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建德寿昌:传承历史文化记忆 复兴古镇格局风貌

2017-08-02 08:34  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 周睿 李牡娇

  流水潺潺的寿昌江畔,几幢白墙灰瓦带有简约浪漫主义的新杭派风格建筑装饰一新,江畔的配套景观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家门口的环境变好了,自己过得舒坦,来镇里的游客也会多起来。”今年,寿昌镇结合特色文化底蕴,重点打造一个特色入城口、一条风情水街、一条明清古街、一个民俗文化广场、一条慢行绿道。目前,溪边路和农贸市场高楼主体外立面已完工,明显改善了集镇中心脏乱差的状况。

  天下西湖三十六,寿昌占其一。寿昌西湖坐落于艾溪北岸的彭头山下,由唐代县令戴筠开凿,留传至今,在湖上有一座亭,名曰“冰心亭”,由明洪武六年建制,意取王昌龄诗“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这是一个赋予时代记忆的西湖,是寿昌小城镇综合整治的重点工程项目,打造西湖水街,也是杭州市市长徐立毅重点关注的项目。

  “通过小城镇整治,还原西湖水系两侧居民的市井生活,重新勾勒对老城的时代记忆。”寿昌镇党委书记吕鹏云说:“寿昌是一个古镇,拥有太多的历史文化,我们要学会传承、发展,讲好寿昌老故事。”

  “西湖垂钓少渔翁,傍晚斜阳映水红。何日筹资疏浚后,沙淤石积一时空。”作者叶诰书是清朝中叶人,距西湖的建成已有800多年,他所见的是残缺西湖,颇有几分伤感。“本次改造,将西湖垂钓节点运用到西湖水街的布置中,重现古人垂钓于西湖的场景。”

  自开展小城镇整治以来,寿昌镇紧扣“千年古镇”的品牌建设,采用整治与保护相结合,以创优规划为指引,以精简高质为宗旨,用古建筑、古城古庙、古文化、古人诠释传统文化精髓。除重塑古镇西湖市井文化,展现南门广场、中山路步行街等历史人文风采之外,五龙闹春、万松瓦肆、会通桥、白艾里社戏等古文化元素也将融入各个景点之中。

  在整治设计方案中,洪家厅、翁宅、周宣灵王庙、三元宰相坊作为主要的文化系列改造,总估算资金约4800万。通过以拆促改,集中拆除城中村区块、文化宫区块和三院周边区块74户102间营业店面房,至今已拆除面积2.3万平方米。在这里,将建立起属于寿昌人民的民俗文化广场,不仅可以有舞龙、天罡拳表演,还有各类传统民俗。“我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终于将有属于我们的文化广场,真的很高兴。”一位年近90岁的退休老干部说。

  “设计理念重历史文化,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寿昌充分挖掘、利用好千年古镇文化资源,通过小城镇建设实现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实现寿昌新崛起。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