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许雅文)近日,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下称《意见》),向社会公开发布。这是我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三农”综合文件,是今年我省“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
据了解,《意见》在工作专班进行政策调研、综合研判“三农”短板、分析疫情影响的基础上产生。虽几经调整和完善,但始终坚持一条主线——农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同步”,要突破哪些瓶颈和难点,实现“同步”的抓手有哪些,“同步”要避免哪些误区,记者采访了相关负责人和专家。
补短板强供给
“《意见》是针对目标实现的焦点和难点提出的。”省农办秘书处处长葛永明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意见》全面安排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各项重点工作,坚持城乡同规同网、同标同质,补好和打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最短一块板”“最后一公里”。
“对浙江来说,‘同步’意味着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曾任省农办副主任的“三农”专家顾益康认为,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比较大,农村低收入人口比较多,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比较大,城乡教育科技和城乡居民人文素养的差距亟待缩小。
上半年,我省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4%,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意见》指出,要加大农民创业就业支持,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增强低收入农户发展动能,提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收入持续普遍较快增长。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徐旭初认为,“同步”在本质上是城乡融合发展。《意见》中除了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更要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意见》明确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设施建设好,更要维护好。为此,《意见》要求建立专业化、标准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将应由政府承担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费用足额纳入地方政府预算。
赋新能激活力
顾益康认为,要实现“同步”,就要补短板、赋新能、激活力、夯基础、强保障。
《意见》部署补短板的同时,强调树标杆,提出要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推进农村改革系统集成、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特别是提出我省要争当农村改革探路者、城乡融合模范生和乡村振兴排头兵。
“这些都是浙江‘传统优势项目’。”徐旭初分析,这不仅进一步夯实和提升了浙江的发展优势,更是抓住了带有时代性和趋向性的发展要素,是浙江面向未来发展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
“要实现‘同步’的目标,必须解决动能从哪里来的问题。”徐旭初说,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促进乡村数字化变革、构建“科技、资金进农村,青年、乡贤回农村”长效机制,这些都是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
要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就要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人才和科技返乡入乡。《意见》明确实施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支持青年、乡贤等人员创业,还要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申报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开展农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等。
赋新能,还在于推动乡村数字化变革上,加快数字技术在生产管理、产品流通、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领域的应用。徐旭初将数字乡村视为乡村振兴的新阶段、新形态、新引擎、新基座。
稳基础显特色
“同步不等于一个样,什么都一样。”顾益康说,城乡差别还是要有。他认为,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时代,乡村一定是引入了现代文明的乡村,同现代的生活方式相适应。以农房为例,应该是历史人文特点与现代文明生活相融合。
《意见》中围绕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提出了优化村庄发展空间、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化乡村五级联创、促进乡村特质发展等4条措施。
“促进乡村特质发展,开展设计下乡服务。”徐旭初认为:村庄要有规划,也要有设计,前者强调布局和功能,后者强调乡村风貌和肌理。无论是打造具有诗画江南韵味的美丽城乡,还是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都要因地制宜,尊重、还原乡村风貌。
城乡差别,还体现在农村有其特殊的功能。农业是“压舱石”,农村是“战略后院”,在稳固基础上,《意见》根据当前形势,把粮食增产保供作为一个重要部分来部署,提出要压实行政首长责任、大力扶持粮食生产、落实生产服务保障等举措。
围绕加强农业农村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升农村公共安全管理能力,《意见》提出了健全农村应急管理机制、严守农村生态保护红线、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紧抓农业农村安全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等5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