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10日讯(通讯员 杨晓静 赵生祥)作为全国医疗改革试点地区,长兴县在浙江省卫生系统全面推行“医学人才下沉、城市医院下沉”的改革路径,着力“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群众满意率”(简称“双下沉、两提升”),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1至5月,长兴县人民医院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14%,在节约药材消耗1500万元的基础上,医疗业务实现收入增长14.8%。长兴老百姓在县外三级医院住院人次首次出现下降。
长兴县人民医院于2015年11月挂牌浙医二院长兴分院。从浙医二院院长助理职位下沉担任长兴县人民医院院长的徐翔表示,“浙医二院与长兴县人民医院的医疗合作的初衷就是创造一种真重视、真支持、系统性和高效率的双下层新模式。”
这两年,在长兴县人民医院门口常常见到这样的情景,从长兴县高铁站开回的班车里满载着十几位来自杭州的名医和专家。自2015年12月起,由80名来自浙医二院和上海长海医院的知名专家加盟的名医馆正式开张;去年3月起,近40名北京和浙江的中医专家开始在国医馆坐诊。
“以前长兴的病人要看一些疑难病症,常常要奔赴湖州甚至杭州各大中心医院,但是通过'双下沉、两提升’工作的开展,逐渐缓解了这一现象。甚至有些在杭州难以挂到的专家号,由于有名医专家的到来反到能在长兴挂到,使得我们能开展起'周周有名医、天天有专家’的长效机制。”徐翔说。
长兴县的区位特殊,处于三省交界,1036位医护人员不仅仅服务着长兴地区80万常住和外来人口,更是体现了辐射周边县市的“虹吸”效应。名医专家坐诊长兴成为常态后,不仅使长兴民众在家门口方便快捷地享受到省城医院同质化的高端诊疗服务,还吸引了周边江苏宜兴、安徽广德、湖州市区的患者慕名前来就诊,尤其是呼吸科、骨科和神经外科等科室,已经成为长兴县人民医院的重点科室。
在浙二专家的指导下,长兴县人民医院的消化内科和麻醉科联合开展的无痛胃肠镜检查技术从无到有迅速成熟。目前月均胃肠镜检查近千例,其中无痛检查比例超过六成,在全国的县级医院中也名列翘楚。今年5月,耗资1500万元的DSA(大型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投入使用。
“DSA带来的硬件提升填补长兴的医学空白,可以对心、脑、肾、外周血管疾病第一时间做出精确诊断并开展介入治疗,这是介入技术质的飞跃。”长兴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章笑安说。
“一家县级医院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外聘专家来坐诊,而是要开发利用好这些顶级专家,带动本土人才的成长。”徐翔表示,在自身实力尚弱的情况下,引进专家帮助本土医务人员发展是一条捷径,也是一项务实的选择。丰富优质的专家资源的下沉,不仅让患者满意,本土的医务人员也会受益匪浅。
秉承着优质资源一定要用好、用足的理念,徐翔实施了一系列“大医院专家再开发”方案。
政府的支持也为徐翔打造最好的医院提供了底气。“今年是长兴县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的第一年,长兴县人民医院作为试点医院,院长选聘制、院长年薪制、工资总额制、全员聘任制、首席医生制等正在陆续付诸实施。”徐翔介绍到,在医疗上,舒适化医疗中心、积极的医疗服务模式、医生正装日、24小时医疗服务窗、医技48小时预约、日间手术、入院准备中心、服务型专家工作平台等项目已经逐步推行。
围绕名医专家的下沉,长兴县人民医院建起了一个服务型的专家工作平台。新建的名医馆候诊大厅宽敞明亮,单间面积20平方米的标准诊室一字排开,茶歇室、午休室、更衣间、用餐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更让专家贴心的是,名医服务中心为他们提供的人性化服务。“除了工作环境让大家满意,从对接排班、往返交通、预约叫号直到查房手术,每一个环节他们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浙医二院肝胆胰外科白雪莉主任表示。
浙医二院肿瘤外科乳腺肿瘤诊治中心主治医师周美琪在谈到“双下沉、两提升”工作时表示,基层老百姓对科普知识的需求非常迫切,下沉带下去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对自身健康重视的理念。防病于未然,患病者早诊早治,重病时多方位全程管理,晚期病人的心理支持和临终关怀等,这些理念都需要下沉医生带去基层,落实到实处。“下沉的不能仅仅是医生本身,更重要的是一个团队和一套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