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嘉兴港区瞄准项目建设推进小城镇整治

2017-08-29 09:40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罗晓君 通讯员 刘文丰 张宝

  今年以来,嘉兴港区以项目建设为推手,力促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早出形象、快出成效,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12个港区大整治担当重点项目已全部启动,启动率达100%,其中已开工或部分开工的项目达9个,开工率达75%;40个小城镇环境整治重点项目已全部启动设计或施工,启动率达100%,其中已开工或部分开工的项目达34个,开工率达85%。完成投资额达23762万元,已竣工项目7个,竣工率17.5%。

  对一个城市而言,出入口的形象是城市的第一张名片。随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强力推进,港区全力推进入城口以及道路两侧的综合改造,全力提升港区整体形象。

  记者了解到,港区计划实施新07省道入城口、乍王路与东西大道交叉口、天妃路与东西大道交叉口3个入城口的形象提升工程,立项总投资5710.92万元,涉及绿化改造面积约72670平方米。

  天妃路入城口原先有个企业,不仅影响城市形象,也存在一定的交通隐患,路口仅有的一些绿化也参差不齐。今年,港区下大力气对该入城口实施提升改造,企业进行了搬迁,如今此处面貌大变样。据悉,上述3个入城口景观提升工程均已全部完成改造,形象焕然一新。

  路网建设是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经过多年建设,港区已初步形成了“四横七纵”的区际性交通干道,这些主干道不仅联系滨海新区各用地片区,也是该区域港口码头的外联通道、必经之路。

  然而,港口经济的发展也给港区城市路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快速发展的集装箱运输业带来了公路损坏、道路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2016年,港区提出对现有主要道路全部进行改造提升。今年,港区计划实施的天妃路、中山路目前已经全面进场开工,实施方案采用了相比市政道路更高的道路等级和标准,改造完成后,这两条主干道的形象将大大改观。

  乍浦塘闸桥建于上世纪90年代,因长期受到各种原因的侵害,已经被鉴定为危桥。结合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实际需要,改善港区海河联运条件,今年港区实施了乍浦塘闸桥改造工程,包括新建桥梁部分和新建防洪水闸部分,立项总投资约21359万元。目前项目已经全面启动。

  “作为乍嘉苏线航道‘五改三’改造工程的重要一环,乍浦闸桥建成将突破最后一公里不通的瓶颈,实现五级航道升级到三级航道,通航能力将大幅提升,为我市乃至全省海河联运再添有力保障。”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离不开绿化提质扩量。今年,港区计划实施绿化工程50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完成41万平方米,完成比例82%。其中,牛桥港商务区绿道、中山路绿化提升改造、南湾北路绿化提升改造等已竣工;汤陈绿道工程、天妃北路绿化提升、入城口绿化改造提升、S202省道绿化提升等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中山西路、滨海大道改造已进场开始路基处理。

  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具体要求,港区还实施了主要道路综合整治提升一期工程,进一步改善港区城市环境、提升港区城市品质。港区今年安排了南北大街“穿衣戴帽”工程和5条主要道路的风貌提升工程,立项总投资额约12000万元,主要内容是对沿街立面进行整治提升、对部分绿化进行提升改造和灯光美化等,目前该项目中山路段、建港路段已进场施工。“该项目的实施也将对招商引资、城市竞争力、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社会效益明显。”该负责人表示。

  此外,今年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雅山新村二期提升工程、旧住宅小区改造三期工程、马家荡美丽乡村二期等工程均顺利实施;山湾社区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方案已经基本确定,原门球场及瑞祥寺临时佛像仓库已完成拆除,其他相关脏乱差清理也在同步推进。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