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土生土长的余村人俞金宝: 葡萄架下仿佛看到红火未来

2017-09-18 09:15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孙燕 见习记者 黄伟芬

  浙江在线9月1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孙燕 见习记者 黄伟芬)秋风渐起,茂盛的葡萄架已经能够阻挡中午的日头。随着暑假结束,俞金宝和他的妻子终于不再忙得脚不沾地,“前段时间客人都是爆满的,很多接待不过来只好拒绝掉了”,俞金宝欣喜中略带着些许遗憾。

  俞金宝,一个土生土长的余村人。他是余村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见证者,更是亲历者。

  1987年,年仅16周岁的俞金宝刚刚初中毕业,就和村里很多人一样,加入到矿山开采的大军中。一开始,他在石灰窑烧石灰,每个月工资60元。1993年开始,俞金宝考了驾照,成了矿山上的一名司机。他的工作,是每天把四五车矿石运到水泥厂,每月有两三千元的收入。

  矿山长年累月地开发,人和自然的矛盾慢慢凸显了出来。“那时,水泥厂烟囱的烟,把整个村子弄得都是灰蒙蒙的,我农庄对面这座山,竹叶全部都熏掉了。开矿的时候,矿石飞出去,附近的竹子全部被打破。住在旁边的人家屋顶瓦片被打破也是常有的事。”俞金宝回忆说。

  随着安吉生态县建设的推进,余村所在的天荒坪镇开始创建环境优美乡镇,而矿山、水泥厂成为了环境保护的最大阻碍,要以环境大局为重还是继续发展村集体经济成为了余村人不得不面临的选择。

  就在这样迷茫的阶段,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一席话拨开了村民们的重重迷雾,余村坚定地选择了走生态旅游发展的道路。

  十多年过去了,俞金宝离开矿山后,先后打过工、办过厂。最终,他看到了家乡风景的商机,选择回到余村办起了以休闲旅游为主的金宝农庄。

  如今,他的农庄里除了20亩葡萄园,还有鱼塘、烧烤、饭店。在农庄不远处,是他在重建的新家,“房子的框架已经好了,除了自己住,还准备做成民宿,准备了五个房间。”俞金宝告诉钱报记者,现在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有过万的收入,一点也不比当初在矿上收益差。在他的描述中,仿佛能看到红火的未来。

  余村提供美丽样本

  鲁家村也完美演绎“风景变现”

  如今,余村已成为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的代表。在它的示范作用下,安吉县的另一个村庄——鲁家村的命运也被改写。

  2011年的鲁家村,既没有支柱产业,也没有文化底蕴。它全部的资源,就是一万余亩低丘缓坡、8家农场。这个可以称得上一穷二白的村子,慢条斯理地赶上了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申报的末班车。

  也正是这一年,鲁家村进行了换届选举。新的领导班子上任之后,不满鲁家村落后的现状,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改革第一步就从创建精品村开始。

  2011年底,通过村支书个人担保、捐款、利用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的用地指标筹集资金等各种形式,村委会新的大楼建成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绿化等硬性标准也相继完成,鲁家村美丽乡村精品村验收通过。

  2013年,鲁家村开始创建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要求更高了一些。

  穷则思变,鲁家村穷,当时穷得只剩山水。鲁家村要发展,还是得靠在山水上做文章。后来,中央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鲁家村自此确立了打造“家庭农场”,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

  几年过去了,“阿鲁阿家号”观光小火车在鲁家村跑了起来,把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带进了这18家农庄,为曾经贫穷而美丽的村庄带来了滚滚财富。

  18家农场中,有供游客自助烧农家菜的土灶头,有可以观赏野猪、测杜高犬战斗力的俱乐部,也有集采摘烘焙一体化的茶园,这个田园智慧体,开始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这个唯有山水资源的小村庄,因地制宜,靠山吃山,和余村一样,成为安吉21个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之一,书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传奇。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徐光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