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底,常山已开展家政类技能培训2579人次。图为“常山阿姨”参加培训。
浙江在线4月1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郭庆 毛广绘 吕苏娟 见习记者 祝旖波 县委报道组 胡江平 钱李源)春回常山。人们背上行囊,带着对新一年的美好祈盼,奔向远方。
正月初七,常山县黄冈村村民何春萍告别亲人,回到了杭州。去年,因母亲摔伤需人陪护,在雇主家只做了3个月阿姨的何春萍不得已辞职了。未想到在老家期间,得益于此前积下的口碑,她又接到了不少人的电话,邀请她料理完家事后出去工作。“我一直想再回杭州,因为在那里,不但收入增加,见识也涨了不少呢。”何春萍幸福地说。
幸福,是所有像何春萍一样的“常山阿姨”努力奋斗的方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她们就像那不起眼的苔花,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勤劳善良的品德和专业熟练的技能,赢得了雇主喜爱和市场认同,擦亮了“常山阿姨”这块金字招牌。
地处浙西的常山,一直以来是劳务输出大县,不少农村女性选择到大城市当保姆,经过多年发展,常山保姆渐渐有了名气。2017年,常山顺势而为,提出了打响“常山阿姨”品牌、大力推进保姆行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常山阿姨”终于走上前台。一年来,县里出台政策、制定规范、建立档案、加强培训,到杭州开专场推介会……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让“常山阿姨”的名头越来越响,也吸引了更多的妇女加入到“常山阿姨”中来。
仲春时节,记者慕名来到山城常山,走近“常山阿姨”这个群体,追寻她们奋斗的脚步。
一块擦亮的金字招牌
午后,阳光微醺,走进常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迎面是一张张青春的笑脸。穿过操场,来到一幢教学楼,门口挂着“常山阿姨培训学校”的招牌。
一间教室里,一群中年阿姨正专注地听老师讲课,黑板上写着当天的课目:“婴儿的易发病症”;隔壁教室里,另一群阿姨在进行育婴实践练习,她们手里拿着塑胶娃娃,一边小心翼翼地为它们洗澡穿衣,一边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调整着姿势手法,那副认真样,仿佛手里捧着的真是刚出生的婴儿。
班长吴梅花,之前一直在上海当保姆,这次特意辞职回来参加培训。“做得越久,就越觉得自己还不够专业。”吴梅花告诉记者,听说老家免费提供培训,内容包括母婴、月嫂、护理等方面,她就果断回来了。
专业化培训,一直是常山劳务培训的特色。去年,常山和浙江树人大学合作成立了全国首家学院式家政培训基地,地点就设在常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从此,校园后边的这幢教学楼就成了培养“常山阿姨”的摇篮。到去年底,全县已开展家政类技能培训2579人次,培育出73位持有资格证书的“常山阿姨”。
再过些天,一座占地25亩,拟引进国内优秀师资和先进教学设施、可同时容纳720多名学生的家政培训学院,就要在何家乡中学原址动工了。未来,这里将成为集育婴、家庭清洁、养老护理等于一体的现代家庭服务业培训中心,争取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家政服务培训学院。
打响“常山阿姨”品牌,培训只是第一步。吴梅花清楚地记得,自己刚到上海时,曾因没有健康证而遭人嫌弃,而雇主最不放心的,还是阿姨的品行是否端正。纵观近年来家政行业频发的乱象,根源还在于缺乏行业规范,尤其是雇佣双方缺少信任。为此,常山制定出台了全省首个地方保姆品牌认定标准,对阿姨的准入流程、技能要求、道德诚信、品牌运作等都作了详细规定,要求每位“常山阿姨”坚持以“良善”为本,树立“安心、贴心、称心”理念,提供“专业、职业、全业”的服务。同时,为每一位授牌的“常山阿姨”建立完整的“五类档案”,包括家庭、品行、健康、从业、技能五个方面,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核查并盖章;建设“常山阿姨”二维码系统,今后雇主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对阿姨的情况一目了然,确保用得放心。
“放心保姆哪里找,常山阿姨就是好”,这是“常山阿姨”的品牌宣言,事实也确实如此。去年7月,在杭州举行的“常山阿姨”专场推介会上,24位“常山阿姨”被一“抢”而空。“很多亲友都托我找‘常山阿姨’,但根本满足不了。”这是常山一位县领导现在幸福的“烦恼”。
“实施‘常山阿姨’品牌战略,是对农民培训、妇女全面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这三大命题的探索解答,也是贯彻落实‘八八战略’,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抓手。”常山县委书记叶美峰说,“接下来还要进一步深化拓展,不断丰富‘常山阿姨’的品牌内涵,使之成为常山的‘金名片’。”
一种优秀品质的传承
在常山保姆的历史上,蒋土娜是个传奇人物。今年65岁的她,在上世纪90年代独自一人跑到温州当保姆,之后陆续带动了近百名乡亲进入这个行业。
我们在招贤镇象湖村一幢临街的三层小楼中找到了她。见记者来访,她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回忆起当年孤身闯荡温州的经历。1998年,为了给刚上中学的孩子交学费,她背井离乡去温州打工。
刚到雇主家时,连一句温州话都听不懂,出门“两眼一抹黑”,差一点就放弃了。此后,在辛勤照顾雇主一家老小的同时,她还努力学习温州话了解温州习俗,让自己尽快融入新环境,最终雇主把她当成了自家人,这一干就是14年。其间,听说她两个儿子都是学厨师的,雇主在海外的亲戚还热情介绍他们去芬兰工作。如今,蒋土娜的两个孩子都在芬兰开起了中国餐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蒋土娜给人当阿姨改变了全家人的命运,她的故事传遍十里八乡,很多妇女都跟着她走上了这条道路。
传奇,源于像蒋土娜一样的“常山阿姨”勤劳善良温厚的内在品质,也源于常山浓厚的良善文化底蕴。常山是远近闻名的“好人之城”,1800多年的历史文化培植了常山人“上善若水”的道德品行,在常山33万人中,就有1800余名省市县道德模范,积德行善、孝老爱亲的文化基因早已融入了每一位常山人的骨髓。
43岁的易玉芳,就是千百“常山阿姨”中普普通通的一位。此前,她一直和丈夫在杭州务工,丈夫在企业食堂当厨师,她则帮人带孩子。去年8月,易玉芳的公公突然生病卧床不起后,她毅然辞去工作回家照顾。每天,她在料理完繁重的家务活后,都会帮公公翻翻身做做按摩,天气好时还会带他一起出去晒太阳。“亲女儿,也不一定有她照顾得好。”见到记者,邻里街坊都伸出大拇指夸赞。
更难得的是,家务那么忙,她还抽空参加了三次培训,拿到了“常山阿姨”的资格证书。“虽然现在阿姨很‘抢手’,但如果本领跟不上,好日子也不会长的。”易玉芳说,她要让自己从单纯的育婴员变为家政服务专家。“等公公病好了,我还要回去做‘常山阿姨’。”
从保姆到阿姨,变的是品牌,不变的是品质。历经岁月沉淀、市场检验、专业淬炼,常山阿姨们始终带着一颗不变的初心,走向高境界,跨向高素质,从低收入迈进高收入,走出常山,走向全国。
一项牵动上下的改革
“常山阿姨”风生水起,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的大力推动。
在成为“常山阿姨”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之前,张秀珍是东案乡妇联主席。2016年3月,常山县启动“会改联”改革(指基层妇联组织模式由村社妇代会向妇联“升级换代”),共选举产生1731名执委,做妇女工作的人一下子多了不少。
人手增加了,就要干出点道道来。常山有劳务输出的传统,妇女多从事家政业。张秀珍在工作中发现,近年来家政业细分化、高端化、专业化的趋势与常山保姆文化素质、技能水平低的矛盾,正日益凸显。
她的发现与县里正在筹划的一桩大事不谋而合。去年4月,常山成立常山保姆行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18个部门参与,宣告正式实施“常山阿姨”升级战略。为此,当地专门设立了“常山阿姨”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全面负责“常山阿姨”的品牌打造、市场对接、培训组织、标准制定等工作。这是全省第一个专为保姆成立的事业单位,小小“阿姨中心”,起了大作用。
此外,常山还出台了《关于推动“常山阿姨”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常山县“常山阿姨”家政服务品牌管理规范》《常山县“阿姨之乡”“阿姨集中村”创建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并设立“常山阿姨”发展专项基金,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保障事业发展。
“改革后,效益马上出来了。”张秀珍告诉记者,“常山阿姨”品牌一打出去,市场反应热烈,各地都抢着要人,阿姨们的收入也涨了不少,许多知名家政企业甚至赶到常山来要求合作。
截至去年底,这项改革已为常山农村妇女带来超过1.5亿元的增收。
首战告捷,给了常山人进一步提升的信心。“目前,我们正在规范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对从事家政业的妇女实施分类精准培训。还将开发‘常山阿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常山阿姨’网站,与知名家政公司合作开展客户满意度评价、阿姨级别晋升等专业工作。”常山县妇联主席邱雪芳说,到2019年,将累计完成“常山阿姨”培训1万人次以上,力争全行业年经营收入超过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