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诚信,一座城市的生命

温州大力推进信用示范城市创建

2017-08-13 09:24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应忠彭

  浙江在线8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应忠彭)烈日炎炎,骄阳如火。身居浙江东南沿海的温州人,也以火一般的热情,迎来了一年一度的“8·8”诚信日。温州人像对待节庆一样隆重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这一天,温州闹市广场上统一开展信用咨询服务,繁华商业街里每家每户参加“诚信一条街”创建,全国媒体在温州开展“诚信环温行”采访,政府部门发布了诚信红榜、信用状况报告等等。

  而在这之前,由国家发改委指导,新华社、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温州荣获“城市信用建设创新奖”,在全国259个地级市中综合信用指数排名第三。

  一座城市为何视诚信如生命?

  在温州的发展史中,诚信无疑有着深刻的含义。诚信,伴随着温企、温商的成长史,更见证了温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发展历程。

  时光回流。1987年8月8日——在杭州市中心的武林广场,工商部门、市民代表将收缴的5000双温州产劣质鞋投入火中烧掉。这把火让温州产品的信誉跌入谷底,几乎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温州人从此从产品质量入手,开展轰轰烈烈的诚信“救赎”。

  1994年,温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实施“质量立市”战略,审议通过《温州市质量立市实施办法》;2002年,市人大常委会将每年8月8日设为温州“诚信日”。2007年8月8日,“信用温州 品牌强市”诚信主题活动在当初烧毁温州产劣质鞋的杭州武林广场举办,温州企业家共同点燃“诚信之火”。

  “1987年杭州武林广场那把火点起的时候,我正在武汉销售温州皮鞋——当时,我的2000双质量过硬的皮鞋也受牵连,被当地工商部门收缴,我还跟他们打了官司,最后赢了。但杭州这把火对我触动很大,1988年我借了3万元开鞋厂,就从源头开始掌控产品质量。”温州最大鞋企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这样说。

  1999年12月,在杭州市郊中村,王振滔点起一把火,烧毁了2000双仿冒其品牌的劣质皮鞋。时任温州市长评价:这把火也该被记入温州的史册。

  温州民营经济异常活跃。经济发展中,也悄然留下了一些隐患。温州民间资金丰富,企业之间借款几十万元、几百万元,有时甚至不用打借条、写字据。但由于要素市场改革不彻底、地方金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与民营经济发展严重不匹配,2011年下半年当地出现局部金融风波,一些资金链断裂的企业家“跑路”,经济发展一度进入瓶颈。

  2012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确定了12项重大任务,其中一项就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为此,温州先后开展金融、财税等十大领域的信用体系创建,出台《企业信用联合奖惩办法》,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及公共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等共23项联合激励措施和17项联合惩戒措施。

  “温州的金融信用正处于修复阶段,不良贷款率从最严重时的4.68%下降到2.26%。同时,建立7个民间借贷中心进行民间借贷登记备案,目前备案登记4.64万笔,金额达478.9亿元,打造了民间信用的大数据平台。”温州市政府金融工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温州市主要领导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称,“信用温州”是市场搏击中淬炼的“金名片”。

  经过无数次诚信的风雨洗礼、烈火淬炼,温州终于涅槃重生。

  诚信,已然成为温州城市一张金名片;诚信,是这座城市的生命。

  信用温州,如何淬炼这张“金名片”?

  信用好不好,上网查一查便知道。

  近年来,温州以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重要载体,大力推进温州市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打造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企业法人和自然人“五位一体”信用大数据平台。截至目前,温州信用大数据平台共归集全市63个信源单位共359类信用信息,为全市1.2万家非企业法人、26.9万家企业、50.6万家个体工商户和821.7万个自然人建立信用档案。在“信用温州”网站建立专栏,公示并上报“信用中国”网站信息112万条。

  信用大数据平台已经为市级部门和县(市、区)开放联合监管端口,在政府采购、招投标、资金扶持等1100多项行政管理事项中推广应用信用信息。温州鹿城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被列为“2016年度温州市信用管理示范企业认定名单”,政府机构通过该平台查询一目了然,在招投标过程中企业可以获得信用加分。

  以金融领域信用建设为突破口,创建“信用+金改”监管模式。温州率全国之先,建成民间金融组织非现场监管系统,初步实现了对民间金融市场交易行为的非现场监测,为扩大监管覆盖面、提升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温州率全国之先,推出农民资产授托代管方式融资业务,盘活农民闲置、沉睡资产,受惠农户6045户,累计激活农村资产19.2亿余元,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温州率全省之先,推出企业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测算、核定各大银行对企业的授信总额及企业的对外担保总额,有效遏制过度授信、多头授信导致的贷款超发、滥发等现象。

  在“信用+金改”模式的创新引领下,温州金融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社会信用和银企信心不断回升。

  2015年以来,温州全市新增企业债核准230亿元,核准数量、核准规模均居浙江省首位;同时作为唯一地级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城市停车场专项债券试点创新城市。

  信用温州,未来怎么走?

  信用温州有力推动温州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网络,就可到信用大数据平台上去查询,非常方便。”正泰集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便捷完善的信用平台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5月在泰国曼谷举行的国际营销大会上,当谈到为何选择一家中国企业合作时,来自危地马拉的一位合作伙伴说:“对中国品牌的信心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正泰,尤其是企业良好的信誉形象。”

  温州创新建成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系统,建立企业失信“黑名单”制度,建立信用信息省、市、县纵向互联互通和部门间横向交换共享机制,实现信息共享。2017年5月,来自永嘉的企业主金小姐因公司经营场地发生变更,没有及时办理变更手续,市场监管部门将该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公司入驻网店受限。这些信息都会进入信用大数据平台。

  今年7月21日,温州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提升温州诚信形象。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和契约精神、规则意识,积极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重铸温州人诚信品牌。”

  温州市发改委(市信用办)负责人说,市委全会指明了温州未来信用建设的方向,将全面扎实推进温州信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一是在示范创建上下功夫,加大力度推进失信政府机构整治、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转化和联合奖惩落实等工作,确保首批通过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验收。二是继续推进温州市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信用大数据的应用能力。三是开展“信用+金改”模式创新研究,总结成效经验,探索新路径、新方式,深化信用建设服务地方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服务温州经济生态建设。四是扎实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全面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系。

  温州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政府是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诚信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有一个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主体各自侧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问题。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先导和表率,提高政府公信力必须作为第一位的要求。从全面建立政务信用和公务员诚信记录制度入手,加强各领域政府信用建设,广泛开展信用示范县(市、区)、示范镇(街道)、示范村创建工程,树立“信用政府”良好形象。企业信用建设是“信用温州”建设的主阵地。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征信系统,推动企业文化和企业商德建设,促进行业自律和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的信用等级。个人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必须要大力引导培育重诺守信的市民。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庞舒青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