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9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叶锡挺 记者 黄玉环 通讯员 吴邱晨)脏乱差减少了,公园湿地栖息地多了,乡村变美了,产业布局合理了……“三改一拆”开展满五年,浙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年一轮回,2017年是“三改一拆”第一个轮回的收官年,大部分县市已经开始或已经完成拆后利用工作,城镇样貌已经大大提升。
记者在今天上午召开的浙江省“三改一拆”工作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7年,全省共拆除违法建筑43.5万个,2.7亿平方米,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80%。
2018年开始,浙江省的“三改一拆”重点将进行交通枢纽桥下空间的利用,农村新建住房审批将更为严格。另外,城中村改造将有大进展,现状建成区范围内城中村基本完成拆迁,完成城中村改造815个、23万户。
之前都做了些啥?
“脏乱差”变身成城市栖息地
“拆”是为了更合理利用,浙江的“三改一拆”,边拆边利用。省建设厅副厅长、省“三改一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沈敏介绍,自“三改一拆”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已累计拆除违法建筑8.99亿平方米,累计进行“三改”13.93亿平方米。
“‘三改一拆’为浙江稀缺的土地资源腾出了100多万亩。这些土地除了用于公园建设、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完善,还有一小部分安置拆迁户,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为很多产业项目腾挪出了空间,对浙江经济转型起到了积极作用。”沈敏说。
白洋河改建后的湿地公园
“三改一拆”拆后利用的项目去年明显增多。去年,嘉兴海盐县白洋河湿地公园四期全部建成对外开放,记者去年10月来到这里时,有不少居民在公园内散步,成群的白鹤飞来飞去。
时间回到5年前,记者来到白洋河是因为附近居民的投诉,那时的白洋河还是“黄河”,鱼虾死绝河道臭味难近。海盐县武原街道 " 三改一拆 " 办主任褚恩东告诉记者,“三改一拆”开展以来,关停了园区内 69 家固废企业。
经过5年的拆、建、用,整个白洋河公园成了一个可观可游的生态湿地公园。
违建拆了之后是为了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幸福感,合理的利用拆后土地资源,是“三改一拆”的重要抓手。记者了解到,“三改一拆”腾出来的土地资源,有很大一部分用于休闲栖息地建设,据不完全统计,“三改一拆”启动以来,全省拆后利用新建的公园、湿地大大小小有300多个。
此外去年,很多县市、乡镇的入城口有了变化,这主要得益于浙江在全省范围内创建100条省级精品道路和100个省级精品入城口,推进“两路两侧”“四边三化”向纵深发展。据介绍,截止去年12月底,全省完成“四边三化“重点问题整治2031个,完成率达到了98.4%。
改造城中村“拆”出新面貌
“城中村改造和其他的拆违不一样,涉及到50多万户家庭。”在谈到城中村改造工作时,沈敏坦言,城中村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它好像一张张牛皮藓,牵绊着城市的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根除它需要大量的资金。
城中村改造到底有没有必要?去年,杭州著名的夜宵一条街白沙泉,摇身一变,以“并购金融小镇“的新面貌示人。
改造后的白沙泉变身并购金融街区
违章建筑、危旧房、占道经营、电线如蜘蛛网般错综复杂……和其他城中村一样,原来的白沙泉曾经是知名的夜宵一条街,也是一副脏乱差的姿态,垃圾成堆,安全隐患很大。
2015年下半年,白沙泉开始了城中村改造,共拆除3.5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紧接着,危房改造、外立面整治、公建配套提升…… 如今的白沙泉,取而代之的是青、白、黑三色配搭的漂亮小楼,鹅卵石游步小路环绕其间,整个白沙泉散发着郁郁葱葱的绿色气息。更重要的是,产业变得高大上了,这里成了杭州金融副中心,这样的变化,杭州还有好几处。
或产业更加合理,或新辟商业中心,或成住宅区,2017年,全省848个城中村蜕变,23.68万户家庭住进了新房,原本城市的顽疾成了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城中村改造这块难啃的骨头在去年有了很大突破,“无违建县(市、区)”创建也加快了步伐。截止目前,全省共创成“无违建县(市、区)”6个,“基本无违建县(市、区)”27个,“无违建创建先进县(市、区)”37个。
“目前省政府组织了3个考核验收组,对2017年度申报创建‘无违建县(市、区)’和‘基本无违建县(市、区)’进行考核验收,对去年‘无违建县(市、区)’进行回头看。”
今年要做什么?
桥下违建拆除建公益性项目
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全省今年“三改一拆”将有新动作。除了巩固和推进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三改一拆”将重点改造和利用高速公路和高铁下的桥下空间。
桥下空间整治将成为2018年浙江“三改一拆”的工作重点
为什么要关注这块?“这块空间很特殊,属于交通部门看不见管得着、地方政府看得见却管不着的区域。”沈敏说,“之前接到群众的投诉和不少政协委员建议,我们实地勘察后发现,桥下空间违章、污水遍地,安全隐患非常大。”
因此,我省“三改一拆”将重点整治这一块区域,怎么整?“这块区域比较特殊,无论是拆还是利用,都要保证交通运输安全的前提下开展,规划和沟通是今年重点要做的。”
据悉,这块特殊的桥下空间未来的利用将遵循公益性的原则,建停车场、健身场所以及公园为主。
桥下空间利用管理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杭州萧山区已经试点一年,“未来,将打造一批具有本地特色、服务本地群众的桥下空间利用项目示范点。”沈敏告诉记者。
消灭城中村基本完成拆迁
今年,城中村将会有新的进展。记者在会上获悉,2018年,浙江计划实现现状建成区范围内城中村将基本完成拆迁,完成城中村改造815个、23万户,其中拆迁改造城中村700个、16.5万户。
据介绍,今年的城中村改造将坚持能拆则拆、能快则快、能货币则货币,加强规划设计,加强拆后利用,弥补历史欠账。
城中村改造在杭州、宁波等地已经有了很好的样本,完成改造后的区域基本都成了城市的新地标,然而,各地的经济状况不同,资金缺口还是比较大的,这个问题今年也有新的应对措施。
“省级层面,很多地方符合棚户区改造的政策,可以作为长期融资贷款,不纳入政府贷款。另外,城中村改造工作已经与国开行、农发行、建行浙江省分行签订70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这些资金将为城中村改造提供保障。”沈敏介绍。
农村建房有新举措
浙江的“三改一拆“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关于还要不要继续的问题,这次发布会上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沈敏说,从今年开始,源头上控制违建将是重点,新增违建零容忍“很多违建都是后面新出来的,不能拆了又建,建了又拆,等到不敢建违建了,‘三改一拆’才算结束。”
记者了解到,很多违建都出现在农村,这是由于之前审批和审查制度不完善有很大关系。今后农村建房要带方案审批,不能含糊报批,施工过程中必须挂牌,标注建房的规模,“不能报3层建5层,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要有审查,源头管控必须要前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