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西溪湿地边的小渔村再迎华丽转身

2017-06-13 08:57  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 通讯员 黄亚男 记者 毛长久

       在西溪湿地南边,有一个曾以捕鱼、养鱼为生的渔村——西溪村。这里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传承了古老而独特的西溪渔文化,并以出产生态野鱼、制作风味鱼干闻名。

  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今年西溪村纳入“美丽西湖行动”城中村改造计划。上周五上午8点30分,西溪村整村搬迁签约工作正式启动。

  历时30个小时,集中签约43户,签约率100%。6月10日下午2点30分,西溪村整村搬迁签约工作圆满收官,西湖区蒋村街道辖区实现了征迁全面清零。

  咔嚓一声,留住记忆中的西溪村

  为了让村民更好地铭记故土的身影,留下珍贵的纪念,蒋村街道近期利用多个周末组织对西溪村全貌进行了拍照摄影,并且为每家每户拍摄一张全家福。

  “来,大家靠拢些,笑一笑。”村里年纪最大的费根宝老人一家老小八口穿戴一新,端坐在门前,只为定格最美瞬间。

  老人今年89岁了,四代同堂。每每向子孙后辈提起西溪村民几十年来的生活过往,老人就会打开话匣子。

  “很早以前,我们靠打鱼、扒螺蛳为生,吃、住都在船上,大风大雨的天气里总是担惊受怕。”

  1966年,西溪村自行出资建造了18间泥墙平房;1968年,五常公社水产大队成立,又盖了两幢二层楼砖结构房子,从此水上人家全部搬到岸上生活。

  “1984年,我们村从五常分到蒋村乡。1987年,又建了一次房子,搬了一次家,搬到周家村杨家圩。”

  由于房屋地势较低,西溪村人常受洪灾之苦,政府又统一规划了新的农居点。2003年开始,家家户户都造起了三层小公寓。

  2004年,西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2007年,随着蒋村乡撤乡建街,西溪社区成立。

  随后,凭着1.6万平方米厂房、 改建的1.1万平方米老住宅出租和10%留用地开发等致富门路,西溪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村民分红十分可观。

  马上要搬走了,心有不舍、伤感。 “在我的记忆里,已经搬了三次家了,日子是越过越好了。”提起未来的生活,费老伯眼神里透出些许期许。

  6个工作组合力攻坚,提前2天完成签约

  为了顺利完成本次搬迁签约工作,蒋村街道驻村干部及西溪村班子进行了多轮入户走访摸底,充分了解各家各户的情况及村民对拆迁安置的诉求。前期,有1户因家庭内部原因,一度情绪波动很大,村班子成员多人多次上门与其谈心,经过疏解、劝导,当天签约时他积极排队,第4个进行了签约,妥善化解了矛盾。

  根据《西溪村阳光搬迁集中签约工作方案》,蒋村街道组织了接待组、签约组、发号领款组、后勤组、维稳组、综合组等6个工作组全员参与,合力攻坚,采取阳光搬迁模式,赢取百姓民心。签约当天,村班子成员充分发挥核心作用,纷纷带头签约,比原计划提前2天完成了整村搬迁签约工作。

  据悉,本月中旬,西溪村居民将开始选房。一处是蒋村街道西溪花园,一处是留下街道留和家苑;未来,西溪村腾房拆平后,用地将完善公建配套,成为杭州城西又一处环境优美、居住舒适、交通便捷的城市居住新空间。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