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28日讯(通讯员 蒋伟)近年来,嘉善大云镇围绕项目建设、环境治理、村庄风貌、配套设施、产村发展、乡风文明六方面内容,全面推进美丽城镇建设。镇域内,拥有一个乡村级振兴学院,各村都拥有自己的文化礼堂。村集体最高年收入达到118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超4.5万元。其主要做法是:
注重项目建设,全面推进美丽城镇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是高标准编制规划与设计方案,走好美丽城镇建设的第一步。委托专业机构编制了美丽乡村风景线专项规划和四个美丽乡村创建村建设规划,规划中着重体现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生态,充分发掘出了村庄的个性和特色,提炼出特色鲜明、个性彰显的建设主题。同时委托专业机构编制景观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充分体现地域文化、彰显地方特色、体现乡土风情。规划与设计方案都经专家组会审通过并严格组织实施。
二是广泛听取民意,建设人民希望的民生工程。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广泛听取民意,项目申报需经过村民代表大会一致表决通过。对于村内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于村公告栏上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主动邀请村民代表参与项目验收并发表意见,代表的意见将作为项目验收的重要参考,直接影响到项目验收是否通过。
三是加强政府监督作用,建设人民满意的民生工程。为确保工程质量高质量完成,大云镇成立工程质量监督领导小组,项目验收时邀请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提出意见建议,严把工程质量验收关。对于项目工程台账资料不齐全、工程质量不达标、养护期内未进行有效养护的项目限期要求整改。
注重农村环境治理,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一是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持续推进污水革命。设立水环境治理专项资金,加大河道整治和污水治理资金投入。制定污水立管将阳台洗衣废水纳管排放的治理方案,彻底实现阳台废水纳管排放。美丽乡村精品点污水治理普遍都以纳管式和集中式处理,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建成拖鞋浜——下北港南一千米的美丽河湖。实现劣五类河道清零并完成污水零直排试点镇创建。
二是完善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秀美。成立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工作小组,实行环境整治工作考核连坐制度,定期展开全镇范围内的环境督查。创新环境排查方式,运用无人机无死角排查环境问题。加强各村环境自治水平,成立村美丽人居环境督导委员会,鼓励农户参与自治,听取农户意见建议,积极组织农户参与美丽人居知识培训。建立“五位一体”城乡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及第三方监管机制,实现镇域违建全域清零,国家卫生镇创建通过省级验收,点、定时垃圾收集工作及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现全覆盖。
三是持续开展生态环境排查整治活动,加快补齐生态短板。大云镇积极发动镇村干部、党员、微网格长、志愿者,汇聚整治力量,通过拉网式、地毯式排查,深入卫生死角,对房前屋后乱堆放、水环境等问题展开排查,将发现的问题上传至生态环境整治系统,将问题仔细分析,找出最优的解决办法,努力将问题整改到位,排除环境隐患。
注重村庄风貌提升,全面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
一是加大美丽城镇建设投入,营造美丽环境。全镇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全面推进美丽城镇环境打造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乡村立面改造投入,使新农村小区、自然村落的建筑风格和整体风貌协调统一。对村庄重要节点在“洁化、序化、绿化、美化、亮化”基础上进行高标准整治提升,通过植物配置、景观小品营造地方特色、彰显村庄韵味;适当设置休闲座椅、凉亭等设施。
二是广泛利用传统建筑和乡土材料,展现乡土文化特色。对丰钱桥、青云桥等古桥进行保护修复,对碉堡等古建筑进行景观利用,确立“自然、乡土”的总体理念。绿化上注重使用本土常见的香樟、桂花、红叶李等树种,既保持农村味道,又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三是逐步推进优美庭院创建,努力实现美丽庭院全覆盖。2012年开始,经过二轮“优美庭院”创建工作,大云镇已有缪家村、东云村、曹家村、大云村、洋桥村和江家村6个村通过市级优美庭院示范村,创建比例达到100%。2018年、2019缪家村、东云村和大云村成功创建县级美丽庭院标杆村。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
一是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平黎公路、花海大道、碧云路、云海路、温泉大道等主要道路完美串联,形成美丽乡村风景线环线;沿线经过拖鞋浜、曹家上下村和缪家新村三个美丽乡村精品点,环线内部云蝶路、迎宾大道二期等农村道路纵横交错皆与乡村风景线主要道路连通,实现农村道路“毛细血管”的互联互通。按照“洁化、绿化、美化、亮化”要求,打造3条美丽通道。村庄主干道、主要公共活动空间按照间距合理、质量保证的要求安装上美观的太阳能路灯。利用空闲地、公共空间,修建四个生态停车场(位),满足村民、游客停车需求。拥有两个农商银行金融服务点,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满足群众文化与生活的需求。大云镇下辖6村1社区,目前已率先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文化礼堂”普遍配套灯光球场和室内文体活动室。居家养老、综合服务、老年活动、社区卫生等各类便民服务设施配置齐全。成立全市首家远程医疗诊室——“云诊室”,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全国顶级医疗专家的服务。
三是建成乡村级培训基地,为本地输送“三农”人才。建成全省首家实体运营的乡村级振兴学院,成为大云镇乃至全县培养和输送“三农”人才的新高地。以高校的人才技术优势,助力打造缪家乡村振兴先进示范区、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先导区,筑造以农为本、三产融合的创新实践基地、开放式的乡村振兴基地和乡村振兴的东部引擎。通过校地紧密合作,为本地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配备“最强大脑”。
注重产村发展,全面推进美丽经济发展
一是引进新业态,打造云端系列品牌。1.做强云端花事。该项目是以东云村拖鞋浜为中心引进专业公司打造建设的云端花事,已形成以特色庭院花卉生产、销售、示范、体验为一体的“云端花事”花旅项目,在2019年实现产值600万元。2.做实云端农事。利用原有的旧厂房和周边农田、鱼塘、果园等资源,通过改造,建成一个以农事亲子体验为主题、以乡村田野为总基调,兼容景观性和游憩性的田野乐园。项目计划新增投资600万元,引进社会资本建设。目前已经开工,力争今年暑期建成营业。3.做优云端客栈。一期项目开发建设的民宿农家乐共有13幢,主要对镇域内的中端住宿餐饮市场进行补充,村集体每年至少可增加收入50—100万元。下一步打算收回经营权,由村和旅游公司合股成立的公司集体经营。通过加强营销宣传、强化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民宿、农家乐的知名度。4.探索云端电商。一方面设想与电子商务培训中心合作,开办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学校,为本地培训农村电商人才;另一方面计划建立一个统一的物流配送平台,整合当地所有的物流资源,统一物流市场价格,降低农村电商的物流成本。
二是创新增收机制,提高农民收入。成立农技专业合作社,构建“支部+专业合作社+党员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鼓励村民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使村民既当“地主”又当“员工”。推出家庭民宿项目,将村民闲置房间经村里统一以民宿形式经营。探索“薪金+租金+股金+保障金+养老金+经营性收入”的“六金”持续有效增收机制,让百姓过上美好生活。
三是加快推进全域土地整治,实现红利转化。通过开垦耕地、推进农房集聚、实施建设用地复垦等,全面推进全域土地整治,探索形成“一保四化”整治模式,在保耕地、保生态的基础上,实现结构优化、资源节化双轮驱动,产业美化、红利转化同频共振,高质量完成2500亩样板区建设,念活了土地经。截至目前,全域农田已完成流转14581亩,流转率达92%,全域农房集聚农户3552户,集聚率突破80%。土地整治一方面把农民从土地中解脱了出来,另一方面吸引了一批高质量现代农业项目入驻。村民增收的渠道更多元化,不仅可以在土地流转、房屋出租上获得收益,还能自己经商、打工,使村民年收入持续增加。
注重乡风文明的培育,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
一是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引导村民自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成立13支红云志愿服务突击队,定期开展红云志愿星期六活动,由镇领导班子带队,各志愿服务队分别前往重点地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文明宣传、文明行为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活动中向沿街商户及村民宣扬志愿者服务精神,号召商户及村民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是创新评创方法,加强群众参与。以“九星文明户”评创方法,撬动群众的力量。村民通过评创,在村内不仅形成了争做九星级住户的良好氛围,村民还获得了实打实的物质奖励,自主参与到村内环境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首创的群众工作“五步工作法”登上嘉兴日报获市委书记张兵批示,在全县推广。
三是挖掘各村特色,培育良好乡风。做深一村一品,大云镇各礼堂围绕“1+6”品牌体系在甜蜜文化统领下打造“勤和缪家”、“孝亲东云”“灵修曹家”等6个礼堂品牌,使各村礼堂呈现主题鲜明、百花齐放的状态,以满足百姓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定期开展“好家风”、“好家训”等评选活动,定期有约400位老人到文化礼堂接受“老年大学”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