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恩泽医疗中心。
洋女婿(右一)通过恩泽医院预约美国外科专家远程会诊。(资料图片)
自助化服务。
路桥区中医院纳里云诊室。
专人运输标本。
便民会诊。
为破解百姓就诊“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均等、流程不合理”等医疗痼疾,路桥区积极探索“互联网+智慧医疗”方式,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促进医疗和互联网的跨界融合,着力打造贯通全流程、覆盖全辖区、适用全人群的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医疗卫生行政管理水平和服务群众水平,率先构建全新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路桥:高效便民,倾力打造智慧医疗
7月17日,在恩泽医院的互联网医学中心,来自土耳其的洋女婿哈里通过该院互联网远程会诊中心,预约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外科专家,成功实现跨洋“面对面”就诊。
如此神奇的事不仅在恩泽医院可以实现,路桥区市民在路桥医院、路桥区中医院也能体验远程医疗就诊,感受智慧医疗的便捷医疗服务。
通过4年的探索,路桥区以“互联网+智慧医疗”方式,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促进医疗和互联网的跨界融合,着力打造贯通全流程、覆盖全辖区、适用全人群的“智慧医疗”服务体系,让每位市民真正体会到智慧医疗带来的无边界优质医疗服务。
自助服务,全流程自主操作
近日,路桥市民陈先生通过“健康恩泽”手机APP预约了恩泽医院的专家门诊及健康体检,上午体检,中午通过手机就查询到了检验结果。
记者了解到,市民不仅可以预约健康体检,还可以通过手机实现智能导诊、挂号、预约挂号、排队叫号、查医生、查报告单、查体检结果等系列便民服务,智慧医疗大大缩短了患者排队挂号候诊的时间。
一季度,路桥区市民通过手机APP预约人数达5.61万人次,其中恩泽医院4.45万人次,路桥医院1.16万人次;通过呼叫中心电话预约人数达1.59万人次。
路桥区卫计局局长蒋志芳告诉记者,路桥区通过技术和应用的深度整合,实现医疗卫生信息自我采集、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达到跨地区、跨部门、跨系统的医疗卫生信息共享最大化,真正构建了全新的智慧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8月9日,记者来到路桥区中医院挂号付费大厅,往日长龙式的等候队伍不再有,大多数市民在穿着红色小马甲的志愿者的帮助下,在自助挂号设备前挂号。
目前,位于路桥的市级医院、区中医院、区第二人民医院等都已全面配置自助设备,病人通过自
助机就可实现自助挂号、自助预约、自助费用结算、自助取检验报告单、自助取放射胶片及报告、自助发票打印等就诊全流程自助化服务。
2016年至今,该区内市级医院配置自助设备89台,自助机充值金额达1.486亿元。
此外,路桥医院、恩泽医院还启用诊间结算系统,患者在就诊前对就诊卡进行充值,确保余额足够支付自费部分,就诊后,直接在诊间或自助机上结算即可。
检验检查、取药等相关费用还可以直接在医生的诊室内完成支付,这省去了市民到付费窗口反复排队的麻烦。一季度,开通“诊间结算”的用户达4300笔以上,31.8%的“诊间结算”病人享受在医生诊间直接预约检查等服务。
智慧便民,指尖式就诊体验
今年7月1日,路桥区依托全市“健康一卡通”的统一识别和支付体系,以全科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健全完善市民电子健康档案基础信息,实现每个市民拥有“一张健康卡、一个家庭医生、一份电子健康档案”的目标。
8月5日,记者来到螺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见办公室人员正在输入全科医生带回来的签约服务居民的个人医疗信息。
在螺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楼,有一个房间专门用来保存全街道居民的纸质健康档案。短短3年时间,5平方米的空间就被全部放满了。
“有了电子健康档案后,只要输入名字,全科医生就可以了解该患者的所有病史,病人也看得见所有用药记录。”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朱贤呈告诉记者,全科医生签约系统纳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签约数据和健康信息的实时采集和互联互通,通过智能化管理,为签约用户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性医疗服务,提高对签约居民的贴心性。
据悉,路桥区政府连续3年将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纳入政府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签约服务费由财政全额买单。
2016年,该区重点人群签约率及总体签约情况均居全市第一。目前,全区开展签约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覆盖率达100%,签约居民基层就诊率不断提高。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信息平台让患者从被动治疗到医疗机构主动筛查,医疗机构主动“定位”高危人群进行随访管理,由此打造了一种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新模式。
目前,全区已纳入信息平台管理的健康档案有43.78万份,管理率达到96.26%。在已纳入信息平台的43.78万名群众的健康档案中,有高血压4.2万人、糖尿病1.09万人、心脑血管0.34万人被纳入慢病管理系统。
台州市博爱医院依托信息化系统,探索搭建居家护理服务平台,结合签约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健康管理、健康教育、远程监护、上门巡诊等居家养老服务。该医院还与路桥福利中心、区中医院与慈生养老院组成医养联合体,让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共享专业化医疗护理。目前,
已为近6万名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相关服务。
据路桥区卫计局副局长罗卫民介绍,路桥区通过信息平台建设,所有区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互联互通,可实时收集患者健康数据,减少重复检查,提高诊疗的准确性。
据了解,从2013年起,路桥区以打造“一网两库三平台”为主线,逐步建成覆盖全区、纵贯全域的卫生信息平台。“一网”即路桥卫生专网,“两库”即居民健康档案库、电子病历库,“三平台”即辅助医疗平台、双向转诊平台、远程诊疗平台。
同时,通过建立基层医疗业务信息平台,进一步提高基层首诊智慧化水平,目前已覆盖全区10个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9家村卫生室,完成基层门诊挂号320余万人次。
跨界融合,打造无边界智慧医院
家住路桥区蓬街镇的89岁罗阿公,因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长期依赖呼吸机维持生命,需要行气管切开术,考虑传统的气管切开对89岁的阿公来说创伤大、风险高,路桥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医师与恩泽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郑贞苍沟通联系后,郑贞苍赶赴路桥二院为罗阿公做了愈合快、疤痕小、利于急危重患者抢救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一周后,路桥二院与恩泽医院通过远程会诊中心平台,请恩泽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副主任医师陈鹏给罗阿公的术后情况进行评估。陈鹏医生通过远程会诊中心平台上阿公的病历和检查结果等内容,与阿公的主管医生进行了线上沟通。了解阿公的病情后,陈鹏医生在线指导下一步的用药调整,并提出对阿公病情重点观察指标的建议。目前罗阿公病情稳定。
以路桥区智慧医疗远程会诊云平台为例,“纳里健康”云平台整合集成恩泽集团内各家医院的25个大系统、30多亿条数据,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医疗记录,并与北京协和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上海新华医院、美国华人执业医师联盟等知名医疗机构的远程会诊。
罗卫民介绍,除此之外,该平台还成功引进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等1000余家签约医院、注册近10万名医生。路桥区二院与上海远程医学科技咨询中心共同建立汇集上海各大医院专家的“医星汇”云平台,其他各医疗机构也探索推进医联体云平台建设,以线上优质医疗资源弥补线下医疗资源不足的短板。
上月底,路桥区中医院也完成了一场远程视频会诊,医院的内科医生与患者一起,通过“纳里健康”视频与杭州邵逸夫医院的医生直接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三方会诊,医生之间可以清楚沟通病人的病情,病人在一旁可以补充说明。远程的医生在清楚掌握病人的情况下,更准确地开出诊断结果。
路桥区中医院院办工作人员罗礼超介绍,该院“智慧医疗”改变传统就医模式,通过语音、微信、视频等多种技术手段,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常见病预防、健康教育、互动交流等服务,在提高居民健康管理水平的同时,实现医院、医生、患者三方的有效互动沟通。
看病难,去大医院看病更难。峰江街道的潘阿姨因胃病经常感觉不适,不久前她到签约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该中心一名姓张的医师了解情况后,在双向转诊平台上帮她成功预约了路桥医院的胃镜检查。不到10分钟,潘阿姨就接到路桥医院的电话,告知她后天上午去胃镜室进行检查,并通知她做好检查前的相关准备。
依托双向转诊平台,目前该区已实现区内所有市区级医院、3家民营医院以及27家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畅通转诊。各医疗机构通过建立“路桥区双向转诊微信群”,利用微信实时在线等特点,进一步增加转诊的便利性和高效性。
据了解,对于通过该平台转诊的患者,其全科门诊报销由800元提高到1000元,一般诊疗费全额报销;基层机构转诊到区级医院的患者,报销比例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5%。今年以来,已有2843人次通过平台实现双向转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