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村民分得“煞清爽” 富阳农村垃圾分类的成功秘诀是啥?

2019-07-24 09:15:45  来源: 记者 何芳芳 通讯员 汪澄宇

全村有45个这样的其他垃圾投放点

村民家里的易腐垃圾桶不套塑料袋  

  垃圾分类到底难不难?每个人的看法大概都不同。

  事实上,富阳广大农村已经初步建立起“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置模式,鹿山街道汤家埠村作为典型,多次被上级媒体报道,迎接各地考察团成了村干部的日常。

  近日,本报记者去村里暗访,探一探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是否真如报道所述那么到位。

  下午1点半,记者来到汤家埠村,随机走进一户开着院子大门的人家,家中只有女主人刘女士。一听来意,她热情地将我们引到厨房,指着一只绿色的垃圾桶说:“这是村里发的用来放厨房垃圾的桶。”桶里只有水果、蔬菜垃圾,没有其他混杂的垃圾。

  她又拿来另一只圆形的垃圾桶:“这是我自己家的桶,放其他垃圾。”这只垃圾桶套着黑色塑料袋,但易腐垃圾桶不套袋,因为村里要求易腐垃圾直接入桶,以免收集时混入塑料袋。

  刘女士说,她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易腐垃圾桶放到院子门口,村里的保洁员会统一收集,送往资源化利用站集中处理。如果放晚了,当天的垃圾就不能倒了。“冬天还好,夏天垃圾没法不倒,所以每天起来这第一件事不能忘。”

  至于其他垃圾,由村民自己投放到不远处的定点投放点,不限时。全村共有45个其他垃圾收集点,点桶对应。

  记者又走访了两户,一户是叶阿姨家,老两口自己住,垃圾不多;另一户是陈奶奶家,常住6口人。两家同样是两个桶,一个是村里发的绿色桶,专放易腐垃圾;一个是自己家的,放其他垃圾。纸盒子、塑料瓶等垃圾则囤起来,等富伦生态有限公司的回收车每周三来村里时一起卖。

  查看随机抽取的3户村民家的垃圾桶,干湿分离做得都很到位。他们说,已经养成习惯了,分起来不难。刘女士说,有时候坐在客厅里懒得站起来扔果皮垃圾,会一并扔进其他桶里,但睡觉前也会专门挑拣出来,分开放。

  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汤家埠村党委书记陈昂说,他们从2017年初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刚开始大家都不看好,觉得非常难。这是一个大村,常住人口加外来人口,实际居住户数有1200多户,人口近5000人。但还是要试试看,他们招募了村民志愿者60多人,按网格分组,每天上门手把手教。从分不清到自觉分,村民的意识逐渐加强,如今全村每天平均收集易腐垃圾一吨左右,冬天相对少一点。

  陈昂说:“我不敢说我们村做得很好,但有两点是值得自豪的。第一是易腐垃圾不套塑料袋,1200户每天一个袋子,这样一年就节省了40万个塑料袋,大大减少环境污染;第二是一年多坚持下来,村里沟渠池塘水质明显变好,不管走到哪里,水都很清澈。”

  可以说,汤家埠村“垃圾分类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陈昂认为,这项工作没有止境,必须常抓不懈,“如果说我们有一点经验,那就是坚持,8个收集员风雨无阻,每天上门收集易腐垃圾,一天都不能断”。

  村妇联主席章彩霞具体抓这项工作,她说,到今天志愿者仍在发挥作用,“我们不定时地要上门检查,看看有没有哪户人家存在困难,或者思想上的反复”。有的村民因为某些矛盾,会迁怒到垃圾分类上,故意不分类、不投放,收集员上报后,村干部就上门沟通。

  富阳农村垃圾分类的成功秘诀

  按照浙江省、杭州市工作部署,富阳自2014年起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村项目;2016年、2017年则以整乡镇模式推进18个乡镇(街道)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已覆盖全区19个乡镇(街道)、199个行政村。

  当前富阳农村基本采取厨余垃圾上门收集、其他垃圾公共投放的方式进行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工作,自项目运行以来,共处置厨余垃圾6000余吨,出肥1500余吨,日均厨余垃圾处理量达20吨,垃圾减量及资源利用效果初显。2018年,富阳区获得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优胜县(市、区)”称号。其中,个别乡镇的亮点做法成为省示范典型。

  万市镇秘诀:

  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村民奖励有章可循

  万市镇在实际推进中发现,农户垃圾分类工作的好坏缺少评价平台,无法形成激励机制。镇干部积极探索,与浙江延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出资50万元,自2017年2月起开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卫生保洁智能化数字化长效管理系统。

  该系统自2017年6月起使用,在每家每户的垃圾桶上贴上二维码,保洁员通过扫码收集分类后的垃圾为农户打分,并配套奖励政策鼓励村民垃圾分类。试行半年后,取得明显成效,至今该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超过180吨,垃圾分类收集率、投放率均达70%以上,该创新被省农办推介为全省农村垃圾分类20个经典案例之首。

  灵桥镇秘诀:

  提高可回收率

  为村民产生经济效益

  灵桥镇自去年12月底,引入资源再生企业——富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全镇可回收垃圾前端收运、末端处置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镇划分为47个网格,每个网格配置一个收集点,富伦公司配置2名收集员和1辆封闭式收集车,每周一次固定时间到47个点位上进行回收,收集员对每一位群众带来的可回收垃圾进行称重,按照品类定价(略高于市场价),现场支付现金购买,极大鼓舞了当地群众。仅4个月,该镇日均回收低附值可回收垃圾3吨,月收集量达到100吨,按照1400元/吨(7毛一斤)的回收价格计算,垃圾分类参与者每月可直接获利14万元,全年获利168万元。

  鹿山街道秘诀:

  完整的分类收运处置体系

  基本达到应收尽收

  鹿山街道8个村(江滨村整村搬迁除外)每天厨余垃圾处理量达到5吨,其中汤家埠村每天分出1吨的厨余垃圾,基本达到了人均厨余垃圾量理论峰值(人均每天产生1.3公斤垃圾,其中约30%是厨余垃圾)。而且,各资源站点处理后的肥料供不应求,被广泛运用于美丽庭院绿化种植,群众分类热情高。从结果看,该街道垃圾分类工作实效显著。

  鹿山街道从汤家埠村试点开始,不断查找问题,总结经验,摸索出一套垃圾分类工作管理经验,并逐步在全街道各村进行推广。目前建立了47人收集员队伍,构建了完整的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并对每个收集员每天的收集量进行称重记录,在每个站点进行公示。行政村每月的垃圾分类工作和环境卫生状况进行排名公示,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垃圾分类工作的长效进行。

  春建乡秘诀:

  取消公共投放点

  提升村庄环境

  春建乡取消了众多垃圾公共投放点,每日定期上门收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装运、分类处置,实现了村庄环境卫生大提升,创造了富阳垃圾分类新模式,更让垃圾分类成了提升村庄环境的原动力。

  取消公共投放点后,带来了三大好处:一是暴露在公共场所的垃圾桶少了,避免了垃圾桶的视觉污染,降低了垃圾桶维护更新成本;二是村庄环境空间利用率高了,更多的村庄道路空间用于绿化美化,避免因垃圾桶摆放造成地面污染和影响行路安全;三是保洁压力和垃圾清运压力小了,不会造成垃圾裸露在垃圾桶外的情况,减少了病虫害、蚊蝇滋生,维护村庄环境健康。

  垃圾分类不妨依靠“熟人社会”

  采访在沪富阳人,抑或暗访农村垃圾分类,最终都是希望为推进城区垃圾分类工作找到一些管用的法子。

  富阳城区垃圾分类工作有没有进步?有。可是,相较于硬件设施的投入,这些进步太慢了。大部分小区里,4个分类垃圾桶的结局“殊途同归”,居民扔垃圾依然混作一团,垃圾桶旁依然气味难闻。去年开始要求先行的机关事业单位里,抱怨声大于执行力,表率作用难以发挥。有抓手的场所尚且如此,开放式小区、各类经营场所的垃圾分类情况就更差了。

  为什么城区垃圾分类难?回答这个问题时,不妨先总结一下上海和富阳农村垃圾分类的经验。我以为,经验千万条,核心的核心只有一条——专人监督。说直白了,就是人盯人战术。

  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具备生活常识的人都会分,问题是有没有这个动力或压力去分。

  上海采取定时定点投放,每天两个时间段,每户人家的垃圾袋都要解开检查,分不对的罚款。如此政策下,谁还分不好?

  农村保洁员上门收集,谁家的桶谁家领,分不好一清二楚。有的村网上评分,有的村上门督促,总之都是“三对六面”,再不配合分类,面子上都挂不住。

  如此人盯人,一两年坚持下来,习惯养成了,流程固化了,垃圾分类也就成功了。

  人盯人说起来容易,哪来这么多人?这就是考验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时候了。分析农村经验,曾被认为代表落后人际关系的“熟人社会”在这里被赋予了新内涵,“要面子”内化成文明自觉的动力。分析上海经验,从上门宣传、定点值守到“翻袋”纠错,好习惯养成离不开志愿者的付出,居民正是看到志愿者的辛苦,因此变抵触为配合。

  所以,“人”盯“人”,这两个“人”都是广大老百姓,而非“工作人员”盯“百姓”。只有发动社会各界力量,让所有人参与其中,投身其中,使各个小区点燃自治共治的热情,垃圾分类推进速度才能加快。

  此前报道过的大家·悦墅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有成效,正是得益于建立了一支居民志愿者队伍,党员和热心居民带头参与,普通居民被不断“洗脑”,垃圾分类越来越“拎得清”。

  根据规划,2019年起,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要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既然迟早要做,迟做不如早做,富阳要赶紧行动起来,找到扎实有效的方法,借鉴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垃圾分类这件民生大事做实做好。

编辑:潘洁

城镇原创

王坛镇上王村:绘美秀丽山村 共创美好生活 垃圾分类新风潮!西湖区餐饮行业在行动 邀企业代表共话“民生账” 前进街道办了场民生议政会 联合供销社打造一县一品 汇聚长三角探索渠道升级 余杭区瓶窑镇党委书记吕复春:用良渚文化扮靓美丽城镇 国网浙江电力:用“最炫”科技应对供需紧平衡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