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境安民富新画卷 诸暨枫桥镇深化“枫桥经验”纪事

2018-06-16 08:29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李 攀 诸暨日报记者 翁均飞 通讯员 孟建阳 张幼华

  编者按:本专栏今起推出“营造环境”系列,关注我省进一步发挥环境优势,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首篇介绍诸暨枫桥镇深化“枫桥经验”、建设平安浙江的生动实践。

  浙江在线6月1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李 攀 诸暨日报记者 翁均飞 通讯员 孟建阳 张幼华)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是习近平同志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也是浙江省委2004年作出建设平安浙江重大决策以来的第14个年头。从“枫桥经验”到平安浙江,浙江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切实解决好,走出了一条和谐稳定、民富境安的发展之路。 ——题记

  青峰叠翠,溪流回转,夏日里的古镇枫桥风光旖旎。“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600多年前,隐居于此的枫桥先贤王冕写下《墨梅》,让世人望见了一个人文荟萃、名士辈出的江南水乡。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55年前,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一跃成为全国综治战线上高扬的一面旗帜。

  岁月不居,“枫桥经验”常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枫桥经验”愈加枝繁叶茂,焕发出勃勃生机: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拥抱网络时代,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手握两张“报表”,民安民富齐头并进。

  再入古镇,一个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新枫桥跃然眼前。

  法相随 善治来

  多元共治育新风

  温度计的水银柱“爬”到了33℃的刻度,走进枫桥镇派出所“老杨调解中心”,更热了。一大堆人围着杨光照,扯着嗓子表达各自的诉求,老杨的白衬衫很快被汗水洇成了半透明。作为成功化解过1600多起纠纷的“金牌”调解员,这次他似乎遇到点小麻烦。

  记者凑近一听,原来是一家保洁公司的垃圾清运车刹车突然失灵,一名员工跳车避险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后死亡。事故责任该如何界定,赔偿款该怎么算?双方各执一词,吵红了脸。

  眼看着调解陷入僵局,老杨喊来了“外援”——枫桥调解志愿者联合会、律师工作室等共同参与纠纷化解。 (下转第三版)

  民警、律师从法律关系上分析各自应承担的责任,老杨则从情感角度进行劝解。短短几个小时,双方便达成了和解协议。

  今年4月,枫桥镇以公检法司力量为基础,整合各方资源,吸收社会力量,组建成立了绍兴市首个联合调解中心。老杨现在多了400多位帮手。

  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解开“千千结”,这种神奇的力量恰恰是“枫桥经验”的根源,也是其魅力所在。红枫义警、枫桥大妈、枫桥乡贤联合会……如今,枫桥活跃着50个大大小小的社会组织,这支5000多人的队伍在治安巡防、矛盾化解、社区矫正等领域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透过多元共治体系,我们看到了新时代枫桥人的智慧——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内消矛盾”,最终以法治“定分止争”。

  今年,枫桥镇建成绍兴市首个高标准规范化的公共法律服务站。法律援助是公共法律服务站的一大特色。枫桥镇司法所所长季华慧告诉记者,以后凡是涉及法律援助方面的案件,群众不用自己跑腿,都可由村代办员代办。不久前,一位70多岁的老人因子女不肯尽赡养义务而申请了法律援助,村代办员将相关情况报告移交至公共法律服务站,服务站工作人员后续跟进,完成调查取证等工作,并到市援助中心为老人申请了律师,目前案件已进入诉讼阶段。

  一手抓平安,一手抓法治。今年1月至5月,枫桥镇调解各类矛盾453起,调处率100%,成功率98.2%。

  互联网+智能化

  公共服务不缺位

  在枫桥蹲点采访期间,记者遇到了一批又一批来自省内外的“取经团”。对“枫桥经验”,他们并不陌生,“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等朗朗上口的“口诀”,几乎人人都会念。如今,讲解员会带着他们走进镇综合信息指挥中心,“现在我们还有一句‘口诀’,叫服务不缺位!”

  指挥中心闪烁的大屏幕上实时记录着8万多枫桥人的“喜怒哀乐”,操作员李奕锭目不转睛地盯着每一条滚动的民生信息。“枫一村村民张大伯常年患病,请求帮扶。”枫一村网格员楼赵勇上报的一条信息引起了她的注意。轻点鼠标,这条求助信息很快流转到村干部和乡镇民政部门负责人的手机上。两天后,网格员反馈,2000元救助款已经送到困难户手中。

  得益于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枫桥镇加快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逐渐破解过去县乡断层、条块分割等基层治理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实现了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等功能的整合。这个平台线下活跃着189名全科网格员,他们的职责从过去单纯的风险防控,扩展到如今的安全隐患排查、政策法律宣传、违法建筑监管、重点人群走访等各类公共服务领域。

  在枫桥镇党委书记金均海看来,平安浙江建设追求“大平安”,不局限于治安好、犯罪少,更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枫桥镇如今每月定期发布的“平安指数”,由刑事报警数、治安报警数、空气环境指数等十项指标构成。

  “平安”的光圈变大了,问题的对焦却更精准。枫桥依托“互联网+”,提升社会治理的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实现社会治理线上线下融合。

  前不久,枫桥镇启动“互联网+”惠民服务平台。打电话或扫二维码,平台就会将群众的服务需求派发给相应的专业人员,普通订单30分钟内响应,当天上门服务;紧急救助1分钟内受理,5分钟内落实跟踪回访。从今年6月开始,这个平台的服务范围扩大到全镇所有行政村,服务时间也变为24小时全天候。

  社会安 百姓富

  平安小镇新梦想

  夕阳西下,漫步在枫桥古街,一路景观小品郁郁葱葱,古韵新姿交相辉映,孕育中的平安小镇已初具雏形。在省委的直接指导下,枫桥镇计划通过平安建设大提升、基层治理大提升、富民强镇大提升、美丽城乡大提升与和谐文化大提升等“五大提升行动”,将枫桥镇建设成为全国社会治理示范区和平安浙江特色小镇。“未来,我们不仅要生活得更平安,还要生活得更幸福。”在枫桥人描绘的未来图景里,这里将是一片安居乐业、创富筑梦的新天地。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枫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纺织、服装、汽配等支柱产业名满省内外。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枫桥淘汰了一大批落后产能,集镇活力一度渐渐下降。枫桥人时常沉思一个问题:平安还能带来什么?

  时间给了他们答案。

  今年,57岁的周尚华回到了故乡枫桥,这位做木匠起家的乡贤此番带回了一个大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的杭派服饰产业基地。这次回归,除了这里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难舍故土的“乡愁”,周尚华坦言,更看中包括平安在内的良好环境。

  枫桥人逐渐意识到,平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而可持续的发展又为社会长治久安蓄积起持久动力,“经济报表”和“平安报表”从来都不是一对矛盾体。

  魏廉村海拔150米的大山里,80后创业者魏明敏正在为打造仙人阁民族风情园忙碌着。她脚下的这座山曾是石灰岩矿山,一度被挖得千疮百孔、岩石裸露,几乎成为一座荒山。从承租下山体那一刻开始,魏明敏就下定决心要把这里改造成乡村旅游度假景区,“谁说致富只能采矿卖石头,真正的矿藏是这里的山山水水。”

  不知不觉间,追求平安和可持续发展已经内化成枫桥人的行动自觉。据统计,今年1月至4月,枫桥镇财政总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26.45%。

  安以致富,富则民安,这或许是“枫桥经验”永葆活力的又一奥秘。

编辑:陶朝坡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