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上高速、5分钟上高铁、30分钟到沪杭,城际快速交通圈的形成,让余新这座高铁站旁的小镇,在嘉兴全面接轨上海的战略中散发出无限魅力。
在新一轮的嘉兴总规划中,余新镇被纳入了“高铁宜居片区”。作为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的“前沿阵地”,在今后一个时期,余新镇要在哪些方面实现突破?在整个区域发展中又要承担怎样的职能?近日,南湖区规划分局、余新镇联合区发改委、区服务业发展局等单位,邀请同济大学教授级高工宋小冬等专家前来“把脉”,就《余新镇总体规划(2017-2030年)》召开评审会,对余新镇城镇性质、发展战略、产业布局等进行优化,打造高铁经济强镇的建设蓝图正徐徐展开。
亮点一:“沪杭走廊”的高铁经济强镇
随着长三角城市区域和嘉兴网格化田园城市的逐步形成,余新依托嘉兴高铁南站有条件面向更广阔的区域范围发展。规划中,将余新镇打造成为“沪杭经济走廊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嘉兴全面接轨上海的重要战略节点”成为专家们热议的话题。
2016年,余新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09.53亿元,全镇规上工业企业已达到74家,电动机械产业园已引进22家企业落户,入园企业累计完成生产性投入15亿元,实现产值超30亿元,电动机械、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已成为全市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特色产业园区。
而在今年的“南湖之春”经贸活动上,余新镇新签约的6个项目中有3个投资者来自上海,更见证了“高铁经济”正在发挥强大的“磁吸”效应。
“加快与高铁南站的交通无缝对接,将特色产业融入到‘高铁经济’中,并实现转型升级,是我们接下来需要研究的课题。”余新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已明晰了“三大产业”的转型定位:突出“电动机械”产业特色,依托亚特电器、塞克斯液压两大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电动机械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与工业旅游业三大产业。其中,电动机械制造业将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动机械企业生产项目,拓展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区域竞争力的电动机械研发制造型和应用型龙头企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要突出工艺研发、展示展销、检验检测和教育培训四个方面,为制造业提供生产性服务支撑;文化与工业旅游业则可结合渔里文化等旅游品牌,打造南湖区旅游的精品路线。
亮点二:嘉兴南部的品质宜居家园
在嘉兴中心城区的空间格局中,余新镇作为“高铁宜居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点突出“宜居”职能。因此,打好“嘉兴南部的品质宜居家园”品牌,成为审评会上的另一个关注焦点。
近来,多条重要通道向北与国际商务区接通,进一步拉近了余新与高铁南站的距离,“高铁宜居片区”的定位,吸引了怡园别墅、茗品别墅、信达南郡等一批高品质楼盘落户,让这里成为房地产投资的热点地区。
同时,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余新镇“内外兼修”提升镇区形象,改善宜居环境。据了解,今年该镇总投资2.93亿元,推进67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目前,余北大街立面改造、渔里公园提升、乍嘉苏高速出入口防护绿地等工程已基本完工,一批公共自行车停放站点、一批主要道路管线下埋、一批道路绿化亮化、一批管网工程也正在抓紧施工中。
“接下来,结合嘉兴市‘高铁宜居片区’的规划,我们将依托周边世合理想大地、梅花洲景区等资源,以生态环境为优势发展生态型高端居住产业,打造一座生态、现代、优雅的江南宜居田园小镇。”余新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余新镇可与周边优势集群在农业、文旅、地产等产业发展上加强互动,资源共享、景观共建、品牌共推,联合提高这一片区的吸引力,使之成为长三角独具魅力的田园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