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8月3日,由温州市委宣传部、市统计局联合举办的市文化产业工作例会暨统计工作培训会召开。会议公布了全市上半年文化产业“成绩单”,同时,对下阶段文化产业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就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进行专题培训。会议要求:深刻认识文化产业为经济社会提供“新的动力”“新的引擎”“新的增长点”的巨大作用,全力以赴抓好文化产业各项工作,大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建设“国际时尚智城”,巩固提升温州在全省的“铁三角”地位。
文化大发展 体现四个“新”
上半年温州市文化产业立足温州实际,抓平台、引项目、促创新、强服务和塑品牌,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体现四个“新”。
温州市文化产业展示交易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2017温州国际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观展人次达20.21万,成交额3.58亿元,成为全省重要的文化产业展示交易平台;各县(市、区)精心组织参展,各地主题馆再次成为本届文博会亮点,特别是瓯海举办的“生活品质·时尚定制”分会场,成效显著。
其次,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市梳理出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文化产业项目30个,重大项目推进力度不断加大。组织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专家团队来温把脉,对9个在建项目举行闭门策划、头脑风暴,提供建设性意见,对北麂石头房特色渔村文化小镇、苍南矾山镇福德湾矿工等项目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场会诊。举办2017年文化产业项目投融资活动,15个项目达成意向,合作金额达12.6亿元;推进温州网络文学原创IP众创空间建设。
第三,文化市场主体建设取得新成果。对全市文化园区、街区和文化企业进行路演评审,认定市级文化产业园区16家、文创街区10家、市级重点文化企业93家、市级成长型文化企业50家;8家文化企业成功挂牌新三板,20多家文化企业筹备挂牌。
第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取得新进展。媒体深度融合、农村文化礼堂长效机制、宣传文化系统群团改革等11项改革内容稳步推进。“温州城市书房”、“温州市图书馆理事会”两项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样板在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中播出。
同时,各县(市、区)上半年文化产业工作亮点纷呈:鹿城集中资源塑造文化产业品牌;龙湾推进浙南·云谷项目建设;瓯海时尚智造小镇成为文博会分会场;洞头打造海洋文化品牌;乐清推进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瑞安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永嘉推进瓯窑小镇和状元古村落建设;文成影视文化产业崛起;平阳推动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融合发展;泰顺打响泰顺石产业及茶文化产业品牌;苍南加快培育重点文化企业。
文化大发展 统计须先行
《温州市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达45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7%以上。要实现这一目标,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十分重要,既要及时、全面、科学地反映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是有效反映和监测经济新动能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根据省统计部门数据显示,2016年温州市“四上”文化及相关特色产业企业共508家,占全省的9.1%,实现营业收入316.5亿元,占全省的3.8%。从全省各地市情况看,温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杭州等先进地市的差距还较大。
8月3日下午,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培训会上,与会人员认真学习了文化产业增加值核算方法、文化及相关特色产业行业类别等。市统计局局长陈宣安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二要培育市场主体,促进产业发展;三要加大部门联动,推进应统尽统。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邱小侠指出,各职能部门人员要深刻把握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关键要做到应统尽统,要善于分析文化产业统计指标,正确运用文化产业统计结果。首先,做到知己知彼,看清温州市文化产业规模和水平处在哪个位次;其次是要看清温州市文化产业结构和质量,明白哪些业态还有发展空间。这样,各级政府下一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才会做到有的放矢。第三,要看清温州市文化产业的优势和短板。在文化产业政策引导中,要将优势不断拉长,比如苍南印刷业,要做强做大印刷行业品牌影响力,提高印刷业的科技含量,拉长印刷业的衍生产品。
下半年将实现五大目标
对于下半年全市文化产业工作,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邱小侠提出要实现五大目标。
首先,注重高端引领,着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各部门要按照《温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规划(2015-2020年)》和三年行动计划的规划布局,按照省委、市委最新战略部署,一手抓新兴文化业态发展,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升级,不断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下半年将重点抓好网络文学众创空间的建设工作,通过引导温州市网络作家和吸引外地网络创作人才集聚发展,形成温州网络作家集群品牌效应,并吸引国内影视、动漫等文创类企业在落地众创空间形成合作模式,推进温州网络IP产业化。
其次,注重集约发展,着力增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进一步整合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在现有基础上着力打造一批主业突出、集聚效应明显、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优势文化产业集聚区。特别是要加快建设列入省里试点建设的4个文化创意街区。市里下半年还要重点推进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的建设,按照一园多区的产业布局,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产业集群内部的有机联系,推动产业融合、集聚发展。各县(市、区)要重点谋划好30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
第三,注重品牌建设,着力打造一批领军文化企业。
下半年,争取再涌现一批文化企业上市。同时,要引导中小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重点要在“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领域打造一批业态先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原创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打造具有更高知名度和更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下半年还将举行文化产业专题研修班、“文化金融、助力文企”专项行动等。
第四,注重人才集聚,着力构筑文化产业人才高地。一方面,用好用足省、市已经出台的有关人才政策,积极探索健全文化产业人才评价体系、资质认证和激励机制;另一方面,整合发挥高校资源,打造温州文化产业产学研平台,推动文化产业和学研机构实现知识共享、技术创新协同发展。
第五, 注重要素保障,着力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狠抓各项任务落实;完善政策体系,进一步调整完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强化氛围营造,形成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