家理发店担任发型总监,平常都是给年轻时髦的姑娘设计发型。第一次见面,古荡街道社会工作站走进辖区商铺招募资源,店长二话没说便爽快地答应下来,同时推荐了家住综合体对面的蒋师傅来服务,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希望帮助到有困难的老人。“每次来理发的有高龄老人、残疾人、进城务工老人,有些还是子女推着轮椅过来,在这里,体现了杭州作为大城市的包容,不论本地人、外地人一视同仁。”腼腆的蒋师傅话语不多,满地的白发见证了一天的辛劳。作为杭漂一族年轻志愿服务工作者的代表,他热血温暖,把1/7的青春奉献在了公益事业。
“现在磨刀师傅真不好找,家里刀钝了肉也切不动,我们对着一把菜刀犯了难。”嘉绿景苑的空巢老人朱阿姨说道。70岁的磨刀师傅周道玉租住在余杭良渚街道,每周三,老周便骑着“小电驴”带着一条长凳、一桶大大小小的磨刀石赶到综合体,“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得磨上三四十把刀,一把把刀具在他手上被磋磨得既锋利又耐用。“综合体有了磨刀服务可解了我们燃眉之急!”
付出与回报是相互的,老周与人沟通有困难,办银行卡,巷子口与汽车擦碰,社工得知当即赶到现场提供帮助,更通过多场进小区服务开展宣传,除了居民更吸引到辖区数家酒店经理瞩目,定期联系老周磨刀,按市场价结算,“我们做餐饮的,刀是易耗品,周师傅磨过的刀趁手!”老年食堂蒋经理说道。老周在杭州走街串巷十多年,按他的说法,在古荡有了遮风避雨的地方,也希望通过服务他人把路走得更宽,找到这门手艺的传承人。
据了解,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嘉荷社区退休助老员缝补师傅汪金叶,古南社区理发师龚敏、徐菊花,古墩社区鞋匠沈志龙.......作为便民服务的主力军或后备力量,一位位平凡的志愿者在自己的岗位上不计得失、团结协作,用双手撑起为民服务“暖心伞”。
从2021年7月至今,古荡街道社会工作站以幸福荟民生综合体便民服务室为据点,勤跑腿、广覆盖、促多元,深度挖掘辖区商铺、小摊贩、手艺人、退休居民力量满足人才需求;通过申报公益创投项目满足经费需求;通过能力培训、志愿积分、小组活动、总结表彰凝心聚力,便民服务活动实现工作日“每日一项”,定时定点,增加的是服务次数,换来的是老人的舒心安心。“围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要求,古荡街道民生综合体各项规划始终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聚焦群众身边的‘急难盼愁’问题,便民服务更要突出便利、便捷、优待、实用,要用老百姓最方便的形式办服务,把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将幸福写在老百姓心坎上。”社工站社工沈小英说道,截止日前该项服务已举办182场,服务1511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