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走进海宁桐乡德清安吉 感受杭州都市圈的幸福生活

2017-10-12 09:40  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 驻嘉兴记者 陆烨 驻湖州记者 张骥鸿 杨君左 通讯员 康杭青 俞思衍 柴天明 黄敏燕 魏衍方
浙江城镇用户数最多,
影响力最广的微信公众号

  记者 陆烨 摄

  记者 颜成 摄

  记者 陆烨 摄

  海宁 步入“城铁”新时代

  杭海城际铁路的全面开工使海宁在杭州都市圈率先拿到了进入“城铁时代”的门票,而潮起之地海宁尖山新区,也已经主动出击全方位拥抱“大湾区”。

  10月9日至10日,2017聚焦杭州都市圈联合采访团走进海宁。

  海宁尖山新区是“海宁潮”的起潮之地,10月9日,联合采访团第一站就来到了这里。

  在尖山码头,暖风拂面,一艘艘货轮停靠在泊位等待装运。“年通过能力多少?”“每天装运货物多少吨?”“目前有哪些企业入驻?”

  在码头边上,记者们围着海宁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殷伟敏抛出了一个个问题。

  尖山码头年设计通过能力270万吨。

  尖山码头投入运营,标志着海宁正式开启集装箱水运并迈入了海河联运、通江达海的新时代。

  抱有同样想法的,除了采访的记者,还有海宁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玮智。

  “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如果能够在海宁装船运输,对于企业是极大的利好。”韩玮智告诉采访团的记者。

  海宁正泰新能源是正泰集团全球5大生产基地之一,选中尖山新区,就是看中这里路运、海运的区位优势以及完善的产业基础。目前,正泰集团企业年产值达30亿元,计划用3年时间再翻一番。

  海宁经济开发区(尖山新区)管委会主任陈中权告诉记者,尖山新区是钱塘江畔围涂而成的新兴开发区,以新材料、新能源和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是海宁经济发展的主平台、主引擎,嘉绍高速贯穿全境,交通便捷,2017年上半年,镇(区)规上工业总产值132.75亿元,同比增长38.3%。

  10月10日,一大早,浙大海宁国际校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生”,杭州都市圈联合采访团记者,在这里体验重返校园的感觉。

  浙大海宁国际校区也是杭海城际铁路海宁段的第2站,围绕“城铁时代”将给海宁带来的新变化,“学生”们向“老师”——鹃湖国际科技城管委会主任王芳发问。

  “浙大海宁国际校区所处的鹃湖国际科技城区块,借助杭海城铁的开通,也借助世界知名高等学府间所形成的技术、人才效应,成为未来海宁产业升级的创新加速器。”王芳说。

  作为海宁的地标象征,海宁皮革城也是杭海城际铁路的站点之一。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海宁皮革城举办的首届“硖石灯会”灯彩艺术节,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客流总数达12.6万。

  来自海宁、北京、自贡、广东、福建、南京等地的168组大手笔、大创意、大制作的华丽灯彩,让联合采访团记者一饱眼福。

  联合采访团记者细致、专业的采访,在海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芳希望采访团有机会能再来浙大海宁国际校区逛逛;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红晖也向采访团透露,海宁皮革城将与米兰时尚周合作,相约来年再聚。

  桐乡 抢占绿色产业发展“风口”

  10月10日下午,2017聚焦杭州都市圈联合采访团走进桐乡。在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中心副主任方运舟博士向采访团介绍了未来智能汽车的形态。

  合众新能源是智能互联新能源汽车企业,企业在汽车互网联技术、无人驾驶技术等多个领域拥有业内领先的核心自主研发技术。

  公司创始人方运舟,更是参与了国内多个有关智能互联汽车标准的制定。围绕未来智能汽车的形态,联合采访团向方运舟进行了请教。

  “合众汽车的无人驾驶技术可自动识别交通指示牌和行车信息,具备雷达、相机、全球卫星导航等电子设施,并安装同步传感器。车主只要向导航系统输入目的地,汽车即可自动行驶,前往目的地。”方运舟介绍,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合众汽车就展示了无人驾驶技术和无人驾驶概念车。

  方运舟还表示,在未来不仅是车与车的互动,还有车与路的互动。

  方运舟表示,合众新能源落户桐乡开发区,也是看中这里位于杭州都市圈的区位优势与当地汽配产业的雄厚基础。“我们致力打造智能互联的新能源汽车,也参与到了大湾区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中。”

  在嘉兴嘉华牧业有限公司,联合采访团看到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现代化零污染的生猪养殖基地。杭州都市圈联合采访团记录了桐乡践行“八八战略”,打造“绿色浙江”的生动实践。    一个年出栏供应生猪12000头的养猪场,却闻不到一点猪粪的臭味。在嘉兴嘉华牧业有限公司生态牧场,采访团的记者们都感到不可思议。

  原来,这个生态牧场严格按照绿色生态养殖和废弃物加工循环利用建设标准,开创了生猪生态养殖新模式。

  一进嘉华生态牧场的走廊,记者首先看到有水流通过屋檐下的管道,流到池塘生态浮岛中。

  “这些都是猪的小便。”听了华腾集团执行副总裁张汉民这句话,记者们都吓了一跳,“不过这些都是经过处理的小便,比自来水还干净呢。”

  在嘉华牧场,尿液需要经过电解、膜浓缩等层层处理工艺,形成浓缩液和纯净水,“浓缩液可以制成生物有机肥。这些水就经过牧场后的池塘生态浮岛吸收掉有机物,再循环利用至猪舍的冲洗中。”

  嘉华公司的养猪工艺,全程使用无抗饲料、物联网养猪技术,所产生的肉制品可以做到零抗生素。

  德清 生态武康新崛起

  宁静的德清武康街道对河口村昨天格外热闹。

  10月11日,2017聚焦杭州都市圈联合采访团走进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的对河口村。

  德清县经合办副主任袁陈云介绍,从2000年提出要打造杭州卫星城,十多年来,“接沪融杭”成为德清跨域发展总战略,历届德清县委县政府一以贯之坚持“融杭”。

  目前,600多家杭资企业在德清发展,杭州到德清公交K588的开通、杭州通·都市圈德清卡的发行、杭宁高铁的通车等,进一步放大了“同城效应”。十余年来,两地在规划、产业、交通、人才、民生等方面深入合作,共建共享。

  随后,联合采访团一行登上对河口水库大坝,开启半天的“生态之旅”。

  作为德清全县40多万人的“大水缸”,每天,对河口水库的汩汩清泉通过地下管网,送往德清千家万户,让城乡同饮“一碗清水”。

  “这些年,村里为了保护水源地做了哪些工作?”“接下去,围绕优质生态,武康街道如何发展对河口村?”联合采访团记者举目远眺清清湖水,抛出一个个问题。

  “2005年起,村里陆续关停水库周边20余家重污染企业,水库上游的养殖企业也全部关停,水库二级保护区严禁一切企业入驻。”指着不远处的绿水青山,对河口村党委书记金大勇侃侃而谈。

  对水库的保护,不止于此。近几年,在“两山”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武康街道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赢了一场库区生态修复攻坚战。对河口村陆续关停矿山,村民组成义务护水队,本土企业佐力药业设立“佐力饮用水源保护奖”……

  如今,对河口水库水质常年稳定维持在Ⅱ类以上标准。在这场绿色蜕变中,对河口村孕育了绿色经济,生态小村的美名在杭州都市圈流传开来。

  2015年底,在对河口村西岑坞,由杭州人楼宾和几个朋友共同投资的民宿“隐西39”开业。短短两年不到,这家拥有15间客房的民宿,即便房价一天2000元左右,在旅游旺季仍达到95%以上的入住率。

  目前,对河口村陆续引进9家优质民宿,充实民宿经济发展内涵。未来,还有更多高端业态将入驻进对河口村。

  武康街道计划在对河口水库大坝上游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引进基金、投资等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积极与中国美院接洽,打造瓷之源文化体验基地,丰富乡村旅游体验。

  安吉 坐小火车游美丽乡村

  “雨中的鲁家村,有着另一番风味!”

  昨日下午,迎着细雨秋风,2017聚焦杭州都市圈联合采访团走进安吉递铺街道鲁家村,来自中央、长三角、杭州都市圈的30余家媒体记者共同体验了安吉美丽乡村鲁家村的魅力。

  安吉县是“两山”重要思想起源地,而鲁家村,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见证。

  4年来,鲁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往,不要说外面的游客,就是安吉本地人也很少有人知道鲁家村,而现在一提起鲁家村,大家都知道就是村里有18个农场,农场间有小火车穿过的地方。”安吉县递铺街道党委委员干雪峰说,现在鲁家村民有着浓浓的自豪感。

  鲁家村的成名使得各路考察团队纷至沓来,而该村独特的运营模式更是让很多人好奇。“我们村采用了‘1+1+1’的模式,即村、公司、农场联合发展。”安吉县递铺街道党委书记吴国兴介绍,村里负责统筹土地资源招引农场入驻,公司则投资公共设施负责具体运营,农场的自主建设不偏离总规要求。三者在统一规划后由乡土公司统一经营,并统一使用“鲁家村”品牌,最终实现了共建共营、共营共享、共享共赢,既壮大了旅游区整体实力,又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

  坐着鲁家村的小火车在18个农场间缓缓穿行,从灵芝农场到蔬菜农场,从万竹农场到野猪农场,一路上有亲子的游乐设施,也有正在建设的吊脚楼民宿,火车缓缓穿过由紫藤编织的时光隧道,仿佛正从过去开往未来,诉说着安吉美丽乡村的变化。

  今年8月,财政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将鲁家村旅游区认定为2017年度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这既是对鲁家村的充分认可,同时也对鲁家村的建设和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与此同时,在鲁家村所在的递铺街道启动规划“一带四园”建设工作,全面提升递铺街道的小城镇人居环境、农场生态环境,助推中国最美县域的建设。

  安吉县发改委主任童师祥表示,未来安吉将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深度推进县域大景区建设,同时大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安吉将继续沿着“两山”的路子走下去。

  

编辑:徐光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