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青田温溪镇:“港侨管事”念起了“枫桥”经

2019-07-31 14:48:35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张勇军

微信图片_20190731143634.jpg

  浙江在线7月31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张勇军)“凡是打电话叫你转账、汇钱的,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公检法部门不会以电话方式要求转账到指定的‘安全账户’,碰到这类电话一定要警惕。”……7月26日晚上,在高岗村,一群戴着“港侨管事”字样红袖章的志愿者们趁着大伙纳凉的间隙,走街串巷进行防电诈宣传。他们一路走走看看,遇到熟人停下来话个家长里短,了解邻里动态。他们就是刚刚成立不久的华侨志愿者队伍“港侨管事”的成员。

  据了解,“港侨管事”是由温溪当地侨领自发组织的志愿者队伍,“港”源于志愿者队伍起源地港头村,“侨”指华侨元素,“管事”即管闲事、管不平事、管困难事,包括本地基层社会管理和涉侨的海外“闲事”。该队伍以践行“枫桥经验”为主要目的,发挥华侨人头熟、地头熟的“熟人管理”优势,织就一张基层社会管理网,联通海内外,打造“枫桥经验”海外版,实现国内外矛盾实时了解、快速化解。

微信图片_20190731143643.jpg

  “港头片的华侨占了全镇华侨总数的近一半,其中,港头村又是整个片区内华侨人数较多的村,且外来务工人员多,加上此前社区调解基础较好,因此,我们选择在港头村组建这么一支队伍。”“港侨管事”成员、侨领徐灵珠介绍说,自己在葡萄牙时也参与当地侨团组织,在矛盾调解上有一定的“功底”,2016年回国后,也积极协助村里解决矛盾纠纷,得知成立“港侨管事”这一消息后,就主动参加了。

  记者了解到,自7月初成立“港侨管事”后,这支华侨志愿者队伍受到了村民的欢迎和支持,甚至有村民闻名而来。这不,两天前,村里的老徐和老王就专程来找“港侨管事”调解纠纷。

  原来,老徐和老王既是亲戚,也是邻居,由于老王曾因口头协议失信于老徐,导致两家人关系并不和谐。此次老王想要进行危房拆建申请,需要老徐的签署四邻协议,老徐担心老王再次失信于自己,要求老王写下一份书面承诺书,就此事,双方一直僵持不下。眼看着老徐月底就要出国,如若错过了这次,可能又要等上一段时间,于是,老王找到了“港侨管事”。“我们也是听说村里说,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一天就解决了,很有效率。”拖了数月的纠纷快速化解了,老徐和老王频频点赞。在“港侨管事”成立的短短20天内,队员们接连成功化解了2起矛盾纠纷。

  除了走街串巷开展宣传,化解纠纷调处矛盾外,“港侨管事”还承担起了治安巡逻员的角色,在较偏僻村庄走村入户巡逻,有效震慑不法分子,进一步延伸基层治理触角,让基层社会管理网铺得更广、更全面,让群众的更有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作为当地的老华侨,在做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我们有着优势,我们也应该好好发挥这种优势,用自己方式延伸‘枫桥经验’,这也是我们成立‘港侨管事’的初衷。”徐灵珠说,“港侨管事”的成立得到了县公安、侨联以及温溪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备了专职人员对接一些专业的知识,让他们更加专业、规范,无后顾之忧。

  “这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温溪派出所‘枫桥式’基层所队建设的延伸拓展,为华侨参与社会治理,践行‘枫桥经验’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华侨能参与其中,打响‘港侨管事’这张名片。”县委常委、公安局长颜华荣说道。

  如今,在村里经常能看到这些熟悉的背影,他们通过“走一走”掌握邻里动态、“认一认”熟悉村内情况、“看一看”发现邻里纠纷、“说一说”开展宣传活动……他们既爱管闲事,又善解纠纷。


编辑:徐光

相关阅读

城镇原创

积分兑换、红马甲“把守”……杭州转塘街道垃圾分类有妙招 西湖区转塘街道:法治围栏添彩美丽茶园 龙猫CUP2019滑步车联赛台州站激情开赛 来龙坞,体验“茶味”暑期 绍兴市整治办召开研讨会 巩固成果推进美丽城镇建设 实地体验杭州小区智能垃圾桶:看看高大上,用用不一定!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