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兴·海宁市
海宁出招帮低收入家庭增收
“我仔细数过了,足有3750元!”6月20日,海宁市斜桥镇庆云村低保户施建峰接过“大红包”后兴奋地告诉记者。当天是海宁低收入家庭资产性增收项目首期收益发放日,全市包括施建峰在内共有1767户低收入家庭分配530多万元季度收益金。拄着拐杖的施建峰今年47岁,患强直性脊柱炎已有十多年。3个月前,他从村委会得知海宁正在实施低收入家庭资产性增收项目,便与村(社区)、市农商银行、市财政局、项目主体签订托管协议,将自家拆迁安置的公寓房抵押,贷款15万元,入资海宁皮革时尚小镇项目,每年可获取10%的回报。“我算了算,扣除年终要缴纳的贷款利息,通过项目我家每年可以增收1.35万元。”施建峰说。
海宁从激活城乡低收入家庭资源性资产入手,按照自愿原则,鼓励低收入家庭以农村“三权”或公寓房资产等抵押贷款,每户可贷6万元至25万元不等,再由政府统筹,将贷款资金投资到国资公司等稳定收益项目。项目实施期为5年,每年由项目公司将贷款资金10%的收益权作为低收入家庭的固定收益。
项目还实行动态调整及缓冲式退出机制,若因其他收入增加退出低保、低保边缘家庭的,可继续享受一年收益。
嘉兴·桐乡市
桐乡率先与省级医院实现信息互通
近日,市民沈爱芬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就诊,继而回到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后续治疗。之前,沈女士了解到,刷卡后医生就可在区域健康档案浏览器,调取其在省人民医院就医的检查检验报告,无需再拿一大堆纸质报告。记者从桐乡市卫健局了解到,该局在省卫生计生信息中心支持下,成功接入浙江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这标志着,桐乡成为省内首个与省级医院实现信息互通的县(市)。今后,桐乡人可以查询省内16家知名三甲医院,包括放射、心电、B超在内的医技报告和检验报告。
据了解,随着医疗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深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已向公众逐步开放。今年初,桐乡市被省卫健委确定为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传输、质控的试点县(市),参与了省卫健委相关规范的修订。此次浙江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与桐乡市健康大数据平台顺利对接,实现信息共享互通正是基于这一试点。
据桐乡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11年,桐乡市就开始探索智慧医疗建设,到2014年,桐乡实现市域所有医院患者的检验检查报告、门诊记录等医疗数据的共享,2017年,逐步通过“健康桐乡”APP,向老百姓开放门诊住院就诊信息、检验检查报告等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