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刚刚落下帷幕,8月22日,我市召开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接下来我市将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为全市经济、城市和社会转型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化品质的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
为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嘉兴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全面提升对制造业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我市制定了《嘉兴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绩效综合评价方案》,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加大有效信贷投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金融改革创新,提高金融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三年时间实现股改企业1000家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实体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良好的金融环境。
嘉兴市金融办主任包毓琼认为,要服务好实体经济,需要积极规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对此,我市近年来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力求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据了解,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育上,上半年,全市新增股份制企业38家,股份制企业总数达到513家,新增上市公司4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48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4家,总数72家,其中8家进入创新层。
嘉兴市经信委主任卓卫明表示,为加快企业股改上市,我市提出了三年行动方案,在三年期间将实现股改企业1000家,实现准备上市企业200家,实现上市企业80家力争100家的目标。
“另外,我们将着力推进金融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加强政府性担保公司建设和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实现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加强支持力度。”卓卫明说,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全方位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力支持我市传统行业改造提升,为传统行业注入新的动力,加快转型发展;二是大力支持金融机构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让面广量大的小微企业来享受金融改革红利;三是大力扶持创新转型科技型企业,推进科技金融来服务实体经济;四是大力支持金融推进新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新业态、智能经济以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支持和发展,加快嘉兴创新转型步伐。
打造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
“嘉兴模式”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省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创建,不断完善科技金融体制机制,提升金融服务保障能力,截至6月末,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610亿元,比年初新增75亿元,占新增贷款比重13.8%。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总数达到15家,实现县域全覆盖。
作为我市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农行嘉兴分行一直是我市科技金融的“领头羊”。在专营机构建设上,2013年末,农行嘉兴分行在全省农行和嘉兴同业中首创科技支行,按照“专门定位、专营机构、专业团队、专属产品、专门流程、专项规模、专项补偿”的“七专”经营模式,积极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目前,农行科技专营机构已经实现我市全覆盖。
截至7月底,该行专营机构已服务科创企业356户,授信企业112户,授信金额8.69亿元,用信企业75户,用信余额4.21亿元,其中专利贷、股权贷等信用贷款43户,共计2.83亿元。
中国农业银行嘉兴分行党委书记李萌表示,接下来农行嘉兴分行将继续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对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将提供贷款、并购、发债等一揽子金融服务,针对中小企业继续提高服务积极性,降低融资成本。与此同时,在信贷支持的基础上,引进农行总行农银国际1亿元创投基金落户嘉兴,积极探索投贷联动的模式,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
据了解,接下来,我市还将出台《嘉兴市深化创建省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行动方案(2017—2018)》,力争到2018年,基本形成全流程、全覆盖的科技金融组织体系,银行业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到800亿元;科技型企业“新三板”挂牌总数达到50家,科技型企业实现上市达到50家;努力形成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嘉兴模式”,争创全国第二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