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教育就业 正文

海盐企业积极参与科技成果引进活动

2017-05-24 09:42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朱鑫 通讯员 蒋正祥

  近日,记者从县科技局了解到,在省科技厅春季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上,海盐企业顺利购得新技术,为企业生产继续添砖加瓦。近年来,海盐企业通过科技成果竞价、校企合作、院士工作站、网上技术市场等渠道,多方位构筑“引智”网络,不断引入科技成果,创新热情高涨。

  随着海盐县“415”工业战略的打造,新兴产业发展蓬勃,产业集聚力不断增强,但面对经济新常态,不少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遭遇到“成长的烦恼”“转型的阵痛”,开发技术供给渠道、提升创新能力显得更为迫切。

  据介绍,此次竞价(拍卖)共有109项科技成果,最终我县企业嘉兴市光泰照明有限公司拍得了杭州慧阳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的“玻璃孔径检测仪器”项目,以70万元成交。

  “早在拍卖会举行之前,我们企业内部就召开了会议,确定购买对象,并评估了技术成果的适用性。”光泰照明董事长朱忠明告诉记者,杭州公司的这个科技成果能有效提高产品检测效率,节约人力,促进企业“机器换人”进程。

  据悉,“玻璃孔径检测仪器”项目测量数据精准,且速度快,每分钟可测量600件并自动筛选出不合格品,自带计数功能,且具有自动取放、自动包装功能。该设备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适用领域为所有玻璃制品孔径检测,可以在多个领域产品生产上运用,全自动智能化检测,大幅减轻生产劳动力,提升效率和精准度,针对年产6000吨玻璃产品(小件)的企业一年可以节约劳动力成本350万元以上。

  除了光泰照明,此前海联锯业、伟博化工等海盐企业也曾“一掷千金”血拼技术拍卖市场。另外,记者了解到,通过借智高校战略,海盐县创新环境不断改善。为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全县产业转型升级,海盐已与上海、杭州等地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引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在全市首创设立“1+X”技术转移工作站,将工作站作为校企技术交流、县域柔性引才的重要平台,撬动产学研合作新支点。仅去年一年,全县共开展科技对接活动20余次,产学研合作签约项目达40项,累计合同金额5238万元。

  同时,以活动促合作,积极借力高校资源引导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传授目前行业领域最新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要求,引荐学生来企业实习和就业,企业创新蔚然成风,科技人才红利不断显现。

  去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海盐“1+X”技术转移工作站科技大使王利军教授申报的“磷化渣综合处置新工艺及生产线项目”获“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创业类B类领军人才项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海盐“1+X”技术转移工作站教授与海盐新跃电器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项目荣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海盐县去年还出台了《海盐县科技强企若干政策意见》,明确规定对产学研合作中引进的技术转移工作站,每年给予5万至10万元补助;对以合作研发、委托研发或引进购买技术方式实施的产学研项目,按外协经费20%资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据统计,目前,海盐县已有40余项校企合作项目实现产业化,比例达到50%以上,随着海盐企业下一步的技术升级部署,“创新引擎”动力将更加澎湃。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