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东阳的古镇花灯即将重新亮灯

2020-04-20 09:09:16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胡芸 阮飞霞

  李宅花灯吸引了很多游客。

  李正云正在做拍拍饼。(照片由本人提供)

  浙江在线4月2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胡芸 阮飞霞)从东阳城区出发,沿310省道向东10公里便能抵达李宅。虽说早已是城东街道的一个社区,但李宅最绕不开的,还是古镇身份。

  花台门、庚楼、尚书坊、集庆堂……饱经600多年历史沧桑,这些老建筑都被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除了老屋之外,当地久负盛名的,还有一项传统民俗——花灯。可以说,这是每年春节李宅人给全省乃至全国游客准备的年味盛宴。

  最近,曾一度按下“暂停键”的灯会正计划重启亮灯。

  这几天,东阳市城东街道驻李宅社区分中心书记徐伟恒忙着和技术人员一起,对36组花灯逐一调试。

  更让人期待的是,占地4万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的花灯公园建设已进入深化和论证阶段。

  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打造成集花灯展示、非遗传承制作、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城市公园。

  古宅荷塘

  诉说600多年岁月沧桑

  夜幕低垂,月光在古老的厅堂勾勒出厚重的线条。倏忽,一簇鲜艳的光束撕开了黑幕,随即灯火通明,流光溢彩,无数的流苏风中飘摇,转动的彩珠闪烁不停……一盏盏花灯,仿佛在讲述过去的故事。

  李宅之名,直抒胸臆。

  五代时,一群李姓人士,从河南陈留南迁浙江建德。北宋时,迁居至东阳城南积庆坊,后分散至各地。明宣德二年,李沂(号毅庵)从东阳八都(前山、西宅附近)迁居蟾程,“因子孙发达,世代为官,以姓取名李宅”。

  也就是这一年,李氏族人初建花台门,三开间,中辟大门,前立撇山影壁,水磨砖砌筑,整体线条流畅,色彩瑰丽,一切都有着大家族的讲究。

  如今,门楼上仍悬挂“忠孝名家”匾额,门联镌刻“仰峨道德,此间邸第即龙门;阖辟大方,天下文章归凤阁。”

  历史悠悠的古镇古村落,都少不了一口池塘,李宅也不例外。

  穿过花台门再往西走,弯月般的池塘便是“蟾塘”。史书上曾有“雅特爱莲,蟾塘放荷灯,显其不淤志”的记载。1801年,蟾塘也迎来大放异彩的一天:为庆贺李氏宗祠竣工暨建村400年,村上张灯结彩,月塘上漂满荷花灯。

  古镇曾有怎样的辉煌?李宅有三处特殊的建筑:尚书坊、集庆堂和李氏宗祠,三者处于同一中轴线。打开宗祠和集庆堂的前后门,站在后堂中檐,便可穿越前厅、门楼、尚书坊,一眼望见月塘。

  相传,从尚书坊到集庆堂主轴两侧,原建有古民居10幢,东西各5幢,俗称“十台”,由盛极一时的李氏10兄弟仁、义、礼、智、信、恭、宽、诚、敏、惠居住。

  时移世易,这些过往都在历史长河中化为烟云。

  蝶变换颜

  在李宅过向往的生活

  2004年,李宅撤村变社区,成为城东街道集镇所在地。尽管毗邻东阳城区,曾经的李宅却“既不如村,更不如城”,沉寂良久。

  “城镇环境面貌差,房屋破旧、街道狭窄,违法乱搭乱建多,不少居民外出谋生。”城东街道党工委书记郭金刚直言,当地农业经济底子弱,工业经济及第三产业发展也无明显优势,发展陷入瓶颈。

  转折,始于2017年。

  当年,城东街道成为小城镇综合整治省级样板,李宅是整治重点区域。为补齐城镇发展的环境短板,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邀请中国美院规划设计,并配备统一风格的基础设施。

  在全面清淤基础上,将26口池塘串珠成链,引入天然山泉水。郭金刚介绍,街道从地面、水面、墙面、空中立体推进60个整治项目,让镇区环境与自然山水相宜,将花灯元素、古建元素融入整治中,精细化凸显李宅特色。

  另外,秉承“修旧如旧”原则,城东街道已累计投入3000万元,完成古建筑群修缮,修复14500平方米古民居古道,古民居立面提升32848平方米。

  李宅变了。多年在外的虞仁昌去年回到李宅,眼前一亮:道路四通八达,白墙黑瓦的民居鳞次栉比;黑臭暗渠变身清澈溪流;沿街开出许多特色店铺,年均游客量可达70~80万人次。

  环境是面子,改变还有里子。

  看中李宅的环境优势,周马剑去年在桂坡老街开了农家乐。400平方米的店面,装修古色古香,“环境好了,不用吆喝,客人自己就找上门来。”

  大量游客,也带旺了当地各类小吃生意。

  “灯会期间,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63岁的李正云是李宅拍拍饼第五代传人,做饼33年,见证了李宅脱胎换骨的变化,“以前一天做不上100个饼,现在旺季一天1000多个都不够卖。”

  花灯璀璨

  点亮新时代产业新城

  古镇风貌重塑,今年城东街道又创建美丽城镇省级样本,李宅亦是重点。

  美丽城镇,该如何勾画?

  郭金刚说:“城镇的竞争力,归根到底在于产业竞争力。”

  有着400多年制作历史的李宅花灯,2015年被列为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文化优势如何转为发展优势?2017年,李宅创建花灯小镇,外出挖人,成立全省首个花灯公司,由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完全控股,以此完成花灯的转型升级。

  2018年中秋,李宅第一次举办中秋花灯会,花灯公司承办,两百多位工匠参与制作,为期一个月共展出70多组形态万千的大型花灯,超百万游客前来观赏。

  直到现在,不少人仍津津乐道当时盛况:来游玩的车辆排了几公里,一家烧饼店一晚上能赚3000多元。

  “原先的荷花灯会只需要制灯工人,当下我们需要一支制灯、美工、设计、营销推广等专业团队。” 徐伟恒说,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队伍已初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运作,并通过“走出去”承接花灯展、与知名景区合作打造夜游景点,拓宽发展渠道。“去年,我们外出承接灯会布展工程达2800万元。”

  今年,城东街道专门邀请上海一家规划设计院编制花灯小镇总规划。

  新时代新的机遇,城东街道将不断深化“花灯小镇,产业新城”建设。作为全国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东阳市首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造就了李宅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在产业新城中,宗祠文化、民居文化、民俗文化等将串成链接人与城的文化纽带。

  未来的李宅,不仅是一座古镇,还有可以细细品味历史文化的诗和远方。

编辑:连晓佳

城镇原创

酱油工坊里做直播涮火锅 杭州河上镇百年酱园焕发新生机 萧山楼塔镇:吹响决战千年文旅古镇“集结号” 嘉兴南湖:枯枝落叶“变废为宝” 成就绿色生态 助力美丽城镇建设 刚刚 新市镇德清经济开发区首条镇区公交正式开通! 疫情之后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湍口人的回答想想都美 嘉兴桐乡大麻镇环境整治行动助力美丽城镇建设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