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骐的工作照(资料图片)
编号10001博士学位证书
近日,“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在琳琅满目的展品里,陈列了一张特殊的学位证书——这张编号10001的学位证书,见证了我国博士生教育从无到有的历史。
而它的主人——新中国第一位博士马中骐,是余杭人。
由钱三强签发,博士学位证书编号10001
“骐”者,千里马也。马老的一生,没有辜负家中长辈给他取的这个名字。
马中骐,祖籍余杭,1940年生,成长于上海,求学于兰州、北京。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马中骐考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生,1982年获得中科院数理学部博士学位。马中骐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三次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4-2005年度王淦昌奖。
马老说,他的求学路并非坦途,文革10年耽误很多宝贵时光,后来险些不能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1978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高等学校1978年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安排意见》,决定正式恢复招考研究生。但遗憾的是,第一次发布招生通知时,报考人员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而当时在兰州大学工作的我已近38岁了”。
但转机很快来了,全国科学大会3月在北京召开,“科学的春天”到来了。“不久后就发了通知,研究生报考年龄放宽到40岁,这让我喜出望外。”
马中骐的家人给予他的学业最大的支持。“那时候我的儿子和女儿都不到十岁,妻子也是兰大物理系教师,我只身一人到北京深造,抓紧所有时间专心科研。”
1981年,全国人大通过学位条例,确定我国设立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教育部决定率先在中科院各科研院所和中科大、复旦大学等高校设立博士试点,培养中国首批博士。
1982年2月6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行博士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主席是“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院士,这是我国举行的第一次博士论文答辩。
马老回忆说:“我由于有过从教经历,这次答辩进展顺利,没有一点紧张。七位答辩委员现场进行无记名投票,一致认为我的论文是一篇高水平的博士论文。是年3月4日,时任中科院数理学部主任的核物理学家钱三强院士为我签发了博士学位证书。”
“证书留给国家博物馆是最好的纪念”
2005年,马老正式退休。如今的他,手机、微信等都玩得很溜,每天还坚持游泳600米。电话采访马老,话筒那一端思维敏捷、话语爽朗——
“我祖宅原在余杭临平赵家弄,现在90多岁高龄的婶娘和三位堂弟都生活在临平。这些年我时不时会回老家看一看。临平近年变化太大了,道路四通八达,高楼拔地而起,都快不认识了!”
马老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科研和教学,累计发表了两百余篇学术论文,中、英文著作多部。年近80的他目前还在孜孜不倦地撰写新版著作。“恢复高考、恢复研究生考试、建立学位制度,这一系列重大改革和好政策给一代人的命运带来了曙光。我们这一代人正是有了这样的机会,才能继续读书、深造,才能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今年6月1日,他将博士学位证书和1991年获得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等证书全捐赠给了国家博物馆。马中骐说,证书是那个历史阶段的标志,把证书留给国家博物馆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