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3年时间“洗了个澡”吴山上70多个摩崖石刻最近变样了

2017-08-11 08:53  来源:杭州网—都市快报 记者 刘云

  修复前后对比

  修复摩崖石刻

  宝成寺

  麻曷葛剌造像   记者 刘云 摄

  接下来轮到山腰很有故事的宝成寺

  游到哪题到哪的乾隆为什么没给宝成寺写诗?

  因为长相威怒,麻曷葛剌造像被保留?

  天天有人爬山、跑步、遛鸟、打太极……的吴山上,藏了多少宝贝,你知道吗?

  2014年起,吴山景区管理处启动了吴山石质文物保护工程(一期),请专业团队给山上的摩崖石刻、造像洗了一个“澡”,最近工程完工了,走,带你去看看。

  摩崖石刻为什么吴山上特别多

  吴山景区管理处文物科工作人员孙琛,带着我在吴山上绕了一圈:“早锻炼的人都撤了,早点来更热闹。”

  老杭州人对吴山的爱,是溢于言表的。69米高的吴山,又称城隍山,一个个小山头又分别有自家名字,宝月山、伍公山、紫阳山、瑞石山、云居山……山上有啥看头?哪个角落有古人留下的传说?附近的老人家不要太熟哦。你要上去好奇问两句,他们甚至会热情地领上你,整个山上转一圈,介绍一遍。

  吴山最有看头的是石刻,70多块,从五代一直跨越到民国,而且都很有讲头。

  比如“涌泉”两字,据说是杭州年代最早的摩崖石刻之一;

  山的西面,宽15米的“云山万古”,据说是中国体育史上唯一一个石刻,题记上说:“中华元年,浙江体育会成立,圣水寺僧大休捐山地,王君湘泉赠山岩,供摩崖用因题四字,以志不忘。永康吕公望记,宁海叶颂清书。”

  杭州的山那么多,古人为啥偏偏喜欢爬到吴山上刻字?

  孙琛说,大概三个原因,地段、自身条件、名人加持。

  吴山的地段不要太黄金哦,不要说现在是地标,老底子就在杭州城里,也是皇城根下,总比五云山、龙井山要方便太多了;山脚下的清河坊,一直是热闹的地方;这里还曾是杭州宗教祠宇的集中地,寺观鳞次,向来有留下石刻的喜好。

  更何况吴山上的石质比较好,下刀轻松,古人刻起字来没那么费劲。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名人效应”,名人去过的地方,自然要跟着去看看。给吴山“加持”过的文人墨客实在太多了,乾隆、苏东坡……来了以后多多少少都留下了字。

  像玉皇山、凤凰山,摩崖石刻也是多得不行,但论起名气来,绝对比不过吴山,可能就是少了“名人”帮一把。

  70多个摩崖石刻2个造像 花三年时间“洗了个澡”

  吴山上的文物,多,但不娇贵。这些石刻日日风吹日晒,还要经受酸雨、风化的影响,所以吴山景区管理处用了3年时间,给12个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多个摩崖石刻2个造像,“洗了个澡”——

  灰尘、绿藻、青苔统统洗掉;再脱盐,岩石里头会有盐分,要全部吸出,相当于“去除毛孔,深度清洁”;有裂缝,接着灌浆填补;防风化;有荫潮的地方,除藻、除微生物。

  看着程序很简单,但施工过程中,总会发现新问题。比如石佛院造像,起初打算洗个表面,后来发现,造像里头有渗水。只好停工,请专家来勘查,花了半年多找到渗水源、渗水的走向,再想办法“堵”水。

  这次也是吴山上摩崖石刻第一次大规模保护。现在去看,吴山上的摩崖石刻,大字个个清晰,再也不会看到灰尘、青苔满布。有空的话,欢迎大家去看看它们的“新面貌”。

  吴山上的国宝麻曷葛剌造像也要动工修复

  它的传奇故事讲给你听

  说了半天石刻,其实吴山上最有名的是宝成寺,在山腰,面向十五奎巷。地方很小,局促得更像一个小四合院,宽不过二三十米,进深也只有十几米。昨天,我们了解到,宝成寺现在还在做设计方案,过段时间,也要动工修复保护了。

  这次修复,主要是为了寺里住着的国宝——杭州独一处的麻曷葛剌造像。造像的保护故事有点传奇,讲给你听下:

  要知道,杭州有很多寺庙,造像不要太多,像西湖边,历代佛像都有,但大多慈眉善目、宝相庄严,但麻曷葛剌造像,造型威怒,满脸大胡子,悬胆鼻,突环眼。

  麻曷葛剌,是梵文音译,意思是佛教密宗的“大黑天”。据说,元代把 “大黑天”奉为战神,每次征战前必作祭祀。而造像旁边有石刻题记,盖章表明,的确是元代一位将军出资凿刻的。

  整个宝成寺里,只有它从元代保留了下来,这个“留”,要从宝成寺的历史开始说起。

  宝成寺最早是吴越国王钱弘佐的王妃仰氏建的,当时名叫释迦院;到了宋代,改名叫宝成寺。元代,有了麻曷葛剌造像;明代,重建大殿,还给造像重新做了彩绘;可惜,清代就衰落了。

  怎么知道它衰落了?清代早期的厉鹗写了一个《咏麻曷葛剌佛》,说“游人迹罕到,破殿虫网丝。”

  还有个证据,可以做个八卦推测。大家都知道,乾隆爱游西湖,又喜欢走到哪都留下点墨宝,吴山他当然来过,还上了足足六次,可留下那么多说吴山的诗文里,独独没有提到宝成寺一个字。为什么?《西湖志纂》里说,“今寺废而刻石尚在……”那意思就很明确了,寺没了。

  再后来,到了民国,有一位名叫静观的师太,她的义父是国民政府高官居正,在他的资助下,重建了宝成寺,现在的门额,还是当时她留下的。就在上个月,居正的孙女居蜜,还从美国赶来,捐赠了一本《居正文物文献典藏图录》。

  新中国成立后,宝成寺变成了街道小作坊,算是印染厂,专门给过年贴的春联上色。再后来,成了民居,小院子里住满了人家,据说起码十几户,螺蛳壳里做道场,一屋就是一户地过。

  传奇来了。现在麻曷葛剌造像的位置,在当时据说被一户人家拿来建了厨房,可能这户人家每天对着麻曷葛剌,煮饭、烧菜,心里实在有些别扭,于是就砌了堵墙,把它挡了起来。未曾料,就因为躲在墙后,在历史浩劫中,只有它,躲过了这一场。

  现在,王兴臣是吴山管理处在宝成寺专门安排的“守寺人”,他指着长了青苔的造像说,“眼下高温还好,黄梅天时,造像上湿漉漉的,像喷了水。这还不是最担心的,它靠山而建,很可能山体有渗水,从里往外渗,人看不到,但对造像伤害很大。所以,为了把它保护得更好,必须要系统保护。”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

  由吴山管理处提供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