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苏黎士小镇某别墅天天传来读书声 20多个孩子读四书读老庄

2017-09-12 10:10  来源:杭州网—都市快报 记者 葛亚琪

  课间休息,孩子们在别墅的后院做游戏。

  学堂里的女生宿舍

  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朗读古文。墙上则挂着孔子像。

  学堂的黑板上写着繁体字

  6点起床,晚上8点半熄灯

  最大的18岁 最小的3岁半

  杭州本地孩子为主,也有河北内蒙古安徽上海来的

  9月6日,本报刊发了《教育部昨正面回应“在家上学”现象 指出:适龄儿童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对逾期不改情节严重的要追究法律责任》的报道,9月7日11:20,一位读者给快报热线打来电话:这篇报道很好,萧山区就有一个学堂在苏黎士小镇,这里每天有很多孩子关着门在读经。

  9月10日、11日,记者连续两天来到萧山区苏黎士小镇某小区走访,这间学堂所在的小区有很多别墅,其中一幢3层楼的别墅里传来琅琅读书声。

  自称学堂堂主的苏女士(经本人要求,化名)介绍了这里的大致情况——

  这是一间全日制寄宿式学堂,房子是租的。学费每月3500元,包吃住。目前有20多位学生,以杭州本地孩子为主,也有河北、内蒙古、安徽、上海来的,还有一个德国孩子。最大的18岁,最小的3岁半,大部分都是10岁左右,他们每天早上6点起床,6点半开始读书,除去吃饭、午休、课间休息的时间,每天会读8个小时的经典,晚上7点半下课,8点半熄灯。

  学堂里没有电视和电脑,孩子们也没法接触到手机,他们的娱乐活动包括下棋、听音乐,或是到后院的空地上做游戏,如捉蚊子喂蚂蚁之类的。每两周放假两天,由父母接送,一些外省的孩子回家的频率则更低一些。

  孩子们根据读书的进度分成三个班,一个班读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一个班读老庄(《老子》《庄子》),老师读一句,孩子读一句。还有一个自读班,都是已经有自学能力的孩子,有读《易经》的,有读《春秋》的,有读《古文选》的。所用的课文有繁体字,也有简体字。

  这里的孩子是否考虑过之后的升学和就业?

  苏女士说:“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性,让一个人成为一个人,这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现在许多父母都没有这么去思考。中国近100年接受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考一个好大学,然后找一份好工作,但是你想一想,一个人真的就要这样活一辈子吗?而且这样做真的可以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吗?现在的孩子,考上大学之后都不知道自己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

  这里是不教数学的。

  苏女士说,她是2004年大学毕业后读了管理学的研究生,因为对教育感兴趣,2008年开始研究市场上的那些早教理论,2011年的时候接触到读经教育,深入地学习之后认为教育就应如此。她的两个孩子现在也在自己的学堂念书。

  “我家大宝11个月我就给他读《弟子规》了,有一次我们开车从钱江四桥二层下来,刚好有一个转弯,他突然就喊‘宽转弯,勿触棱’,当时他才2岁半,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说明我们小看了孩子,其实他们通过不停地读,是会有自己的理解的。”苏女士说。

  11岁的小王原来在上海读公办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退学来这里读,他说相比学校,他还是更喜欢学堂的氛围,因为没有作业。

  12岁的小鲍是本地人,妈妈是初中老师,爸爸是企业家,四年级上学期时妈妈让他退学来读学堂,为此妈妈和爸爸还吵了一架。家里还有个弟弟,爸爸坚决不让他来。

  18岁的小张是这里最大的孩子,他在学校读到初中毕业,原本成绩中上,还曾得过省信息奥赛一等奖。毕业后他自己要求来学堂读书。因为和其他孩子年龄差太大,他有时也会感到孤独,但还是觉得比去学校要好。

  “初三的时候我们班没有人晚上10点半前能做完作业的,睡觉都要快半夜12点了……这里每天9点睡觉(大孩子比普通孩子晚30分钟熄灯)。”小张说。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